7月17日起,《东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沉疴多年的共享单车“顽疾”治理工作被寄予厚望。南方都市报近期推出的《东莞共享单车之治》共享单车之治系列报道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并持续引发市民热议。
运营企业“重投放、轻管理”的现象,今后能否得到改变?在共享单车”坟场“内堆积如山的车辆,将如何妥善处理?共享单车行业的”共治共管“工作,将推出哪些有利举措?
近日,东莞市交通、城管部门向南都作出最新回应,待“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服务规范”“服务质量监督考核办法”等管理配套文件出台、企业回收超投单车并规范稳定运营一段时间后,将会把所有清理单车退回企业。
位于东莞南城的一处共享单车“坟场”
企业“重投放、轻管理”,该如何解决?
交通部门:将出台考核机制,动态调整各企业运营配额
南都记者此前走访中获悉,市镇两级城管部门均反映过一个现象:共享单车运营企业“重投放、轻管理”。盲目投放共享单车,投放数量远超需求数量,造成车满为患、乱停放等现象日益严重。
东莞市城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共享单车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虽然在交通部门备案了投放数量,但企业未完全按备案数量进行投放,各镇街实际投放量严重不平衡,没有充分考虑城市的可容纳量。”
按照东莞市交通运输局的调研,南城街道共享单车需求量约为2.11万辆。南城城管分局要求三家共享单车企业每家总量控制在8000辆以下,回收路面运营的超量单车。但目前,南城路面运营的共享单车超过了5万辆,是需求量的两倍多。
有镇街城管分局也提出,除了共享单车运营管理公司为追求利益、投放单车数量已大幅超过该镇的实际使用量外,目前相关审批部门只管前端准入、缺乏相关中端管理制度,也给镇街带来了很大压力,“只能靠末端市容环境秩序管理兜底,这在无形中加大了末端管理的压力。”
7月17日,随着《东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今后这种“乱象”能否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东莞交通运输局表示,根据《管理办法》,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简称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在东莞市范围内投放共享单车前,应通过市交通运输局组织的公开招标获得运营配额,未取得运营配额的,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在东莞市辖区范围内提供共享单车服务。
而且,获得配额也非“一劳永逸”。每隔3年,东莞市交通运输局都会通过公开招标,重新确定全市共享单车经营者及其运营配额,并与获得全市运营配额的经营者签订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经营服务协议,明确配额数量、经营管理要求、履约考核标准、违约责任等内容。
此次新规实施,东莞希望对共享单车的投放运营实施“严格控制总量”。东莞交通部门表示,近期还将出台《东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规划与总量评估报告》,该报告按照东莞实际情况综合测算全市共享单车总量规模。
投放车辆前,经营企业应按照要求在规定的运营区域内投放车辆,且规模不得超过其在所在镇(街)、园区取得的运营配额;各镇(街)、园区应按照全市确定的经营者以及其运营配额比例,具体组织本辖区车辆投放工作,且车辆投放数额不得超过本辖区总量控制规模。在经营期间,经营企业更新车辆前应回收相应数量的旧车。
交通部门建议,东莞各部门及各镇(街)、园区还应建立企业运营服务质量考核机制。
接下来,东莞市交通运输局拟出台《东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服务质量监督考核办法》和《东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运营服务考核操作手册》,针对车辆投放管理设置扣分项,具体为“企业单次擅自新增投放车辆/置换更新车辆<50 辆的,扣 10 分;企业单次擅自新增投放车辆/置换更新车辆≥50 辆或考核周期内 2 次及以上擅自新增投放车辆/置换更新车辆的,本次考核不合格”。
原则上,东莞各镇(街)、园区每半年对辖区内取得运营配额的经营企业进行服务质量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动态调整各企业运营配额;违规超量投放且造成恶劣影响的,将由市交通运输局无偿收回该企业全部运营配额。
共享单车“坟场”车辆如何处置?
