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奥迪、大众小鹏……本土车企与外资合作加速高质量发展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智行
原创2023-08-15 22:36

随着奥迪品牌与上汽集团以及大众汽车品牌与小鹏汽车之间的战略合作顺利达成,业内也在普遍期待下一个“重磅官宣”将花落谁家。

近年来,外资车企纷纷加码中国,除了梅赛德斯·奔驰、宝马、特斯拉等外资车企外,博世、大陆集团等Tier 1供应商均在华投入巨资布局。究其原因,技术无疑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以上汽为例,得益于国内首个纯电专属系列化平台“上汽星云”的自主研发,上汽完成了对全球市场多级别、多种类整车产品的覆盖,实现MG MULAN电动车在汽车工业发源地欧洲的畅销。

作为典型的国际化产业,我国在汽车行业发展过程中,一直秉持开放、合作、共赢原则。在近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相关负责人同样表示:“目前,中国一般制造业领域已实现全面开放,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全面清零,汽车行业自2022年起全部取消对外资准入的限制。”

图片

上汽与奥迪签署谅解备忘录。

大众拓展本土电动汽车产品组合

事实上,作为中国汽车工业最大也是最早的国际合作伙伴,早在1978年,大众集团便开始了与中国的联系。

此次大众汽车品牌与小鹏汽车、奥迪与上汽集团合作的核心在于,大众集团正在强化其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地位,并不断推进在华电动化战略的发展,通过快速拓展全新客户群体及细分市场,以全面参与到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中。

大众汽车集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管理董事贝瑞德表示:“与本土伙伴的合作是我们‘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重要基石。我们正在加速拓展本土电动汽车产品组合,同时为下一步的创新变革做好准备。”

作为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我国不断优化服务保障,吸引高质量外资。日前,围绕外资企业关注的营商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

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负责人姚珺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放宽制造业外资准入。

“目前,中国一般制造业领域已实现全面开放,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全面清零,汽车行业自2022年起全部取消对外资准入的限制。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投向我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进一步提升吸引外资质量,优化外资布局,做好制造业利用外资工作。”

对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而言,本土化的高科技研发,以及系统性实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方针,是在智能网联汽车(ICV)新时代发挥市场引领作用的关键。

自2020年开始,大众对华投资力度一次比一次大,从国轩高科、地平线这样的产业链上下游以及科技企业,再到上汽、小鹏,果断地决策和布局,给大众争取到更多的时间窗口,进一步适应中国市场的节奏。

为加强在电动出行、数字化和自动驾驶领域的本土研发实力,大众汽车集团在安徽省合肥市建立了高度现代化的生产、研发及创新基地。大众安徽将于年内正式投产。此外,大众汽车(安徽)零部件有限公司在合肥建设了高压电池系统的制造工厂。大众汽车(中国)科技公司也在此建立了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研发及采购中心。

“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长期推进电动化战略。在此过程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依靠性能强劲的 MEB 和 SSP 平台。”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首席执行官孟侠表示,“同时,我们也将重点放在与实力雄厚的本土合作伙伴开展联合开发项目上,以迅速扩大我们的产品组合。我们的目标是与小鹏汽车一起,从 2026 年起推出两款新的智能网联车型,为大众汽车品牌开拓新的客户群体。”

自主品牌以技术实现价值跃升

与此同时,梳理此次合作不难发现,技术实力已越发成为自主品牌安身立命的根本。传统车企与新势力都能通过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实现价值跃升。

在业内人士看来,技术优势正在成为外国车企在华选择合作伙伴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大众的合作表明对中国车企技术实力的认可;另一方面,国内新能源产业技术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对车企提出更高的要求,产品的差异化成为行业焦点。

以上汽自研的800伏碳化硅电轴为例,该电机最大功率400千瓦、最大扭矩500牛·米、最高转速2.1万转/分。此外,固态电池、整车中央协调运动控制器(VMC)、银河3.0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等行业领先技术,也将在以智己LS6为代表的新车型上逐步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的产品迭代并非短期内技术突破便可实现,而是需要在一次又一次的扬弃中,不断向着工程师心目中的最优解进发。整个过程离不开提前布局和持续投入。

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上汽集团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车年销量达到350万辆,较2022年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想要完成这一目标,不仅仅意味着对销量的追求,更需要实现新老赛道发展动能的切换。

而收获大众50亿元注资的小鹏,其在成立之初就确定将智能辅助驾驶作为战略方向,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小鹏汽车历史累计研发投入已超125亿元。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表示:“大众汽车集团和小鹏汽车高度互补的优势是双方长期战略合作的基础。我们将互相分享智能电动汽车的技术和世界一流的设计及工程能力,并相互学习。自小鹏汽车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坚持全栈自研电动汽车平台以及车联网和自动驾驶软件。”

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同样表示:“我们和奥迪公司已签署谅解备忘录。结合双方优势,我们将加快上汽奥迪全新电动车型开发,以满足中国客户对高端电动智能网联汽车的需求。上汽集团将利用其技术优势,参与联合产品开发。双方将携手开启合资合作新篇章,共同开创双赢局面。”

南都见习记者 于典 发自上海

编辑:王欣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