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爱生活的深圳人
你是否也爱逛超市呢
图片来源:IC photo
深圳的超市很多
周末可以来一次说走就走的购物
宽敞整洁的环境
恰到好处的人与人的距离
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
慢走慢选
位于深圳福田区购物公园的
天虹sp@ce超市星河国际店
每逢周末、节假日更是人气爆满
过去,时任天虹sp@ce超市星河国际店店总李建斌总为了这场“硬仗”而发愁,他往往要提前两天开始备货、沟通供应商、给员工重新排班,确保人员到位,以应对周末的人流高峰,每次大家都忙得鸡飞狗跳。
如今,眼看又要到周末了,他却淡定地“玩起”了手机,通过一块屏、半天时间便完成了周末的“备战”。
01
心中有“数”,手脚不慌
▼
从业多年,李建斌对超市行业的特殊性有着深刻感受。平常工作日的时候,逛超市的人比较少,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购物需求,远没有周末的需求大。在快节奏的深圳,这种人潮波动尤为明显。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他和同事们都要开启加班模式,连轴转,但人手依旧不够。
李建斌告诉笔者:“还得从外面招临时工,但这个时候超市普遍都缺人,我们也很难招到满意的人。人手不够,顾客又多,大家都很忙乱。”
李建斌当时是天虹sp@ce超市星河国际店店总,他面临的压力更大——
一是超市的到家业务,人手都集中到超市现场去保障线下服务,就难以保证线上订单的履约能力,来自线上的投诉增多;
二是现场人手不够,则未能及时补货,主推商品难以呈现出效果;
三是要大量的现场协调,如减少顾客收银排队的等待,及时收集购物车等等。
周期性的人潮波动,让超市面临“波峰波谷”人力需求不匹配的难题。
若按照波峰的人力需求来配备员工,平时就会存在人力资源浪费,企业成本增加;
若按照日常需求配备员工,高峰期则会导致超市服务跟不上,顾客体验大大下降。
天虹决心解决这一行业桎梏,杀手锏是数字化。
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天虹在零售行业率先打造自主开发的智能化用工平台——小活儿,通过计件/计时/抢单派单的用工模式,实现商超用工的“削峰平谷”,无缝连接用工需求方和劳动力供给方,实现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长期缺编的拣货、打包等岗位,也得到了很好的补足。
光搭建用工平台还不够,还需要有一款简单易用、快速上手的拣货APP,让临时工也能像熟练工一样,快速了解超市的商品布局,并快速找到它们。
天虹为此打造了一款移动拣货APP,让拣货更加精准高效、库存记录实时更新,从传统的平均每单拣货超半个小时缩短到8分钟。
数字化转型让天虹应对突发情况更有弹性、韧性。在疫情防控期间,超市爆单,普遍超市到家服务订单量飙涨,部分门店的订单量甚至达到平时的10倍。
“小活儿+移动拣货APP”让天虹超市经受住了压力测试,人人拿出手机就能接单、拣货,有效缓解了门店高峰期的用工压力。
如今,小活儿已经从天虹内部走向行业,包括永旺、飞亚达、人人乐、家乐园、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在内的3600多家商家都在使用小活儿进行企业劳动力的有效补给。同时,全国100多家超市用上了移动拣货APP,让人工分拣可移动化、智能化,成为了员工拣货必备数字化工具。
每当周末、节假日的人流高峰来临前,李建斌便会通过小活儿,提前在群里发单、做规划,各个岗位需要多少人,很快就会有人接单。他介绍,疫情防控期间,天虹sp@ce超市星河国际店的“小活池”已经储备了200多号临时工,且大多已经变成了熟手。
这让他真正做到了“心中有数,手脚不慌”。他也惊喜地发现,如今在数字化的助力下,无论是周末、节假日,还是工作日,逛商超的人越来越多了,烟火气更旺了。
02
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
▼
李建斌将天虹超市的数字化之变看在眼里。
顾客排队等待收银的现象几乎消失了,人们越来越习惯使用自助收银机;
超市也更懂顾客了,通过大数据分析顾客的消费习惯,精准推送个性化的优惠券;
购物的时候可以扫码溯源,买得更加安全放心……
对于零售商而言,数字化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键是要普惠消费者。
围绕前端顾客体验展开,天虹上线了扫码购,又称为手机快速买单,不仅推动了超市数字化进程,节省了顾客买单时间,同时节省了实体30%的人工成本。还有刷脸支付、掌纹支付、专柜收银等智慧化服务,极大地提高了消费者“买买买”的幸福感。
数字化让传统零售商从“以门店为中心”转向“以顾客为中心”。业务所创造的价值也随之发生变化,原来更多的是商品交易,如今则是越来越多的服务提供,并且由原来偏标准化的服务转向偏个性化的服务,由“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
天虹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新消费趋势,新增送礼、奥莱、宠物、特产、户外和逛一逛等特色主题专区,上线“千人千面”智能推荐系统、优化搜索/广告交互等体验。
在数字经济时代,原来传统零售里更多的是有形资产,现在越来越重要的是无形资产,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所产生的大数据,为新零售的流程再造、服务升级、业务创新等提供了支撑。
天虹方面介绍,在顾客端的服务场景数字化程度比较高,智慧服务能力覆盖了到店前、到店中、离店后的全场景。
图片来源:IC photo
而未来,天虹的智慧供应链能力也将进一步升级,打通从顾客到商品到供应链的全场景,将顾客需求通过智能化的会员系统沉淀为需求数据,指导库存、选品、采购、仓储、配送等供应链场景,并支持门店端智能化补货。不仅可以提升门店工作效率,也可以达成以顾客需求为中心,以最快的效率匹配顾客需求的要求。
“新零售和数字经济的本质目标,是用最短的时间去匹配顾客的需求,让顾客在商品和服务上感到满意。”天虹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化让天虹对新消费、新趋势变得更加敏锐,过去上线一个新功能点可能需要三个月,现在三个星期就能上线,快速的更新迭代去应对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竞争的变化。
03
如何快速响应业务创新和部署?
