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10+1”区上半年GDP排位出炉,这些信号值得关注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3-07-31 23:34

7月31日,深汕特别合作区2023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发布,至此,深圳“10+1”区上半年经济数据已全部出炉。从全市层面来看,深圳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3%,略高于年初立下的全年GDP增长6%的预期目标,从各区层面来看,则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个别区上半年GDP增速与全年目标增速相比还有明显的距离,下半年需持续发力。


一、排位之争

上半年GDP宝安超过龙岗,罗湖领先于龙华

从深圳“10+1”区上半年GDP总量来看,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南山区、福田区、宝安区。对比2022年同期的排位,宝安区位次上升一位至第三位,龙岗区则位居第四位。今年宝安区和龙岗区经济总量的PK,是观察各区经济奋进赶超的一大看点。

值得关注的还有龙华区和罗湖区,龙华区、罗湖区经济总量在深圳“10+1”区中处于中间梯队的位置,2022年全年GDP在全市分别居于第五、第六位。而从今年上半年来看,罗湖区GDP总量暂时领先于龙华区,全年的情况值得持续关注。

从深圳“10+1”区上半年GDP增速来看,前三位依次为深汕特别合作区32.3%、坪山区22.3%、宝安区10.5%。其中,宝安区为经济大区,上半年交出10.5%的GDP增速,尤为难得。坪山区GDP总量在全市居于第八的位置,上半年GDP增速高达22.3%,表现亮眼。

GDP.jpg

上半年GDP


二、目标完成

个别区上半年GDP增速与全年目标增速有明显距离

2023年上半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为16297.60亿元,同比增长6.3%。今年年初,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立下的全年GDP增速预期目标为GDP增长6%。

从深圳“10+1”区的情况来看,对照年初各区政府工作报告中立下的全年GDP增速预期目标,坪山区、宝安区、罗湖区、光明区上半年GDP增速超过全年目标增速,部分区则不尽理想,个别区上半年GDP增速与全年目标增速还有明显的距离,下半年需持续发力。

据了解,年初各区政府工作报告中立下的全年GDP增速预期目标,坪山区的预期目标为GDP增长10.0%以上,多数区为6.5%(左右)或7%(左右)。


三、多个主要指标情况

社消零好于预期,规上工业增加值低于预期

对照年初各区政府工作报告中立下的主要经济指标全年预期增速,整体来看,各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情况要明显好于预期,但上半年多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年初预期,这拖累了一些区的整体经济表现。为稳增长,各区都在固定资产投资上发力,多数区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两位数。

规上工业.jpg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社会消费品.jpg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速

 


固定资产.jpg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深圳“10+1”区上半年经济“成绩单”观察


南山

上半年GDP在全市占比超四分之一

今年上半年南山区GDP为4222.91亿元,跨过了4000亿大关,占全市GDP比重超四分之一。南山区GDP长期位居全市第一,在各区中处于领跑位置,且与其它区拉开了距离,2022年南山区GDP首次突破8000亿元,比排名第二的区多出了逾2500亿元。今年上半年,南山区GDP同比增长5.1%,较一季度增速提升0.5个百分点。

南山区.jpg

从三次产业来看,上半年南山区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34.85亿元,同比增长2.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087.32亿元,同比增长6.0%。第三产业增速达到6.0%,有力拉动了辖区经济发展。南山区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增速逐月提升,占比最大的互联网业实现双位数增长,增速达10.5%。此外,上半年南山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5%,限上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同比增长7.4%、11.5%、32.1%、21.8%,回暖态势明显。

福田

住宿餐饮增幅明显,商圈人财两旺 

上半年福田区GDP为2731.86亿元,同比增长3.5%,总量在各区中排名第二。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几个主要指标来看,上半年福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56.95亿元(占全市比重为23.1%),增长9.1%,表现相对较好。

福田.jpg

今年以来,福田区推出了各种促消费活动。比如,“五一”期间举办的第三届“深圳福田咖啡生活消费节”上超180家咖啡品牌亮相,6月底举办的为期3天的“深潮文化节”吸引约145万人次参与,这些活动助推了消费回暖。福田区通过“公共文化进商圈”,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活动IP,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到商圈,拉动了商圈消费人财两旺。值得一提的是,福田区商圈密集,交通便利,深港全面恢复通关后,吸引了不少港人前来消费,节假日在福田中心区的各大商圈都能看到港人的身影。

