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率、病死率超过甲肝,这一病毒性肝炎可通过疫苗来预防

南都N视频APP · 健闻
原创2023-07-23 08:36

在众多的病毒性肝炎中,戊型肝炎作为一种被严重忽视的病毒性肝炎,并不像乙肝、甲肝为大众所知,但其发病率已连续11年远超甲肝,病死率也连续16年超过甲肝,或将成为2030年 消除病毒性肝炎的重大障碍。

在2023年世界肝炎日即将到来之际,由广东省预防医学会主办的“消除戊肝,预防先行”2023年戊型肝炎防治学术研讨会7月22日在广州举办。与会公共卫生、感染病专家齐聚一堂为遏制戊肝这一疫苗可预防疾病建言献策。

WechatIMG21.jpg

广东省预防医学会会长吴圣明表示,随着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标不断临近,针对乙肝、甲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干预举措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同应对其他病毒性肝炎一样,戊型肝炎的预防也需要广大医疗工作者参与进来、“加强戊型肝炎疾病的知晓率,提高人民群众对于戊型肝炎病毒预防的警觉心,早日完成全球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计划。”

WechatIMG18.jpg

首部戊肝院内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来了

我国的病毒性肝炎肝病防治开展多年,乙肝和丙肝的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戊型肝炎依旧是被大众严重忽视的。戊型肝炎的发病率超过甲型肝炎,然而它的检测项目在很多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都并未开展。

会上,广东省预防医学会感染病学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彭亮教授专门解读了《中国戊型病毒性肝炎院内筛查管理流程专家共识》。他表示戊型肝炎作为国家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它的筛查诊断是预防和管理的根本前提。

WechatIMG20.jpg

“《共识》就是围绕戊肝的院内筛查和管理流程而制定,目的是希望促进医疗机构管理、疾病预防控制、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的多学科、多部门联合组织管理,有效筛查和诊断HEV感染人群;帮助重症戊型肝炎患者及时会诊和转诊,优化管理流程,提供正确的治疗方法。同时加强临床医师对戊型肝炎的认知,以便在日常医疗活动中及时发现HEV感染者。”

本《共识》在戊型肝炎的筛查、诊断、治疗及管理等方面均有重要指导意义,临床医生有了更清晰的诊疗参考意见,公众也有了清晰的疾病科普和诊疗推荐,在临床治疗和公共卫生防控的实践操作层面极具指导作用。

“消除戊肝,医防融合是重中之重,戊肝是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防控的疾病,因此无论临床、疾控还是一线的社卫工作人员,重视戊肝疾病和预防,通过疫苗的接种进一步推动戊肝医防融合发展。”

 

戊肝已成为我国急性肝炎的首要病因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郑子峥教授表示,戊型肝炎是我国急性肝炎的首要病因,慢性肝炎患者感染戊肝后的肝衰竭和死亡风险将提高10倍。戊肝患者的HEV主要分为4个基因型,在流行趋势、临床表现、感染宿主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中基因2型报道极少,全球流行的主要为1型、3型和4型。

 

WechatIMG17.jpg

寻找有效的戊肝防控手段刻不容缓,厦门大学从1998年开始做戊型肝炎系列研究,至今已经24年,最终建立了全球独有的原核表达类病毒颗粒疫苗技术体系。据介绍,全球首个戊型肝炎疫苗由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万泰生物共同研制,研制出的戊肝疫苗能够高效快速地诱导接种者产生保护性抗体。接种该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HEV的中和抗体,预防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该疫苗的Ⅲ期临床试验表明,疫苗组于接种3针后1.5年的保护率为100%。长期有效性研究也显示,在接种后4.5年,疫苗保护率为93.3%。在戊型肝炎没有特效药的背景下,接种戊型肝炎疫苗是预防戊型肝炎的重要举措。

WechatIMG19.jpg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张晓红教授在学术分享环节全面描绘了戊型肝炎易重症人群的整体画像,对于易重症人群的疾病负担进行了分析和解读。“育龄期女性、老年人和慢肝患者这些戊肝重症风险群体,非常有必要通过接种戊肝疫苗来预防。”

与会的公共卫生专家还发出共同呼吁,应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广大民众对戊肝的知晓率及防治意识,提高戊肝疫苗的接种率,早日遏制病毒性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为实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标作出努力。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 杨家琰 通讯员 何宇航

编辑:王道斌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