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观展指南|看岭南工艺美术精品,体味璀璨匠心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3-08-08 17:56

岭南文化,湾区精彩。

——广州——

图片

匠心璀璨——岭南工艺美术精品大展

展期:7月30日-12月31日

地点:广州国家版本馆

本次展览特邀粤港澳大湾区92位工艺美术家、艺术家,包括28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传承人,1位国家一级美术师。精选展出“三雕一彩一绣”、剪纸、麦秆画、砚雕、石雕、家具、彩瓷、陶瓷微书、嵌瓷、佛陶、手拉壶、漆画、佛山彩灯等各类工艺精品、创作手稿、工美书籍等近140件(套)作品。展览分为“取青媲白,寻幽入微”“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器韵生动,随类赋彩”三个部分,全面展示岭南工美作品之精美、技艺之精湛、文化之精粹,给广大观众带来一场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并举的艺术盛宴。

 

图片

荣宝斋(深圳)首拍·精品展

展期:8月7日-8月9日

地点:广州市越秀区东湖路123号

荣宝斋(深圳)首拍以荣宝斋珍藏名家力作领衔,亦包括50余件质量上乘的荣宝斋库存珍品。涵括中国书画、佛教艺术、紫砂艺术、当代艺术、当代设计与工艺等各大艺术门类,荟萃近八百件珍品佳构。本次广州站巡展中,将呈现白石老人十分精彩的《蔬果花鸟》十开册页,另有当代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关山月精品现身,与此同时,黄永玉、饶宗颐两位大师的专场精品也将亮相广州。不仅如此,观众还能欣赏到30年来市场仅见的有款有宝的清代康熙皇帝御笔心经,更有紫砂系列精品,呈现紫砂五百年的发展历程。当代艺术及当代工艺设计的名家作品也悉数现身巡展。为广州藏家和艺术爱好者带来非凡的艺术体验。

 

图片

丝路之城·一梦动古今

展期:7月1日-8月6日

地点: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少儿部二楼展厅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开辟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新通道。本次展览选取10座极具代表性的丝路城市,展现古丝绸之路的趣味历史与灿烂文化,引导广大读者纵览古今,再续丝路传奇。古往今来,丝路之城如同“互联网”的“网络节点”一般,联通着世界。历经千年,顺着丝路西行、南下,每一座丝路之城,改变的是名字代称,不变的是开放包容的文明气质。海陆丝绸之路在一代代人的守护与建设下,不断闪耀着光辉。展览立足“丝绸之路”“古今变迁”“梦”三条主线,深入挖掘每一座城市的古今文化亮点,既横向介绍陆上丝路和海上丝路的兴盛,又纵向对比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和“一带一路”倡议、广交会的举办等历史关联,将丝绸之路的不朽传奇娓娓道来。

 

图片

润物耕心——广东美术馆馆藏精品索引系列展

展期:7月26日-8月20日

地点:广东美术馆L2 7号展厅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发展,中国当代艺术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并且产生着日愈广泛和深入的国际影响。作为国内最早介入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收藏的国家级美术馆,广东美术馆自建馆起,就开始构建自己的当代艺术研究及收藏模式,从本土语境出发,以收藏、展示和研究的方式,努力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以构建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史学框架。本次展览启动了对中国当代美术的梳理和研究,从广东美术馆藏品中遴选出顾德新、曾梵志、王音、杨国辛、魏光庆、周春芽、刘小东、何多苓、丁乙、张晓刚等当代艺术家的代表作品,通过展览广东美术馆希望为公众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关键节点的重要样本,使其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艺术发展与现状,以及当代艺术的内涵与承续。

 

图片

颗粒世界

展期:7月22日-9月3日

地点:越秀区培正东街13号一楼ChoCho艺术空间

颗粒,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们虽隐藏在肉眼看不到的角落,但聚集在一起,构成了世界的所有物质。展览由12名艺术家以「颗粒」为主题进行创作,涵盖Riso印刷插画、胶片摄影、动画与数字媒体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对「颗粒」全新定义和诠释。在全新的颗粒世界中,颗粒是oliwa分镜故事里组成基因的DNA片段,是anna zhou笔下太阳系掉落的彗星碎片,也是鬼马boilingman笔下充满力量的人类。纽约艺术家Mellow的颗粒变成泪滴,灌溉树木和滋养金鱼;在软件软创作的虚拟数字人照片中,变成一个个闪亮小贴纸;可以是Toi画中人物对视的眼睛,或是叶浥童年回忆里动感快乐的弹珠。在这个平行宇宙中,颗粒有着自己的生命。它们犹如小生物,在充满生机的缤纷世界中玩耍跳跃。

