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远绵长的一曲琴音蓦然而起。清雅的旋律,穿越千年,直抵人心,在拨动琴弦间倾泻出中国文化底蕴的源远流长,7月22日上午,2023首届“宝安杯”全国围棋特色学校联赛开幕式在古琴名曲《流水》中拉开序幕。在为期3天的角逐中,作为东道主的宝安区选拔出来的6支队伍,将与来自全国19个省级单位55支队伍的顶尖小棋手们参加总决赛。
“宝安杯”全国围棋特色学校联赛,是深圳举办的首个国家级校园围棋赛事。本次赛事由中国围棋协会、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宝安区教育局、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共青团深圳市宝安区委员会共同承办;深圳市宝安区围棋协会执行。中国首个围棋世界冠军马晓春九段、廖桂永九段、罗洗河九段、孔杰九段,市教育局副局长邱成瑜、宝安区领导于宝明、周学良、范燕塔、练聪,以及深圳市各区教育局局长等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中国围棋协会主席林建超以视频形式致辞,林建超表示,2023首届“宝安杯”全国围棋特色学校联赛,是全国中小学、幼儿园领域普及围棋运动、开展多种多样围棋竞赛活动的又一有力举措。围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特色内容,重在“从娃娃抓起”,全国目前已有1000余所围棋特色学校和围棋特色幼儿园,相信此次比赛定能进一步调动全国围棋特色学校和围棋特色幼儿园的积极性,为围棋的普及与推广做出新的贡献。
围棋纵横,少年先行!目前,深圳正大步迈向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着力建设智力运动之城,打造“围棋名城”。先后出台了《深圳围棋发展实施计划(2022-2025年)》《深圳市围棋项目进校园实施方案》,擘画深圳围棋发展蓝图,全力推动体教融合,到2025年,全面普及围棋进校园。
宝安实验学校是深圳市宝安区推进围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自2016年起,宝安实验学校推进围棋教育,充分发挥围棋益智、养德、尚美、怡情等育人功能,连续两年获得“湾区杯”中国围棋大棋士赛暨宝安区校际联赛团体冠军,获得“宝安区首届中小学生围棋校际联赛”小学组团体总分、初中组女子团体总分冠军……近年来,宝安区主动融入国家围棋运动发展新格局,对标深圳市打造“围棋名城”的战略部署,以教学是基础、竞赛是载体、机制是保障、育人是根本为“行军图”,与时俱进地更新“好理念”,全力以赴拓展围棋教育“好空间”,凝心聚力打造“好队伍”,科学建设实施“好课程”,内外兼修营造“好生态”。一套“组合拳”使得宝安区校园围棋教育硕果累累,学生在“棋”妙世界中启迪智慧、增强文化自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宝安围棋再度迎来了属于它的高光时刻。全国围棋的青少年业余赛事选择在宝安区举办,据了解,这26支队伍顶尖小棋手是从全国30个省级单位近1300所全国围棋特色学校(幼儿园)选拔出来参与总决赛的。参加比赛的学校,以及学校所在的区域围棋教育的发展水平均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
善谋者致远。宝安区实施“一街道一中心”围棋教育发展战略,以街道为单位,构建围棋中心学校、特色学校和一般学校三级管理机制。区教育部门抢先落子布局围棋教育,以“本手”之力,下好“先手”之棋,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制定“围棋进校园四年行动计划”,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好理念”,将“弈好棋”作为学生基础素养“五好”(读好书、写好字、唱好歌、练好体、弈好棋)的重要一环着力推进,以棋培德、促智、冶情、养性。同时,宝安区以10所区围棋特色示范中心学校为“强引擎”,带动区内各级各类学校普及围棋项目,现已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发展新局面,呈现出积极 “打造湾区围棋文化高地”的生动图景。
据介绍,2022年,宝安区30所学校获评全国围棋特色学校(幼儿园),入选数量占全市近九成。如今,围棋进社区、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在宝安区已惠及百万人次。2022年,宝安区就开展10余次校级以上围棋赛事,涵盖幼儿园、中小学及各专业段位的学生,累计参赛学生达1万人次每年,宝安区教育部门联合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部门、围棋协会,举办宝安区围棋校际联赛等校园围棋赛事活动,“弈”彩纷呈、硕果累累。
宝安区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宝安区分段组建区级青少年围棋队,积极参加高级别围棋赛,力争在全国围棋特色学校锦标赛中取得好成绩,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围棋赛事中形成宝安围棋教育湾区品牌效应。与此同时,宝安区对围棋特色学校开展年度评审工作,对连续两次评定为不合格的学校,取消其资格;表彰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学校,推广其经验、成果。围棋教育形成深圳示范、全国领先的“宝安模式”。
传承国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未来,宝安区教育部门将在现有“本手”基础上,深入推进“围棋进校园四年行动计划”,把“施工图”变成“实景图”,为宝安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多出“妙手”,为宝安区建设高品质民生幸福城和打造大湾区围棋文化高地再添文化名片。
采写:南都记者 潘莹瑜
编辑:潘莹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