▼
而在过往的发展中,天虹曾历经三次重大网络变革,从单店业务模式到普通PC端模式,再到如今的移动APP模式,数字化转型不断往深处走,网络架构也向全联网、一体化演进,业务模式逐步向总部数据中心集中。
潘亮军在2007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天虹工作,成为公司数字化发展部的一名网络工程师,亲历和见证了公司的数字化转型。
他介绍,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天虹采用了一系列的业务创新来提升用户体验和增加收入,如扫码购、人脸支付等收银业务。这些业务创新对网络架构带来了一些新挑战,如高并发访问、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多渠道接入、实时的数据分析和处理等等。
比如,随着天虹商超、百货和购物中心等快速扩张,各地访问总部业务需求越来越频繁。在扫码购业务中,大量的用户需要同时进行商品浏览、添加购物车和支付等操作,需要网络架构支持高并发访问和快速响应,否则会影响用户体验和业务流程。
而传统专线接入方式缺点明显,租期费用贵,线路开通时间长、中断无保护等等。天虹急需新的互联网接入技术满足快速扩张的业务需求。
天虹选择与华为一起解决行业数字化转型路上的“拦路虎”。
为了提高网络性能和可靠性、降低网络成本、加强网络安全、简化网络管理,天虹历时两年的评估调研测试,决定采用华为SD-WAN组网方案(利用软件控制网络利用效率的灵活方案)来优化公司广域网,充分融合MSTP专线(运营商专线)、互联网专线及4G/5G网络,更好地满足天虹网络架构的需求和挑战。
在与华为合作升级新的组网方案后,在网络流量控制方面,天虹可以根据网络流量和应用进行智能路由和负载均衡,将带宽利用率提升到90%;
在网络安全管理上,可提供集中的网络安全策略和多重安全防护机制,保障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了业务中断和风险;
在网络运维方面,新方案提供了集中化的网络管理平台,简化网络运维和管理的复杂度,提高管理员的效率和决策支持能力。同时大大缩减了网络开通时间,将线路开通时间从30天缩减至1-2天。
潘亮军表示,天虹采用了云计算平台、数据中心、SD-WAN网络等一系列数字基础设施来支撑业务的弹性扩展、快速部署,为其在零售业的竞争中赢得了优势和市场份额。
04
全国新零售转型看深圳
▼
深圳南山区中心路3019号,天虹总部大厦坐落于此。作为改革开放后深圳经济特区率先成立的零售企业,天虹正引领零售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带动起了“全国新零售转型看深圳”的新风潮。
如今,全国各地的零售商不远千里前到天虹总部大厦“取经”,有人来请教新零售浪潮下,传统百货如何更好地活下去,有人来探求私域流量20亿增长的“流量密码”,还有人是来学习供应链管理的流程优化和再造。
图片来源:IC photo
而在转型之初,天虹也曾走过弯路。在2010年前后,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国内电商平台方兴未艾,传统百货开始受到来自电商的冲击。很多跑得比较快、理念比较新的零售企业尝试电商模式,天虹便是其中之一。
“大家都担心未来会不会被电商分流掉,希望通过线上平台去覆盖没有实体门店的地方,提升销售。但是实际情况不是很理想。后来我们逐渐意识到,实体零售企业的优势其实是在线下,我们能做的,而且能做好的就是基于实体来把盘子做大,而不是去跟电商平台去分线上的蛋糕。”
由此,天虹在2013年开启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化转型之路,确立了三大核心战略:数字化,体验式和供应链。
天虹从整个战略层面对数字化进行投入,数字化业务不独立于业务,跟每一个事业部,每一个核心战略都密切相关,它不仅是自己要做好,而且是一定要去帮助、支撑其他的两大战略,体验式和供应链做好。
为此,天虹搭建了一套数字化521蓝图——
五大前台覆盖顾客、员工、外部公域、门店、商家五大核心,链接零售经营的核心要素人货场,为顾客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
两大中台引擎包括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解决不同渠道的业务和数据的割裂问题,实现业务和数据的一体化经营管理,现有中台突破了原有的烟囱式的架构,效能大大提升;
一体化后台则进行一体化的集成管理。
天虹相关负责人强调说,从前端到中台到后台是一套完整的数字化方案规划,并不是独立切入,对于零售来说数字化并不是一个工具,而是整体的一个架构。
历经十余年的转型,数字化基因已经深深融入了天虹的企业发展。2020年6月,天虹宣布改名为“天虹数科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原来名称中的“商场”已经不能全面地展现公司的实际业务。
这意味着,天虹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功。而在合作、分享、共赢的生态理念下,天虹还与华为等优秀的生态伙伴携手合作,进一步夯实自身商业数字化的底层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同时也向全行业持续输出数字化转型的实践经验,未来,天虹将继续携行业生态伙伴,一起将行业经验广复制、广覆盖,助推中国商业数智化浪潮。
编辑:程洋
策划:周广安
编辑:林燕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