据悉,上半年,福田区住宿业实现营业额20.61亿元,增长40.4%;福田区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20.20亿元,增长21.0%。

宝安

上半年GDP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三 

上半年宝安区GDP为2422.56亿元,同比增长10.5%,GDP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三,堪称“尖子生”。上半年,宝安区增长动力多点齐放。规上工业增加值1049亿元,总量占全市的21.1%,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位居全市第一,占全市的18.0%。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36亿元,增长29.6%,表现抢眼。

宝安区.jpg

上半年10.5%的GDP增速从何而来?可用准、狠、暖三个字解锁成绩单背后的密码。

宝安的“准”,在于找准了产业方向,选择与自身基础相近、延伸的产业,选定具有核心技术、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产业,布局海洋、低空、空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宝安的“狠”,表现为把握产业发展趋势,方向既定后的“舍得投入”,连续五年以区“一号文”支持制造业发展,并重点培育新赛道企业、新秀企业、新锐企业,形成结构合理的企业梯队。宝安的“暖”,换来企业家、投资者的青睐,今年以来已有多个重大项目落户宝安。

龙岗

以大项目驱动大发展 

上半年龙岗区GDP为2313.18亿元,同比增长3.8%,增速比一季度提升0.6%。龙岗区是深圳的工业大区。上半年,龙岗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这一数字比一季度提升了3.3个百分点,实现扭负为正。

以大项目驱动大发展,今年以来龙岗区动作不断,积蓄动能,努力推动经济总量和质量再攀新高。6月15日,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和储能产业园项目在龙岗区开工建设。其中,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集行政办公、研发、生活配套等功能于一体,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世界显示度的研发中心,项目计划投资200亿元,预计建成后将新增约6万个研发岗位。

龙岗2.jpg

据统计,上半年,龙岗区共完成11宗产业用地(涉及9个项目)的出让工作,总供地面积约1.27平方公里,占全市上半年出让产业用地的三分之二。这些产业用地所涉项目,除比亚迪两个项目之外,还有精锋医疗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园项目、易宝软件总部及研发中心项目、平湖跨境电商优质产业空间项目、园山优质产业空间项目等。

龙华

以固投为抓手推动经济运行好转

上半年龙华区GDP为 1289.60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不尽理想,落后于全年目标增速。

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上半年龙华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5%,排名全市第三。分领域看,工业投资提速显著,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升,政府投资高位增长。一批体量大、质态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将为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提供支撑。

龙华.jpg

投资发力的同时,消费回暖态势也很明显。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32.67亿元,增长9.6%,较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区内主要商业综合体销售额增长9%,较去年全年提高12.1个百分点。其中,壹方天地实现销售额增长46.9%。

罗湖

着力实现罗湖中心城区价值回归

上半年罗湖区GDP为1404.36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位列全市第4。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7.51亿元,同比增长16.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326.69亿元,同比增长9.0%。

从上半年来看,罗湖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18.1%,名列全市前茅。值得留意的是,自深港口岸全面恢复通关以来,截至6月30日,罗湖三大口岸通关量达2282万人次,占深港总通关量的44.7%。消费、文旅市场热度高涨,规模以上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营收增长超170%,推动营利性服务业平稳增长。

罗湖区.jpg

投资方面,上半年,罗湖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23.9%,位列全市第二。优质项目、优质企业落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逐步显现。其中,笋岗片区“新罗湖会客厅”城市综合提升项目将打造全新罗湖门户形象。笋岗现有城市更新项目18个,建成后将释放约500万平方米的高品质产业空间,引领罗湖中心城区价值回归。

光明

处在大建设大发展时期,主要指标增速可圈可点

上半年光明区GDP为700.87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88.17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11.58亿元,增长10.2%。

光明区正处在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时期,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高的增速,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4%,较全市增速高1.3个百分点。城区发展持续吸引人口流入,叠加商圈建设和各类促消费活动,消费领域表现也可圈可点,上半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77亿元,同比增长20.0%,较全市增速高出8.5个百分点。

光明.jpg

上半年光明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较全市增速高出3.4个百分点。随着光明科学城建设和发展起势成势,光明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优质企业、项目与之双向奔赴。今年5月,联想集团全球“母本工厂”——联想创新科技园项目规模投产仪式在光明区举行,该项目是联想集团生产复杂性最高的智能制造工厂,总投资额超过20亿元。

