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观展指南|枕经籍书 心瞻四库——伦明及其文化成就展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3-07-31 12:52

岭南文化,湾区精彩。

——广州——

640 (8).jpg

枕经籍书,心瞻四库——伦明及其文化成就展

展期:7月25日-8月19日

地点: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文明路总馆

伦明,集版本目录学家、藏书家、大学教授身份于一身。他“耗尽千金,藏书百万”的续书楼在藏书界、图书馆界享有盛名。本次展览通过大量的史料和图片,紧紧围绕诗书传家,伦明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大学教授、通学斋主、中华传统文化优秀传承者等身份,以及其交游、生平、手迹等进行纵向展示和横向铺陈,旨在让伦明的学术思想、学术成果得以彰显;让伦明毕生收集、保存中华典籍及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精神薪火相传;让伦明读书、教书、著书、访书、买书、卖书、抄书、校书、论书、编书、印书、续书、藏书,始终与书相伴,独乐其中的爱书情趣感染后学,激励我辈秉承先贤精神,提升学习和读书热情,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增色添香。


640 (4).jpg

九宫格与金字塔——刘彦湖作品展

展期:7月23日-8月20日

地点:广东美术馆10/11/12号展厅

中外造型艺术各含千秋、风格迥异,但同时亦蕴藏某些异曲同工之妙。可称为世界建筑艺术之源的古埃及金字塔的整体造型与中国古典凉亭的四角攒尖顶恰有相似之处。而金字塔的底面方形则与中国传统建筑群四合院的九宫格式平面外形有些相像。“九宫格”又称“九方格”,起源于我国上古流传下来的河图洛书的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同时其经纬纵横的间架结构也和中国古代天地九州的宇宙空间观念遥相呼应。刘彦湖作为为数不多的在古埃及学以及中国古典文化方面皆颇有研究的当代艺术家,秉承“面向传统大发现,面向世界大开放”等理念,独具慧眼地敏锐感受到中外造型艺术异质同构之妙,以融通中外的宽广的文化视野与文理兼修的宏博的学科背景,在有限的空间中构建了圆融饱满、和谐有序、意蕴丰富的精神家园。


640 (5).jpg

宝镜风华—— 馆藏铜镜展

展期:4月20日-8月20日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

铜镜是中国起源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青铜制品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直观展现了中国古代铜器铸造工艺的发展、人们审美趣味与习俗信仰的变化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因此,铜镜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与学术研究价值。本次展览共展出广东省博物馆所藏两百余件文物藏品,其中包括了铜镜实物、配套用具及相关书画作品。展品覆盖了战国至明清时期的各类典型铜镜、明清时期的玻璃镜、日本的和镜。这些展品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史、中国文化的变迁史及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历程。通过这次展览,我们希望能加深观众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认识,了解中国古代铜冶铸技术的非凡成就,参与到铜镜文物活化利用的过程中。

 

640 (1).jpg

念念迁流——风景的图像变迁与当代转向

展期:7月25日-8月27日

地点:广州美术馆一楼展厅

本次展览以时间为线索,呈现“风景”在不同时代背景、创作手法和媒介形式中的表现、转变与诠释。这种历时性考察一方面回溯了时代变迁和艺术创作理念更迭的历程,揭示当下人类现实处境和艺术创作语境的转向;另一方面关注人与风景之间紧密的关系,追溯在变更层叠的风物轮转中,人如何通过观照自然,不断反身审视自己与环境、社会、技术之间的关系,回应那些共同永恒的精神母题,不断更新、建构新的世界与自我。

 

