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3日,来自北京、广州、澳门、珠海、深圳等城市的300多名观众,在顺德北滘音乐厅观看了诗剧《阿基琉斯的花冠》的首演。演出结束后,《剧本》杂志副编审张燕君说:“《阿基琉斯的花冠》诗意满满,戏在其中,充分展现了‘以诗入剧、以剧化诗’的初衷。剧作游走在历史与当下之间,探究历史的原貌,讲述女性复杂的情感、生命体验,以及追求美好祥和的生活态势,有深度、有温度,有共鸣、难得的纯粹!”此剧为著名诗人蓝蓝所创作,青年导演陈晶晶编导,由著名诗人黄礼孩展演策划,《诗歌与人》主办、顺德北滘文化中心联合主办“诗剧的读法”的第2季。
诗剧首演后,诗人、作家汪泉点评说:“诗剧《阿基琉斯的花冠》完美呈现了诗剧本身所要传递的内核,广州本土演员倾情投入,令人恍若置身三千多年前的历史现场,继而恍若回到了打破神话之后的生活现场,重新陷入当下的生活泥潭中,面对种种的职场羁绊和生活艰辛,她们在质疑、在呐喊、在反抗”,另一位多媒体创作者张畅畅说:“难得看到这么真诚、意蕴深厚,切实怀有人文思考的作品。尤其是在当今戏剧舞台充满投机和糊弄的环境之中,这种真诚尤为可贵。而作品的文化底蕴又为这种真诚赋予了‘生命的花冠’,它丝毫不显做作,不显老态,它生机勃勃,负气含灵”。诗人安石榴说:“《阿基琉斯的花冠》是一部完全独立的诗剧,它从无人所知、无人洞悉之间突然出现在一个偏僻的舞台,殊为不易,因此7月23日下午的北滘音乐厅,值得铭记。 ”
《阿基琉斯的花冠》是著名诗人蓝蓝近年来出版的诗集《河海谣与里拉琴》中重要组成部分,用荷马史诗的前半部分故事为素材和引子,以强烈的女性眼光和犀利的笔触,诗人一步步解构了史诗中的战争观、英雄观和女性观,重新讲述了特洛伊战争的缘起,着重剖析了作为女性的皮拉和被赋予英雄之名的阿基琉斯之间迥然相异的文化含义。蓝蓝作为古希腊诗人荷马的故乡——希奥斯市的荣誉市民,曾受邀赴希腊访问与创作,从渤海湾到爱琴海的经历给她带来了丰富的素材和感受。诗剧《阿基琉斯的花冠》以先锋与反叛的方式刻画出阿基琉斯的女战士形象,展现出诗人对古希腊文化的思考,对东西方两个文明古国精神特质的探究。蓝蓝曾分享道,《阿基琉斯的花冠》形式上借鉴了古希腊的戏剧,有歌队、有主要的一些角色,也有同一个人分饰不同的角色。蓝蓝将我们熟知的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伊利亚特》的主人公阿基琉斯转换成女性,使其具有和中国古代女英雄花木兰相似的气质。
诗人蓝蓝说:“在我离开斯基罗斯岛之后的这些年里,我从没有放弃过对《阿基琉斯的花冠》的构思和创作,直到它一行行被写出来、修改、定稿、出版,直到它被一群充满理想主义的诗人和年轻人搬上舞台。而最早的那个念头,是在深夜无人的爱琴海边,我趴在码头船锭上,望着澄澈海水粼粼的波光时生出的——世界美如斯,为什么人要去杀人?为什么要有战争?最无耻恐怖的力量是什么?女性的命运为何要别人来主宰?”诗人将自己的思考、问题、情感和价值融入作品之中,为诗剧的演绎带来宽广的空间。
诗剧的导演陈晶晶是从英国学成归来的先锐青年导演,2022年首创的“诗剧的读法”的第1季作品《4·48精神崩溃》(编剧沙拉·凯恩)也是她导演的作品。这次她联合了王意迦、冯韵珊等青年艺术家来演绎。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部纯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从导演到演员,全部为女性。这是一部一人扮演多个角色的诗剧,要求角色的转换有一定的辨别度。王意迦饰的皮拉(阿基琉斯)在整部诗剧中是关键人物。她把皮拉/阿基琉斯的多种身份演绎出来,塑造了一个女性、神性、英雄性及人性同在,又不断变化的形象。戏剧导演冯韵珊自身也是优秀的演员,她饰徳伊达弥亚/奥德修斯/歌队三个角色,每一个都拿捏到一定的分寸。每一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身份意识与舞台意识的转变,都表现出了不同的时间层与空间层。在歌队的处理上,整体的动作使得剧有了“型”以及由此带出的美感,此外现场的打击乐、合颂、歌唱、歌队都像大海溅出的浪花,唤起观众沉寂的心灵。这班天真又充满激情的女演员通过阿基琉斯(皮拉),仿佛找回心中女孩的形象,找回伊萨卡,为她重建人间美好的家园,她们借此成为生命的另一种绽放。
