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惠州今年计划这么做

南方都市报APP • 惠州大件事
原创2023-07-27 12:43

南都讯 记者黄海林 以种植水稻、蔬菜等食用农产品的受污染耕地为重点,系统推进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以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置场、化工企业、加油站为重点,持续推进本市“双源”(即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和地下水污染源)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严控重金属超标粮食进入口粮市场。近日,《惠州市2023 年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由惠州市生态环境局(下称《方案》)正式印发。

分工表.png

系统推进土壤污染源头防控

《方案》提出的目标是:2023 年,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1%;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地下水环境区域点位Ⅴ类比例为0,饮用水源点位确保达到Ⅳ类,力争达到或优于Ⅲ类。

该《方案》要求,要进一步查明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持续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完成 147 个省级点位土壤环境监测年度任务。组织对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开展监测,2023 年完成当年度公布名录数量的 40%。以种植水稻、蔬菜等食用农产品的受污染耕地为重点,开展农产品加密调查;持续推进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以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置场、化工企业、加油站为重点,持续推进本市“双源”(即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和地下水污染源)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针对人为污染的地下水,督促土地使用权人开展详细调查,评估其污染趋势和健康风险。

系统推进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深化涉镉等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源排查整治,动态更新污染源排查整治清单。2023年底前,纳入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的涉镉等重金属排放企业,对大气污染物中的颗粒物按排污许可证规定实现自动监测,并与生态环境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以监测数据核算颗粒物、重金属等排放量;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管。

严控重金属超标粮食进入口粮市场

持续开展耕地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评价,完善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制度,根据最新全国土壤普查数据动态更新调整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数据库,做好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耕地调整为非耕地区域现场核实工作。

持续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对于安全利用类耕地,建立完善安全利用技术库(名录)和农作物种植推荐清单,推广应用品种替代、水肥调控、生理阻隔、土壤调理等安全利用技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对于严格管控类耕地,引导农户采取种植重金属低累积或非食用农产品、轮作休耕等风险管控措施。

严控重金属超标粮食进入口粮市场。加强粮食收购、储存和政策性用粮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粮食入库、出库质量安全检验制度,严防重金属超标粮食流入口粮市场。相关部门应及时共享监测调查发现的粮食超标风险高且相对集中连片的耕地信息。

有序推进污染地块管控与修复

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嵌入土地规划、储备、供应、改变用途等环节,自然资源部门在制定国土空间规划、年度土地储备计划、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时,充分考虑地块环境风险。未按要求完成土壤污染状调查、风险评估或经调查评估确定为污染地块但未明确风险管控和修复责任主体的,禁止土地出让、划拨。按季度开展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核算,发现违法违规开发地块,2023 年底前依法处罚整改到位。

有序推进污染地块管控与修复。对纳入广东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地块开展现场检查,原则上每月检查一次,对含易挥发扩散异味、恶臭等污染地块视情况加大检查频次。

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弄虚作假行为等情况及时通报,并督促土壤污染责任人、土地使用权人或从业单位落实问题整改。加强关闭搬迁企业地块土壤污染管控,动态更新优先监管地块。对优先监管地块清单中的地块,组织开展重点监测,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指导土地使用权人(土壤污染责任人)采取合适的风险管控模式。到 2023 年底前,实施管控地块比例不少于35%。

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名录

地下水污染防治方面,强化地下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推动地下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按照《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管理办法》建立并公布惠州市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指导重点排污单位开展地下水污染渗漏排查,存在问题的应开展防渗改造。

加强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以龙门县左潭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为对象,划定水源补给径流区,防范傍河环境风险,探索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针对惠州龙潭镇左谭村“千吨万人”地下水型水源地开展环境背景值调查研究。做好项目储备及资金申请工作。

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利用卫星、无人机等遥感监测技术对全市各类企业用地地块进行调查摸排,评估各类企业用地安全开发利用情况,提升现场监管能力。运行惠州市土壤环境综合监管系统平台,实现全市受污染耕地及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可视化“一张图”管理。

编辑:黄海林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