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六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弘扬“大医精诚”精神,擦亮“名医摇篮、大师平台、百姓医院”的品牌名片,组织了“中国医师节”系列评选活动。活动评出“优秀医师奖”“医疗业务奖”“创新争先医师奖”等奖项,并在8月15日召开表彰大会。
据悉,该院目前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8人,名医学术传承工作站在粤港澳大湾区多个城市挂牌。
继续传递预防观念
勇于开启技术攻关
此次表彰会上,该院心胸血管外科主任王继勇获得“创新争先医师奖”等多项殊荣。
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谈及科普的初衷,他认为古话“医不叩门”(医生不主动找病人)的理念应适时调整。随着医疗水平提升,许多未病已经可以先知先防,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医生主动向市民科普,就像在悬崖边建起护栏,在没有生病的时候预防疾病发生,大大降低患者就医成本。
创新争先医师奖获奖代表
1995年参加工作后,王继勇开始给各大媒体、医院官网投稿,2004年垂直医疗门户网站兴起,他给肺癌病友圈精准做解答,2011年他开始在微博发健康科普,2012年科普渠道又新增微信公众号……如今“王继勇医生”科普矩阵覆盖百度、微博、快手、公众号、头条甚至小红书、B站,全网粉丝累计140万。
广中医一院心胸血管外科主任王继勇
在王继勇的带领下,广中医一院手汗症手术量位居广东省第一位,重症肌无力微创手术量位居全省第二。他还进行技术攻关,完成了16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危象期气管插管下行胸腺瘤及胸腺扩大切除术,病人术后恢复效果良好。
“目前部分地级市还没有成型的胸外科,中医院开展该专科建设更是困难重重。”未来,王继勇希望带动区域医疗资源均等化,将胸外科临床诊疗经验推广到基层,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名医、用名药。
经典回归临床
经方科研反哺代谢疾病临床诊疗
在此次表彰大会上,有15名医生获得“优秀医师”奖,广中医一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沈创鹏博士便是其中之一。
优秀医师奖获奖代表
中药经典方是千百年来历代中医学家流传下来的宝贵遗产,因其用药精当、组方严谨、配伍巧妙、剂型丰富、疗效卓著,在中医人才培养、临床医疗保健、市场开发等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医经方常用常新”,青年医师沈创鹏坚持把读经典、深临床、做科研、写文章融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严格要求自己“强经典,敢钻研,怀仁心,行仁术,不有救苦救难之心,不能做苍生大医”。
广中医一院内分泌科沈创鹏博士
沈创鹏在临床诊疗中发现,糖尿病、肥胖、脂肪肝、代谢综合征等代谢性疾病,往往兼夹有痰、湿、热、瘀等病理产物,借用医圣张仲景的经方思路,他选取了大黄、蒲黄等有代表性药物进行基础研究,发现药物能通过肝脏的核受体发挥靶向作用,能有效改善糖脂代谢紊乱。
科研源于临床、服务临床。沈创鹏结合辨证论治,制定了清肝化痰方治疗代谢性疾病的经典诊疗方案,治愈不少临床慢病。
2018年,沈创鹏响应组织号召,医疗援疆工作一年,经方诊疗在南疆地区的临床应用上再结硕果。2023年,沈创鹏将科研应用在临床肥胖症诊疗,大大促进肥胖专病门诊的发展。他也被评为广东省杰出青年人才,获第九批省市优秀援疆干部称号。
“对于青年中医生而言,扎根中医经典,带着科研思维做临床是一个‘反刍’的过程,能让医生综合素质迅速提升,更好地服务于患者,这条路应该坚定走下去。”沈创鹏说。
热点释疑
问:新冠疫情后,肺结节发现得越来越多?
王继勇:新冠确实可能引起肺炎,但并未发现肺结节增多跟新冠之间存在关联,它更多是检测技术进步、肺癌筛查普及的成果。新冠康复三个月内发现的肺结节,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很多会自然消失,所以建议市民“阳康”后先观察三个月,不宜马上做手术。
问:暑天出汗多、容易烦躁不安,而糖友们又不宜喝奶茶咖啡来缓解燥热。有何小妙招?
沈创鹏:《内经》中提到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意思是说,阳气盛而生热,热甚则生火,火气产生苦味能滋长心气。苦丁清热,荷叶解暑,火气盛的糖友们可以试试荷叶苦丁西洋参茶。但如果是脾胃虚寒的朋友,则不适合这款茶。
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通讯员 刘苡婷 刘庆钧
编辑:杨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