 

图片

真我

展期:7月19日-11月12日

地点: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6号

本次展览,是堀越达人、原隆两位艺术家在中国的首次双人特别项目,展出作品含雕塑、油画等装置艺术。每个人都是稳定而独特的真实自我,但面对他人时,有些人格特质仿佛被隐藏在面具背后。两位艺术家,以强烈艺术风格与个性,表达一种试图融入陌生环境的感受,渴望寻找面对真实自我的方式。在堀越达人笔下,人物的神情与环境呈现一种敏感、情绪化以及细腻的形态。他有意识使用各种柔和细腻的色彩,让观众看画时内心产生平静感。此次他化身作品中的主角,眼神中看似坦率,却似乎隐藏复杂的情绪感,在充满忧郁和孩子气的宇宙世界中,开启一场寻找真实自我的旅程。原隆通过标志性的混合动物形象,在色彩缤纷的世界漫游和探索。画中描述的文字,似是动物的喃喃自语,又像是自我鼓励、对社会的期盼。

 

图片

织时·陈胤霖手织艺术作品展

展期:7月22日-8月22日

地点:越秀区东山口newmoonfair又举东山

柔软的织物拥有良好可塑性,在单调重复的操作中亦能创造千变万化的可能。三年前,陈胤霖开始对手织产生兴趣,坐在织布机前,感受纤维的色彩、质感、粗细、经纬纵横的变化。织时,同为「即时」。当她埋头织布,用慢对抗快节奏生活,用五彩纺线编织出自己内省的时间。艺术家是织布者,也是一个编织当下的人。维吉尼亚·伍尔夫在《自己的房间》书中提到,许多女性在内心渴望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房间,卸下责任和被要求,心灵可以愉快地漫游和栖息。艺术家陈胤霖在经纬世界,找到内心的平衡,在纷杂的生活洪流中,慢慢为自己织造一个柔软但强韧、透亮却私密的空间。她说,那是我自己的房间。透过展览作品,你可以在柔软的织物间,找到与陈胤霖同频的节奏,在一个个房间中安放并治愈内心。

 

图片

裴吉艺术节·无垠之瓷

展期:8月7日-9月3日

地点:白云区沙太南路VLAB·翌方181创意园

青花瓷,抛开附着在它身上的厚重历史、沉浮故事,看到它原本的样子:最纯正烂漫的一抹青花蓝,一种无需修饰的鲜活优雅。2006年青花瓷被列入了非遗名单,被誉为中国的「国瓷」。青花可以淡如轻烟、山水诗意,也可以浓墨重彩。本次《无垠之瓷》以青花瓷为题,蓝色为引,科技为创,邀请近60位艺术家进行灵感创作,融合非遗传统与未来科技工艺,赋予非遗青花艺术全新的美学生命力,让青花瓷之美的呈现方式更丰富多元。展览分为四个独特的艺术展示空间,分别具有不同主题和艺术观赏性,加上以蓝色为主色调的美陈设计。无论是欣赏装置作品,或参与现场互动环节,皆为观展人带来时尚前卫的视觉惊喜体验。

 

图片

如果把星座当玄学就错过感受宇宙浪漫的机会

展期:7月22日-10月15日

地点:越秀区龟岗一马路16号LOWLOWLAND文艺空间

对于任何人来说,月球、星空与宇宙都极致浪漫,但在忙碌的日常里,很少有仰望、思考遥远事物的机会,因为人们总埋头于生活的琐碎,不妨来与星辰对话,记录下脑海中灵光一闪的瞬间。本次展览是以占星学为基础的插画展。通过「十大行星」的能量展现宇宙,每一颗星星都被囊括,每一个星座都被概括。踏入这里的第一步,自己仿佛置身银河,被星空包裹。总有一片星空,会回应你平凡而温暖的梦。星座正是宇宙馈赠人类的星空地图,每颗星体拥有不同插画风格与文字,水星灵动、火星热烈……展览还基于「星座能量」,设计了心理测试,通过测试发掘内心的隐藏面,这是宇宙留给自己的星空密语。

 