今年以来,光明还举办了一系列高规格、高层次的科学、产业盛会,光明借各种盛会契机,积极扩展“朋友圈”,链接国内外创新创业创投资源,吸引领先企业和机构投资光明、布局光明,共享光明发展新机遇。

坪山

主要经济指标两位数增长,绿色低碳产业成亮点

上半年,坪山区GDP达564.63亿元,同比增长22.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3.3%,固定资产投总额增长18.3%。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彰显了今年以来坪山区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坚持工业立区、制造业强区的坪山,今年以来继续聚焦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三大主导产业,强龙头、补链条、建生态、聚集群、优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60.1%,其中绿色低碳、生物医药与健康、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合计产值增速达59.4%,绿色低碳产业单项产值增长达106.2%,发展动能十足。

坪山融媒.jpg

图片来自坪山融媒

绿色低碳产业之所以在坪山起飞,除了龙头企业比亚迪一以贯之的强势拉动,还与这座城区积极向制造业要增量的努力有关。今年上半年,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项目一期通过竣工验收、总投资20亿元的国际智慧物流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深圳智能网联项目综合楼主体工程封顶、全市首个“工业上楼”规划建设储能产业园落户、与耀石锂电、鲲鹏股权投资签约发力先进储能产业……一批大项目好企业落地扎根,坪山招商引资引来了“源头活水”,浇灌绿色低碳“发展沃土”。

盐田

系列特色文旅活动为促消费注入活力

上半年盐田区GDP为410.65亿元,同比增长7.1%,高于全市增速。盐田区正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在科技创新、结构优化、海洋经济、旅游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

上半年盐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59亿元,同比增长13.4%。分消费类型看,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增长18.4%,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增长46.9%。重点行业中,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40.7%。

盐田 (2).jpg

上半年,盐田区旅游消费市场明显回暖,盐田区举办了颇有影响力的草莓音乐节、盐田马拉松、简单生活节,以及暑期文旅畅享季等活动,一系列特色文旅活动为促消费注入活力。

大鹏

“生态特区”半年接待游客超770万人次

上半年大鹏新区GDP为191.60亿元,同比增长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99亿元,增长14.0%。

作为深圳的“生态特区”,大鹏文旅消费发展势头颇为强劲。大鹏上半年旅游人数呈井喷态势,根据旅游大数据,辖区累计接待游客770.49万人次,同比增长27.07%,实现旅游收入37.9亿元,同比增长23.94%,均远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

大鹏.jpg

图片来自大鹏新区文广旅体局

全球最大的乐高乐园度假区正火热建设中,国家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新大滨海文化公园等高端文旅项目相继落户,全国首个国际暗夜社区在西涌揭牌……大鹏新区正以大规划、大项目等方式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持续推进文旅产业提档升级,并通过举办2023粤港澳大湾区海上龙舟赛、第十四届中国杯帆船赛等,探索“旅游+海洋”“旅游+体育”创新融合发展路径,构建全季、全龄、全业态的滨海旅游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大鹏新区还在加快打通交通瓶颈,承载更多人的“诗和远方”。

深汕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上半年深汕特别合作区GDP为45.37亿元,GDP增速达32.3%,位列深圳“10+1”区首位。

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是深汕特别合作区发展的重点、亮点,深汕特别合作区致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制造基地、出口基地,在引进龙头项目比亚迪后,已有多家企业落地汽车产业链配套项目,形成涵盖“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全价值链要素的汽车复合业态。

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已引进各类产业项目109个。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期核心零部件项目共有8栋厂房投产,2023年上半年形成产值12.98亿元,二期高端车型整车制造项目完成总体形象进度60%。新引进东风李尔、京西重工等汽车产业链重大项目,全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项目达到近20个,主要涉及电池产业链、三电模块、车载设备、汽车零配件、电子元器件及汽车制造装备等领域。

深汕.jpg

值得一提的是,小漠国际物流港依托比亚迪深汕产业园产能,持续开拓能源车、燃油车、二手车和工程机械车等外贸出口业务,开辟了中东、东南亚等多条外贸新航线,凭借滚装船高效率装卸等港口优势,为深圳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统筹:南都记者 王睦广

采写:南都记者 陈杏花 潘莹瑜 颜鹏 林敏儿 陈紫嫣 张馨怡 谢宇野 曾海城 王睦广

 

 


编辑:王睦广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