640 (2).jpg

绘画:地方、故事、风情、寓言

展期:7月26日-8月20日

地点:广州美术馆二楼展厅

绘画的历史有多漫长,关于绘画中的“地方”“故事”“风情”“寓言”的讨论就有多么悠久。本次展览展出毛旭辉、马轲、秦琦、陈英杰的六十余件作品,以不同的角度描绘了绘画与地方、故事、风情、寓言的关系。这些“元素”并非是绘画的全部,却让绘画具有了与人文世界的广泛联系。本次参展的四位艺术家都采取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重新看待绘画中的地方、故事、风情、寓言,并以自己的方式和经验,重新嫁接绘画和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赋予它们全新的意义。在四人与景观或经典有关的创作题材中,“地方”“故事”“风情”“寓言”表现出了不同的意义与魅力,使绘画在不同时代的个人表达层面拥有了更多的可能。

 

640.jpg

神话再造:01小组、赵尔东、岳立志作品展

展期:7月29日-10月15日

地点:尚榕美术(广州市天河区程介西大田基南10号)

传统意义上的神话,是人类在早期生存过程中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通过超自然形象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并经过书写与口耳相传等方式进行传播延续的一种文化产物。然而,此次展览所描述的“神话”并非故事传说,而是由这些故事传说所承载的精神指向,它指向人类文明基底深处,如流淌地底的暗河,涓涓千年,生生不息;它是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无空间的介质,近在咫尺又遥不可及。本次展览的三组艺术家分别从各自对传统文明的眺望、探寻与追溯,通过不同的路径方法及面相呈现,试图建构属于个人、属于这个时代的感知空间。他们在各自的空间王国里穿梭行进,开疆拓土,化身造物主将思想语言实物化、行为化,于此层面上谱写各自的神话。

 

640 (6).jpg

宇宙浩瀚——Léa个人作品展

展期:3月15日-8月15日

地点:广州市越秀区均益路七号

人类每日活在权利、种族、战争、意识形态中,对身处在的这颗暗淡蓝点(卡尔·萨根称地球为“暗淡蓝点”)及以外的世界又了解多少呢?“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当人类放眼蓝点以外遥远的星际,感叹宇宙的辽阔、神秘、无法预知时,再凝视这颗微不足道又独一无二的蓝点,至少意识会觉醒,能从一个极大的维度去认识这个世界和审视自己。《宇宙浩瀚》是一幅幅浪漫的天文科普作品,Léa老师用诗意的色彩,哲学的思考,绘天文的画,表达宇宙的浩瀚,并最终落到对人类的人文主义关怀中,启发我们对人类命运的冥思。人类是如此的渺小,但又如此的伟大,因为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宇宙的脚步。让我们跟随Léa老师站在“暗淡蓝点”上,怀着朝圣的心,穿越时空,在浩瀚浪漫的宇宙剧场里遨游畅享。

 

640 (7).jpg

东影西渐·18世纪西方人眼里的中国

展期:1月10日-11月12日

地点: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北街73号一层

西方世界是通过丝绸开始了解中国的,这可以追溯到基督教之前的罗马时代。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让中国的丝绸、陶瓷等工艺品可以持续稳定地输送到西方世界。伴随着西方人对中国丝绸、瓷器材质之精美、灵动且充满了世俗情趣的纹样的喜爱和疑问,是对一个神秘东方国度的想象和向往之情。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欧洲人把其对欧洲以外世界的强烈探索欲变为行动,中国的影像通过传教士们、商旅探险家们的描绘以版画的形式在欧洲大陆广为流传。本次展览将通过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古董版画中的这些精品,带领观众从作品中回望历史,透过自由独立的心目,向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找出答案。

 

——深圳——

fef71d8787f6da82ebe08950a244ca4.png

风景的意义——中国版画博物馆馆藏风景版画展

展期:7月19日-8月31日

地点:中国版画博物馆2号展厅(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裕新路125号)