图片

从一张纸到元宇宙——蓝精灵65周年特展

时间:8月4日-8月19日

1958年,比利时漫画家贝约创造了一群蓝精灵,如今它们已成为风靡全球的动漫经典。而广为流传、耳熟能详的《蓝精灵之歌》,正是由广州艺术大家瞿琮、郑秋枫合作出品,欢乐旋律陪伴了广大70、80、90后的美好童年。动漫无国界,艺术的力量连接中欧两地。恰逢2023年是中国与比利时建交52周年,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动漫艺术家协会拟与比利时驻广州总领事馆联合举办本次蓝精灵65周年特展。展览从《蓝精灵之歌》背后的故事开始,回顾蓝精灵与广州的渊源,走过蓝精灵从小小配角成长为全球化IP的65年历程,唤起广大观众童年美好的回忆。

 

——深圳——

图片

声波挑动星辰协奏——Joe Hedges个展

展期:7月30日-9月3日

地点: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创意园北区B4栋1楼东

Hedges的作品多以绘画、装置、影像、网络多媒体艺术等多种媒材来综合表达。他的作品通常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或荷兰黄金时代风格的画布为特色,屏幕、磁带播放器、扬声器等其他零散的电子元件或隐或现穿插其中,这些作品深入探讨了当代媒体的现状,包括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注意力经济和大数据技术等。传统绘画与数字屏幕、电视等其他中古电子产品的结合,是对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两者之间张力的探索,也是反思技术的一种全新方式。Hedges作品中的油彩,描画的既是形象也是符号,不仅反映油画的历史和本来特性,而且突显出传统油画的缓慢性、复杂性和物性之力。本次展览将在艺术家关于媒介对人类社会挑战的探索中,如数字垃圾对环境的冲击、算法对能动性的影响,以及无处不在的屏幕对心理和生物节律的干扰一样,激起反思和批判性的对话。

 

图片

深圳﹣波兹南友城30周年双城海报联展

展期:7月31日-8月20日

地点:深圳市福田区红荔路6026号

深圳与波兹南市于1993年7月30日缔结为友好城市。波兰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是世界上最早、最有声望的艺术海报展,有着悠久的设计传统。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作为中国最早收藏设计作品的国家重点美术馆,不断在设计艺术领域进行学术梳理、研究、收藏与展示,促进和推动着深圳“设计之都”建设。本次展览以“设计连线”为主题,分为5个部分呈现十组参展艺术家及团队具有代表性的海报设计作品、共创设计作品。展览中还重现设计工作室场景,以及双城设计师们创作交流过程中的视频,以呈现设计师们在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中如何实现设计表达。

 

图片

风拂大地——王建国油画作品展

展期:7月28日-8月28日

地点: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龙翔大道8028号

作为东北表现性油画的代表画家,王建国早年即形成了表现性语言的追求:下笔恣意,充满感性;色彩强烈,诉诸直觉;肌理厚实,富有张力;光影斑驳,意态浑然。欣赏他的作品,观者能在整体上感受到田野大地宽阔而丰饶的生命景象,也能在不同的作品中感受到微风、和风、疾风、大风吹拂大地的视觉印迹。近十年来,王建国从都市走向乡村,从东北走向全国各地,以黑土地为新的立足点,坚持在大地上行走,以创作意识贯注写生,在写生的现场实现主题叙事,形成了作品充满自然生命生机和生活气象的崭新意境。本次展览分为“生态文明”“工业时代”两大篇章,通过149件油画作品,展现出王建国笔下的大地山川、葵花高粱、劳作人物,向观众呈现艺术家洋溢出蓬勃的时代气象的艺术语言。

 

——珠海——

图片

偶遇——粤港与闽台木偶艺术联展

展期:7月13日-9月10日

地点:珠海博物馆二楼第五展厅

中国木偶戏,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体系成熟。历经千年发展,在与当地的戏曲音乐、宗教文化、民俗活动和民间工艺的交相融合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戏剧文化,是中国传统戏剧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粤港、闽台木偶戏在木偶的历史、类型、地域流派等方面,尤其是在木偶的艺术特色、传承革新等方面有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近年来,两岸戏剧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对传统技艺文化的积极传承与开拓发展,使得粤港、闽台木偶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本次展品实际展出83件/套,共100件。展览分为四个部分:源远流长的木偶历史文化、技艺精湛的木偶造型艺术、精彩绝伦的木偶表演艺术、守正创新的木偶传承之路,向观众展现出粤港与闽台木偶的艺术魅力。

 

