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粤剧《独立团长》艺术座谈会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对演出给予高度肯定和赞扬,对剧目呈现展开热烈讨论,同时也对剧目的进一步精进提出建议。
中共肇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嘉,肇庆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二级调研员黄兴,中共肇庆市委宣传部文艺科科长邹通等肇庆市出品方代表,广东粤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曾小敏,副院长张晋琼等广东粤剧院出品方代表;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倪惠英,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董上德,国家一级编剧、广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梁郁南,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秘书长陈艳冰,广东省戏剧家协会秘书长谭臻,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宣教研究部主任刘芳等专家学者,以及尹洪波、陈锦荣、丁凡、陈挥之、彭庆华、蒋文端、黄春强、唐晓兰、尹小微、黄燕、梁妙婷、侯一榛等粤剧《独立团长》主创主演团队成员出席了座谈会,本次会议由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编剧张晋琼担任主持。
曾小敏表示广东粤剧院致力打造“一城一剧”,助力广东每一个城市。
曾小敏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广东粤剧院致力打造“一城一剧”,助力广东每一个城市,挖掘文化基因,打造具有代表性的戏曲名片、文化名片。“在肇庆西江这片红色土地上,叶挺独立团的‘铁军’事迹让我们敬佩,‘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也成为我们和肇庆合作打造粤剧《独立团长》的初心。”
丁凡对粤剧《独立团长》创排情况做介绍。
丁凡、尹洪波、陈锦荣等粤剧《独立团长》主创团队对创排情况做了介绍,“这部戏在保留‘粤’味的基础上,舞美、音乐和唱腔等方面都做了新的尝试,集合了广东粤剧院的顶尖演员,还特邀武警官兵到剧组进行专业指导和军事训练,力求在舞台上充分体现独立团的气势和作风”。丁凡表示,希望专家能给予这部戏更多建议,让粤剧《独立团长》留得下、立得住,成为百姓喜欢的保留长演剧目。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董上德提出了修改意见。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董上德点赞该剧,“有震撼力,有爆发点,有很大的艺术创造空间!”并从可能性和可行性上提出了修改意见。
广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梁郁南表示该剧以小见大,有悬念又有戏剧性。
广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梁郁南表示,该剧完整、干净、大气,编剧运用了纯熟的创作技巧,以小见大,在一波三折的设计中,环环相扣,有悬念又有戏剧性,角色设计具有多样性,演员演技精湛,可塑性高,二度创作非常大气磅礴。同时,他从编剧的角度,从剧中人物的关系和矛盾入手,提出了建设性的修改意见。
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秘书长陈艳冰认为整体的舞台呈现很好。
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秘书长陈艳冰认为,整体的舞台呈现很好,主演彭庆华演出了叶挺的威仪,同时,她建议多挖掘民国时期的题材,“民国时期的人物,都很有戏剧色彩,李秀文跟叶挺之间的爱情,我觉得还有很多发掘的空间;如果这部剧要提升修改的话,我希望能够从叶挺的行为和表达入手,把叶挺塑造成更有信仰的铁军将领。”
广东省戏剧家协会秘书长谭臻表示从剧中领略到了人性的真善美。
广东省戏剧家协会秘书长谭臻认为,编剧尹洪波对人性、对生活的洞察和理解非常深刻、通透,在剧本中能够深入浅出,使得观众在重温历史的同时,也领略到了人性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导演丁凡对戏曲的把握非常到位,很有节奏感、韵律感和‘粤’味。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宣教研究部主任刘芳则从专业角度,对叶挺独立团的相关史实进行分享,从该剧的服装、道具、人物设定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并从观众的角度,盛赞“粤剧《独立团长》改变了80后对传统粤剧的看法。”
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倪惠英表示这部戏展现了广东粤剧院的实力。
“这部戏展现了广东粤剧院的实力,整个队伍的精神状态、艺术状态,都令我非常惊喜!”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倪惠英说:“舞台非常大气、干净,每一个演员、每一个士兵、每一段舞蹈、每一段编排,都让我们看到一个大团的精神面貌和风范。广东粤剧院以‘一城一剧’的定位,自觉承担并推动广东省粤剧艺术事业的发展,并在多年的努力中,让我们看到了成效,这让我非常敬佩!”同时,她建议在后续的修改提高中,多挖掘李秀文相关的事件,让人物更加丰满立体。
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编剧张晋琼现场转达了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所长王炜对粤剧《独立团长》的肯定和希望,“该剧由省内力量为主创作演出,好听、好看。整部戏干净利索,人物形象鲜明、戏剧动作清晰,唱腔设计、配器安排妥帖、恰到好处,音乐流畅、舒适,不浮不躁、不虚不火,与人物表现、演员表演融合在一起,演员的安排和表演再次体现了省院人才梯队的建设和素质。该剧作为省、市联合出品的剧目,不仅开拓了粤剧创作的题材,也为地方剧团储备了剧目,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采写:南都记者 李春花 通讯员 林楷虹
摄影:薛才焕
编辑: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