随着当代艺术观念深入人心,一些人开始深入挖掘“风景的意义”。美国哲学家约翰·萨利斯从哲学角度对中外风景画进行审视,提出风景画的三种含义:即“大地的、自然的、场所的”。认为风景的含义就是“风景的自身显现”等观念,为风景绘画的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次展览分为“自然的回归”“隐匿的风景”“风景的共振”三个版块,从风景题材的表现,向观众展示了艺术家对自然、对自我以及艺术本体的认识和态度。瑞士思想家阿米尔曾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这些艺术家看到风景的冷暖,听见风景的歌声,他们选择了具有概括、简约精神的版画来捕捉到大自然的精妙光色和独特意义,用以少胜多的色彩关系来刻画无限丰富的大千世界。

 

640.png

经纬Silk° N Road° E

展期:7月21日-9月3日

地点:南山区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2层202

“经纬”一词,始于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在编排叠压间勾连起各类先人信息,并留下诸多引申意涵。古人在经纬交错间画出一方天地,在以人为最小单位的划分下,经天纬地之才建构了社会,复杂疏密的城市网被编缀交织,城邦建立并逐步兴盛繁荣,各类文明得以在人们纵横交错的碰撞中生发。本次展览以“路”为主线,旨在从当代语境中管窥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带的古代器物集珍,反思并梳理古代艺术样貌,并探索当代艺术如何回应及幻想未来“网络化”通路的可能性。从三位对丝绸之路沿线特定地域进行在地性调研的中外艺术家视角出发,我们将了解到当代视角下演绎的莫卧儿经典细密画、聚焦边疆人文风景的半虚构式影像,以及通过网络化与像素化解码重释的和阗挂毯。在历史文献和古代器物的对照下,观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年代和时空下,艺术家如何看待传统、回应交流及进行背景转译与思考。

 

640 (1).png

黄周妥:荒野侦探

展期:7月9日-8月27日

地点:南山区华侨城创意园北区A4栋210-212

艺术家是在荒野里工作的侦探。现实的荒野,处处隐蔽着历史的洞穴。在洞穴里侦查、探寻、挖掘、翻拣,一些零散的材料,一些形象、图像、模型、符号、线索,一些文明碎片文化遗产,有如蜘丝,有如马迹。艺术家黄周妥1982年出生于广东阳江,从小热爱绘画,200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他对绘画的思考在琐碎和曲折的日常工作中得以体现,并在静谧和滚动中展开。

 

640 (2).png

家庭派对

展期:7月8日-7月30日

地点:南山区蛇口南海意库5栋107

如果把艺术比作是沟通的语言,那就像狮子和老虎使用的语言,像是“嗷嗷”或者“嗷呜”;若是将其比作行动的方式,就像四肢着地爬行,像猫猫狗狗那样使用器官和身体。本次展览以“宜家产品”系列为对象,将家具产业中最具有标识性的碎片化结构“宜家”作为碎片化结构末端的表达。艺术家丰丰一直以来试图从事一种非意向化和非母题化的艺术实践,并以人造现成品为主要的创作材料。在艺术实践中,他尝试将这些物质材料重新生成,让现成物的材料和内容从固有的符号系统解放,使“分子”在流动的过程里与每种可能的风景性、图画性与音乐性形成真正的多元。

 

640 (6).png

菲利普·考尔伯特:龙虾创世

展期:6月17日-10月15日

地点:南山区招商街道望海路1187号

本次展览是菲利普·考尔伯特(Philip Colbert)在华南区域的首展,系统呈现了其创作生涯中的40余件代表作品,涵盖绘画、雕塑、巨型装置、影像、家具设计等多元创作类型。作为新波普艺术的领军人物,考尔伯特通过从古典主义大师与20世纪60年代的波普艺术运动中汲取灵感,重塑并振兴了波普艺术这一流派。考尔伯特的作品汇集了各种艺术风格,包括流行文化、消费主义、艺术史中的经典作品和神话主题等元素,并最终融合为了一种被称为“新波普超现实主义”的迷人视觉。此次展览还将展出考尔伯特经典的“功能性雕塑”系列作品,着重强调了其主张的“艺术应是日常的,艺术应是为人人的”观念,试图打破精英主义的艺术观念,让更多的观众得以参与和欣赏当代艺术的表达。