图片

夏境——诚丰美术馆2023馆藏作品展

展期:7月8日-10月11日

地点:珠海市香洲区梅界东路1008号

夏天是矛盾的,酷爽又炙热,迷人而深邃。诚丰美术馆的窗外总是绿植环绕, 蝉鸟鸣叫,光透过树的碎影,斑驳无比。每当沉浸在夏天的自然中,总是忍不住被那些充满生命力的景象影响, 想要观察和感受,那些一花一木,那些渐远的雨声,那些身边的人。在夏的生息中,骤然惊起,在半梦半醒间迷离。本次展览中,在此仲夏之季,27位当代艺术家将以“夏境”为主题,呈现一场亦梦亦幻的艺术展览。

 

——汕头——

图片

玲珑汕贝——当代汕头贝雕精品展

展期:7月30日-9月24日

地点:佛山市禅城区松风路先锋古道80号

“汕尾贝雕”历史悠久,从清代起沿海甲子、碣石、捷胜等地就有专做贝雕的家庭作坊。到了七八十年代,规模、技术水平达到鼎盛。“汕头贝雕”题材多元、风格多样,与潮州木雕、嵌瓷和潮绣等特色工艺作品题材相似,贝雕作品的常见题材有吉祥图案、动植物、传奇故事、博古图案、风景名胜等,反映了人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歌颂、对吉祥寓意的推崇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闲情雅致。本次展览分为“源起河海”“制作工艺”“题材风格”“奋斗年代”“再续前情”五个章节,引导观众从展览中找寻答案,认识贝雕的历史、贝雕的美妙以及贝雕工艺传承的艰难现状,同时也期盼引发众人对守护这门传统工艺的思考,激发众人投身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

 

——澳门——

图片

光影如炬:再遇达·芬奇

展期:7月29日-10月15日

地点:澳门路凼填海区永利皇宫

本次展览作为澳门大型国际文化艺术盛会“艺文荟澳: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2023”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观众带来多感官沉浸式观展体验,透过当代光影投射技术及数字化艺术将心灵纳入统计,实现达芬奇得天独厚的想象力。除了数码艺术科技外,本次展览还将采用VR虚拟现实及全息影像技术,突破传统展览模式的限制,以电脑建模出虚拟3D世界,透过影像、声音、光影和色彩沉浸式地感受展览。展览精心将不同的技术组合在一起,包括全息影像、光影投射和虚拟现实等,将数字技术与经典艺术结合,为观众带来了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独特的方式呈现给澳门市民和旅客一场令人震撼的观展体验。

 

图片

生命的统计学

展期:7月28日-10月29日

地点:澳门艺术博物馆一至三楼展厅

科学研究自古与信仰活动密不可分,科学史中纠缠着大量神秘;而信仰活动时常以实证的面目出现,并强调心灵应作为作用要素纳入统计。本次展览以“命运的统计学”为题,携手日本、印尼、印度、加拿大、法国、柬埔寨、美国、泰国、菲律宾、意大利、新加坡、葡萄牙、墨西哥、韩国,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二百多名当代艺术家,汇聚118件(套)当代艺术作品,包括绘画、版画、摄影、混合材料、雕塑、装置、影像以及人工智慧等,展开一场规模宏大的关于科学与信仰的美学探索。本次展览向观众呈现了那些以全新视角探索信仰传统的艺术作品,以及以深邃的人文视角思考科技史的作品。

 

图片

有一天再见

展期:6月23日-8月20日

地点:澳门路氹填海区溜冰路澳门葡京人H853 FUN FACTORY娱乐厂

 90 后当代艺术家陈威廷在澳门的首次个展《有一天再见》。本次个展展出艺术家近年来创作的多件重要绘画,诗歌及雕塑作品。“如果存在能被实体,我想文字跟图像都是表示我的片面。”在艺术家陈威廷的创作中,运用大量的儿时符号,从泰迪熊、古董玩具、直觉性涂鸦的描绘、乐园偶装角色等。陈威廷的绘画起始于日记形式的纪录,例如诗、涂鸦等,偏向书写。艺术家围绕“绘画是什么”的问题不停地解构、建构自己的思维。具体而言,本能驱动着艺术家书写生活的碎片,像是绘画中的文字和诗句,隐喻但存有。陈威廷的童年里,存在了一台播放卡通频道的电视,在那个独自对话的房间中,不停地放映着。或许,这种经验是属于这个时代,承载部分人们的共感,在不自觉中持续延伸着。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王雅

编辑:周佩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快乐过暑假 指南请收好
一周观展指南2023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