重建这样的美丽城邦,依赖于很多“能工巧匠”:艺术家王意迦进行了诗剧的戏剧构作,数字艺术家柯咏恩与林润谷根据剧本提供了影像表达,而服装设计师吴宗青设计了人物的服装,程远制作了道具,许瑞彬与杨秉昊拍摄了剧中的微电影,还有著名画家陈雨专门为诗剧设计了阿基琉斯这个人物肖像。更多的青年才俊义务参与到这个“自助”的诗剧展演中来。当天,来自珠三角多个城市戏剧家协会的主席们和戏剧工作者都觉得这部诗剧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冲击力,是他们之前所鲜有接触的当代诗剧。
一位有认知力的导演,才有可能从诗人的文本里产生创作的意图。“战争中的女性,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战争,都值得被看见。被污名化的海伦,被因追求不得而实施报复的阿波罗惩罚的卡珊德拉,以及达芙妮、布里塞伊斯、忒提斯、卡吕普索等等这些史诗神话中的女人们,她们在生活中的战斗,和继承了佩涅罗佩这个名字的现代女性一样,在几千年后仍然继续。她们对我们散发出什么样的光束?对我来说,这部诗剧,在完成意识觉醒、完成剖析、完成价值取舍之后,还是对‘我们有没有忘记悲悯和爱’的一个温柔提醒”,导演陈晶晶解读了诗剧的文本,她在人物的塑造、空间调度及诗性的表达上都有所把握,体现出一位青年导演的锐气。作为一名演绎诗剧的导演,显然在跨文化的剧场里,有着不小的挑战。之于之前的多部戏剧作品,这部诗剧令陈晶晶有了更多的再剧场化表现。
当代诗剧的演绎,少不了影像的在场。影像让诗剧视觉化,释放文字的深意,产生出更多的联想空间。“在我看来,数字影像并非仅仅是一种装饰性的元素,它是一种讲述故事的方式,一种触发情感反应的媒介。因此,我用我自身的能力,打破了传统的舞台设计框架,尝试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我借用了人工智能的力量,创造出了层层曼罍的海浪、璀璨的星空、庄严的神殿、战争的硝烟和女性的泪水,形成了一个动态的,感人的舞台背景”,柯咏恩这样叙述她的影像理念。柯咏恩在影像上的合作伙伴林润谷觉得“从女性视角探索阿基琉斯,这位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这个过程对我来说,不仅是寻找阿基琉斯的历史、神话和人性,更是自我认知和迭代的旅程”,这样的认知,帮助这部诗剧更好地传递影像的艺术内涵,甚至把剧情中关于当下挤地铁的场景创作出来,立马令观众回到现实中,获得新的链接。如果说柯咏恩与林润谷所创作的影像是为了让剧情潜在的内涵得以拓展,增加更多的视觉元素,渲染诗剧的氛围,诗剧接近尾声出现的影像,则是许瑞彬与杨秉昊这两位年轻的艺术家拍摄于当下的微电影,讲述皮拉(阿基琉斯)对众人描述现代的佩涅洛佩在花园咖啡馆,操持一切事务,掌握自己的命运,成为伊萨卡的主人。这一段影像处理,就像诗歌从生活中真实闯入,又跃出生活之外。
诗剧的迷人之处,就是为我们带来诗意的语言表述和意想不到的交叉空间。“诗剧的读法”创始人、诗人黄礼孩说:“诗人把诗剧写出来发表后,看起来已经很成功,但从文字文本到舞台呈现其实距离十分遥远,今天诗剧《阿基琉斯的花冠》的首演,已经超乎了预期,也许它还有瑕庛,但在经费严重不足、制作简陋的条件下,有这样的呈现已经是玫瑰花上的盛放,绽放出生命挣扎后的光彩。诗剧从女性的视角来创作,链接古老的文明,又唤醒当下沉睡的土地,女性的思考与反抗自身就是现代性经历洗礼的一种,她们突破性别的困惑,找回人的尊严与爱的世界,女性的力量由此形成。诗剧的展演,当它的形式、内容及叙述能够引发观众的哀伤与喜乐、愤怒与反抗、觉醒与悟到,创造就从这里开始,生活就从这里展示新的道路。戏剧是一个流行的媒介,但诗剧不是,诗剧是以诗意的流转发展出剧,又回到诗的思想上来。因为小众,所以更需要捍卫;因为困顿,所以更应该转变。”尽管,“诗剧的读法”才第2季,但已取得不错的开局。2022年7月,在广州花地湾古玩城九里艺术空间首演英国先锋剧作家沙拉-凯恩的诗剧《4·48精神崩溃》,引发了不小的反响,甚至得到德国哥廷根大学《嘤鸣戏剧》进行了专题报道。眼下这部《阿基琉斯的花冠》诗剧,已经得到来自文学界、戏剧界及观众的好评。这样的开端,希望能让诗人与艺术家们有更大的勇气去创作出更多振奋心灵的诗剧。
采写:南都记者 朱蓉婷 实习生 帅涵之
编辑:朱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