 

——佛山——

640 (4).png

盒子

展期:5月27日-7月31日

地点:顺德区顺峰山公园(南门)盒子美术馆

盒子随处可见,有时是物理上的储存、收纳和包裹;有时是空间的魔术,一件设计品,一座现代主义的建筑,在展厅、通道与柱子间,有大和小、远和近、内与外的关系;“盒子”又总指向情感、精神,人们如何使用,是珍视,还是遗弃?是旅行箱里的人生的凭证,还是深藏着爱与痛的秘密之地?在漫长的历史中,盒子总是承载着各种诉求与故事,表述不同时代的意志,承载特有的技术、美学、道德与价值。在滕菲的作品中,盒子总和记忆、温度和生命的质感有关。不同大小、材质和形态中的盒子,有着各式的心绪和故事。在这些物品与盒子之间,有着一段距离和时光,承载着人们曾经的欢愉与不幸,温情的,视为珍宝的,也是忘却的,遥远的记忆。盒子在滕菲这里,像打印机中给时间的书信,或是玻璃鱼缸里凝固的游动,记忆和生命总在这里发光、摇曳与沉浮。

 

——东莞——

640 (3).jpg

重聚——岭南青年当代艺术展

展期:7月14日-9月3日

地点:棠美术馆A1、A3、B1展厅(东莞市东城温塘社区陶厂路63号)

在这个充满变革与机遇的时代,年轻的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作品,探索着当代艺术的无限可能性。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城市,却在艺术的探索中共同追求着独自的灵感与创意。此次展览集结了来自岭南不同领域的年轻艺术家们60余件作品,涵盖了架上绘画、摄影、雕塑、影像等多个艺术门类。有用镜头记录了城市的变迁与人文情感;有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以艺术的形式呈现。不仅展现了当代青年艺术家们的创意和才华,也反映了他们对于时代变迁的关注和思考。他们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汲取灵感,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诠释了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

 

——香港——

640 (14).jpg

梦之飞鸟Dream Bird

展期:7月29日-8月29日

地点: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黄竹坑空间香港黄竹坑业勤街39号Landmark South 20楼

本次展览的标题取自作家瓦尔特·本雅明:“梦之飞鸟,孵化经验之蛋。”本雅明认为,由休息和时间构筑的梦之鸟的巢穴在现代社会日渐消失,再没有“编织和结网”的活动。方贤晨、孔慧东、孙宇、文爵、卫明辉、赵叶思宇6位艺术家将在此次展览中,为观者提供一些不可被既定规则所化约的异质性生命体验。他们的创作注意力从具体的事物、事件、人上面,偏移至虚构、松弛、黑色幽默与超现实之中,从而取消了由清醒状态主宰的分隔与界线,在潜意识生机勃勃而富有创造力的“梦”中,敞开了其自身的真理。在此种终极状态中,开启真理的钥匙将落入艺术家的酣睡之手。

 

640 (5).png

循环播放V·第一幕:《漂浮岁月》

展期:7月18日-8月5日

地点:香港黄竹坑道28号保济工业大厦15楼

《循环放映V》是一个专门为展出著名艺术家及新进艺术家影像作品而成立的平台。今年该项目将持续六周,划分为两个主题,每个主题为期三周。其间,画廊将会分为数个放映室,循环播放单频艺术家电影。《循环放映V》的第一幕,名为《漂浮岁月》,汇集了艺术家李爽、蒋志、以及由郝敬班、沈莘、施昀佑及瞿畅组成的楔的录像作品。本次展览展将展出《海浪》《Déjà Vu》《何以为家?》《莘在冬天的冰河上学着与土地对话,佑的思绪被天空中的军演打断,畅在山中遇见树枝织成的网,班说这里有人被圈着有人推倒了墙。》四部作品。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王雅

编辑:周佩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快乐过暑假 指南请收好
一周观展指南2023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