城管部门:或将全部退回企业
目前,在东莞投放的共享单车数量远远大于实际需求。其中,南城共享单车需求量约为2.11万辆。但目前,南城路面运营的共享单车超过了5万辆,是需求量的两倍多。
东莞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共享单车企业超量违规投放,未能投入与共享单车投放量相配备的管理人力物力,共享单车处置严重滞后,甚至两三天也没有处理,成为市民反复投诉的热点。
在长安镇沙头社区无序停放的共享单车。受访者供图
东莞市政协常委、民建东莞市委会副主委、广州金鹏(东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谭福龙早在2018年东莞市两会就曾提出《关于规范限制城市共享单车投放运行的建议》的提案,他表示,“《东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各职能部门对于共享单车管理的职权分工和对于共享单车乱象的查处依据,对于企业不愿处置的车辆,镇(街)、园区也可以采取清理措施。”
谭福龙建议说,针对共享单车超量投放等乱象,可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协同创新治理的管理模式。对于共享单车“坟场”,他表示,大量自行车长期堆放,占用公共资源,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对相关企业收取停放的费用。
新规实施后,对“坟场”内被暂扣的共享单车将如何处置?
东莞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透露,为落实企业主体管理责任,避免超投车辆重新投放,再次出现“车满为患”的情况,待市交通运输局出台“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服务规范”“服务质量监督考核办法”等管理配套文件,企业回收超投单车并规范稳定运营一段时间后,市城管局将会把所有清理单车退回企业,“目的是推动共享单车企业规范管理共享单车,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不扰民、不破坏市容秩序。”
位于东莞环城路的一处共享单车“坟场”,停放着大量被收缴的车辆
“乱象”整治,将如何“共治共管”?
采取减配额处罚、退出等方式,完善车辆停放区网络布局
除了东莞中心城区,部分镇街的城管部门在共享单车的治理方面也遇到棘手难题。
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调查中发现,一是部分市民群众缺乏规范停放意识,使用完共享单车后随手将车辆停放在机动车道、机动车停车位或者人行道,甚至恶意破坏共享单车后,随意丢弃在机动车道、人行道与绿化带处;二是共享单车运营管理公司落实路面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人均管理范围过大,公司未做到定点停放,定人管理。
对于这些“乱象”,东莞各主要职能部门将如何加强监管?又将通过哪些举措,做好共享单车的“共治共管”工作?
《东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办法》要求,经营企业投放车辆后,应按照签订的经营服务协议及拟出台的《东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服务规范》要求,在车辆设备要求、投放、置换、停放、维保和运营调度等方面规范车辆运营秩序。
东莞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与交通、交警部门加强联动,合力规范共享单车秩序。一方面,落实全链条管理机制,规范共享单车管理须要抓好准入源头管控、严格日常考核管理,按考核情况增减配额直至退出;将配合市交通运输局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文件,做好“准入、考核、退出的全链条管控措施。
“待政策实施后,我局将继续加强共享单车停放现场管理”。该负责人表示,发现共享单车企业超量投放、未落实停放管理责任等问题的,反馈至市交通运输局,采取减配额、处罚、退出等方式,督促企业履行管理责任,按要求落实充足运维力量,促进共享单车停放秩序有效提升。
另一方面,完善自行车停放区网络布局。据了解,市城管局于2017年7月5日印发了《东莞市城市道路自行车停放区设置管理指引(试行)》,明确自行车停放区设置标准及要求。为提升自行车(含共享单车)停放便捷性、接驳性、便民性,市城管局提前对接市交通运输局正在编制的“东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规划与总量评估报告”,获取每个镇街应划设自行车停放区的数量,推动各镇街开展划设工作。
根据计划,今年全市将累计设置自行车停放区不少于2.63万个。据统计,目前全市已设置2.4万个自行车停放区,助力打造便民利民、规范有序的慢行交通系统。
此外,东莞市城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还将加快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智能停放管理系统运用。为进一步优化共享单车停放管理,该局建设了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智能停放管理系统,并督促企业置换共享单车高精度定位锁,提升共享单车停车定位精度。
目前,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智能停放管理系统正在东城街道试运行,力求通过数字化手段,实时对共享单车停车情况进行线上监管,逐步要求共享单车“定点入栏停放”,加强“潮汐预警”调度管理及超投车辆监控,提升共享单车停放秩序和问题处置效率,助力城市人行道秩序提升。后续,市城管局将根据试点情况不断完善管理系统,逐步推广至全市应用。
监制: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刘岸然 谢江涛
统筹:何永华 梁锦弟
执行统筹:莫晓东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 莫晓东 唐国轩
摄影:南都记者刘媚(署名除外)
编辑:莫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