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见夏天:至少提前一周预约!比高温更热的是广东的博物馆热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新文旅
原创2023-07-28 17:31
粤见夏天banner无logo.jpg

在持续高温的天气下,清凉舒爽的博物馆,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增长知识、避暑消夏的好去处。现在广东的博物馆有多热门?7月27日,记者上广东省博物馆门票预约系统上看到,7月28日至8月3日预约均满,无票。广东省博物馆只能提前预约一周的票。

WechatIMG1252副本.jpg

广东省博物馆就是这么热门。

近年来,广东省博物馆数量不断攀升,博物馆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根据《广东省2022年度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截至2022年末,全省博物馆数量达377家。按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2656.8万人计算,全省每33.57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

据悉,2022年11月,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民政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体制完善、功能完备的博物馆事业发展格局,全省博物馆数量达400家,博物馆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博物馆更具创新活力,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明显提高,博物馆发展成果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作用更加彰显。到2035年,博物馆社会功能更加完善,博物馆实力显著增强,广东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博物馆强省。《方案》明确,针对不同区域、层级、属性、类型的博物馆,锚定未来发展定位,全面推进广东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统筹不同区域博物馆发展,支持广州、深圳、佛山、梅州、东莞、潮州等地建设“博物馆之城”。

67ded8a593c80926ab1bfbe5becd36f5.JPG

亮点1

博物馆数量和质量居全国前列

截至2022年末,全省博物馆达377家,比上年增加10家;其中,国有博物馆252家、非国有博物馆125家,博物馆数量逐年增加。全省博物馆馆舍面积达201.1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9.15万平米,场馆设施日益完善。全省有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82家,数量保持全国第二位。

今年5月10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对全国第六次博物馆运行评估(2019-2021年度)一级博物馆评估结果进行公示,全国127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广东省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13家博物馆评估结果是优秀。

目前,全国博物馆总数超过6000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1224家。根据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博物馆运行评估办法》,博物馆运行评估是针对博物馆在三年周期内的管理运行状况而开展的专业评价活动,旨在对博物馆的运行质量进行考察和评价,是目前对中国博物馆运行质量进行评价的最科学完善的权威指标。广东省博物馆在历年博物馆运行评估中,均排名前列。2014年,广东省博物馆在全国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二。此次运行评估中,广东省博物馆以其全面而高质量的运行情况再次名列前茅。

pic_1319044

6月13日,观众在位于广州的西汉南越王墓参观。新华社发

亮点2

藏品数量稳步增长,展陈丰富多彩

2022年,博物馆藏品登记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全省文物“家底”更加清晰。全省博物馆藏品达259.11万件/套,比上年增加7.13万件/套;珍贵文物87042件/套,比上年增加789件/套,博物馆藏品不断丰富。

2022年,全省博物馆设有基本陈列1095个,比上年增加87个,临时展览1645个。广东省博物馆“三城记——明清时期的粤港澳湾区与丝绸外销”获得第十九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国际及港澳台入围奖”。推介出25个“2022年广东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其中4个展览入选2022年度全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2022年全省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3416.18万人次,免费开放比例达95.5%。

亮点3

展览模式创新,“云游博物馆”成为新潮流

广东大力推进展览模式创新,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联动展览,VR、AR、沉浸式体验等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应用,“云游博物馆”成为新潮流。

其中,2家博物馆项目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领域十大数字化应用典型案例,分别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广东海丝馆智慧旅游应用场景实践案例》及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庄严万象——中国水陆画艺术精品展”VR虚拟展览》。

未标题-1.jpg

“庄严万象——中国水陆画艺术精品展”VR虚拟展览浏览页面。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运用VR技术向观众呈现“海丝路·启明星--阳江木船展”“沧澜帆影——解密南海I号”“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鼻尖上的喜悦——香文化展览”等12个线上全景式展览;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推出“小文物·大时代”红色文化传播项目,以线上线下联动的创新模式,深入挖掘和传播红色文化资源,向人民群众展现农讲所的历史文化与核心精神;南海区博物馆创新推出“在线品鉴”“线上云课堂”“线上导赏”线上研学课程,并运用VR新技术,开设数字展厅,实现360°VR实景游览。

亮点4

积极发挥社会教育功能

博物馆积极发挥社会教育功能。2022年,全省博物馆开展线下社会教育活动1.33万场次,比上年下降2.9%,参与人数1518.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7.7%,开展线上教育活动1765场次。

全省涌现出一批高质量博物馆研学项目,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得以更大程度地发挥。鸦片战争博物馆系列广播剧“不能忘却的历史”等6个博物馆的研学教育项目被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评为“2022年度全国文博社教百强案例”,其中广州博物馆“营建·镇海楼”研学活动项目被评为全国“2022年度全国文博社教十佳案例”。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等6家博物馆被中国科协认定为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亮点5

文创产品不断丰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2022年,全省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3250款,比上年增长41%,一批特色文创产品火速“出圈”。

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以“南海I号”古沉船打捞与考古发掘为设计灵感,创新推出“水下考古盲盒”,以文创复刻“南海I号”考古打捞作业。

pic_1343799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狮舞岭南”系列文创:文创月饼及文创雪糕。(来源:《广东省2022年度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推出醒狮公交卡、狮舞岭南文创月饼和雪糕、祖庙灵珠系列首饰等文创产品,其中,狮舞岭南文创雪糕2.0版备受游客追捧,成为2022年的网红文创产品。

南越王博物院以冬奥会为主题研发了玉璧纪念章文创产品;以“虎小将”IP作为衍生元素开发“虎福”新年礼包。东莞市博物馆以富有东莞文化特色的荔枝元素作为设计灵感,结合居廉的“设色一本万利图团扇”,开发出“红荔大吉”系列首饰、“万利富贵”团扇及其数字产品,将传统与时尚相碰撞,在平凡的生活之物寻觅古人雅趣。深圳博物馆将深圳改革开放的元素融入“改革开放系列”文创产品的设计中,推出“肉食票”手机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文件袋、大鹏展翅琉璃摆件、时光票券便利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眼镜布等产品。全省博物馆文创产品不断丰富,文创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此外,2022年,广东积极探索数字藏品及数字文创开发和合理利用,以数字化、信息化赋能博物馆文创高质量发展。南越王博物院发起联合广州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首次跨馆以四家博物馆建筑外立面原生创作出几何化的酷炫的数字文创——“博物馆星球”并免费发行,再现广州多家知名博物馆建筑风采。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推出“元磁州窑褐彩唐僧取经图枕”“在钟楼上”数字藏品。

展望未来

高质量发展“博物馆之城”

今年暑假期间,广东多家博物馆入馆人数创下新高,博物馆成为城市与人“双向奔赴”的温情纽带。

2023年是“十四五”时期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也是广州博物馆建设的标志性一年。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将在年内开放,外贸博物馆预计年底建成,岭南中医药博物馆正在建设中,华南农业大学博物馆完成备案,广州博物馆新馆立项完成,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新馆立项,目前广州的博物馆总数已达73家,年内将推出一大批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的精品展览。同时,广州将继续依托先进技术赋能博物馆发展,推动藏品数字化、体验沉浸式、展陈入云端,继续推进博物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让博物馆成为引领潮流的先锋,借助更多优质平台讲好广州故事,展示广州风华。

未来,深圳市博物馆也将继续高质量发展,国深博物馆(暂用名)、深圳海洋博物馆等一大批博物馆正在建设之中。根据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组织编制出台的《深圳市博物馆事业发展五年规划(2018-2023)暨2035远景目标》(下简称《规划》),到2023年,推动博物馆总数达到80座左右,深圳将被建设成国内知名的博物馆大市;到2035年,力争博物馆总数达到150座左右,各区建设至少一家区级博物馆。

而东莞市于2004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目前已建立国有博物馆与非国有博物馆互为补充、多种行业博物馆全面发展的博物馆体系和市、镇、村三级博物馆网络。全市现有博物馆53家,其中国有博物馆17家,非国有博物馆36家;在文化文物部门备案的博物馆18家,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10家,列全省第二,其中鸦片战争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观众量居全省、全国前列。

目前以东莞市博物馆新馆为龙头,在镇村谋划建设各类型的中小型博物馆。在东莞市行政文化中心广场选址建设市博物馆新馆,投资8亿、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邀请何镜堂院士主笔设计。在虎门建成太平手袋厂陈列馆,展示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发展历史,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在虎门、桥头建成郑师许陈列馆、邓植仪邓盛仪陈列馆,形成莞籍坪石先生展示系列,推动传统村落活化利用;在长安等镇建成叶挺李秀文革命事迹陈列馆等中小型专题馆。

暑假期间,广东各大博物馆都推出了哪些精彩的展览和活动呢?南都带你去打卡。

专题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梁栋

编辑:陶新蕾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3乐游暑期
快乐过暑假 指南请收好
活力广东 时尚湾区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