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新潮的能与人对答如流的语言大模型、“AI数字人”,到已经十分常用的网络购物、网约打车、直播视频,数字经济已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在数字技术走到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的当口,数字经济将在哪些赛道加速快跑尤为引人关注。8月16日,2023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在广东省汕头市开幕。在本次大会上,汇集了18位院士专家,同时发布多项权威报告,为数字经济产业未来发展洞察趋势。
2023中数大会现场。
我国数字经济处于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第一梯队
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维致辞指出,数字经济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和促进实体经济振兴的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处于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第一梯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势进一步夯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民经济关键支柱。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本次大会在广东汕头召开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汕头牢记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的殷殷嘱托,搭建汇侨联侨“数字桥梁”,推动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国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曦致辞指出,广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快数字经济强省建设,坚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向发力,全面实施“广东强芯”工程和核心软件攻关工程,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巩固和拓展数字经济优势。汕头作为国家首批经济特区、全国著名侨乡,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希望汕头市以此为契机,全力推动以国际数据传输为特色的数字经济产业做大做强。广东将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活力,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一级巡视员王建伟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部锚定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目标,扎实推动数字经济建设,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数据要素价值为导向,筑牢数字基础设施底座、强化新技术新产品供给、持续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
开幕式上,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作专题宣介表示,汕头深入贯彻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汕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扎实做好“侨”的文章,加快建设新时代数字经济特区。汕头发展数字经济基础优势明显、现在势头强劲、未来前景广阔,特别是具备直连覆盖广、数据传输快、绿电供应足、业务拓展优的核心优势,要瞄准以国际数据传输为核心的数字经济赛道,深入实施“1+3+2+4”工作部署,着力加快新基建、完善产业链、构建生态圈,打造数字中国的汕头样本。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丘成桐在开幕式上表示,数学是数字经济的基础,我国需要发展数学思维与应用数学技术,将数字经济做得更尖端、更强大。汕头在国际通信业务方面具备重要地位,拥有丰富的海上风电、制造业和侨乡资源,发展数字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约瑟夫·希发基思表示,人工智能和信息通信技术之间的技术融合向通用人工智能迈出了一大步,未来,构建包含人工智能组件的值得信赖的智能系统的能力,将最终决定人工智能能否成为数字经济创新驱动力。
大会发布了数字经济人才联合培养计划,成立了汕头华侨试验区通信技术创新实验室,同时举行了数字产业生态合作伙伴签约、数字经济重点项目签约合作、2023中国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大赛颁奖等仪式。
汕头华侨试验区通信技术创新实验室正式成立。
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报告(2023)》,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发布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3)》,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23数字经济十大趋势》。大会同期还举办1场主论坛、16大主题论坛及主题展览、中数大赛决赛等系列活动。
2023数字经济呈现十大趋势
当前,数字经济要素、产业、应用等领域新赛道布局加快,创新动能厚积薄发,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在拉动投资、消费、贸易、就业等领域回归常态化增长的同时,助力经济固本培元,推动从修复性增长向内生式增长的快速转变。会上,围绕洞察数字经济发力新赛道,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23数字经济十大趋势》。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刘权。
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刘权介绍,当前数字经济持续领跑,经济增长“第二曲线”作用加速释放,已呈现出十大发展趋势:一是算力网络布局加快,协同融合成为发展主线。二是机构统筹地位确立,数据市场建设多点突破。三是创新路线持续转变,数字产业聚力内生增长。四是供需两端双向发力,数字化转型破局深水区。五是智能创造新兴需求,数字消费拉动供给升级。
六是技术场景集成创新,数字政府走向善治惠民。七是区域发展集聚成势,助推城乡融合进程提速。八是包容审慎调整优化,数字治理更趋健康公平。九是制度和产业并行发展,数字安全筑牢发展基石。十是多极格局不断演化,高水平开放探索中前行。
对于这些趋势判断,刘权介绍了多个数据支撑。例如在算力布局方面,据介绍目前我国算力总规模已居全球第二,年增长率达30%,新增算力设施中通用算力占比约为50%。目前,我国已有25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批复建设,其中9个已建,包括位于广东的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16个筹建。
在数字产业方面,大模型正引发产业新一轮创新浪潮,据介绍目前我国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已发布79个,中美大模型规模超过全球总数的80%。同时,优势产能国际化发展势头强劲,例如新能源汽车成为外贸“新三样”之一,2023年上半年出口增长160%,带动汽车智能成为新增长点,预计未来五年我国汽车软件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0%。
刘权表示,从区域视角来看,一方面,数字经济发展深度融入重大区域战略,中心城市数字经济红利外溢带动区域加速整体升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与城市群融合发展态势日益突显。
另一方面,在省级战略统筹下,数字经济发展不断走深走细,逐步与各地市的经济创新发展需求形成同频共振,将成为激活县域发展新活力的重要引擎。在粤港澳大湾区,正以广深为核心,联动香港、澳门,构建以数据、创新等要素畅通循环大市场,优化合作开放的数字营商环境。
而在数据治理层面,刘权表示,一方面数字治理始终坚持包容审慎原则,以发展为前提,不断适应技术扩散规律和特点,在调整优化中增强政策的协同性和稳定性,平台经济治理机制更加灵活,让数字治理更趋健康公平。
另一方面,在人工智能应用爆发大势下,科技伦理日益成为数据安全治理的重中之重,包括算法偏见、个人隐私、就业冲击、数字鸿沟、舆论引导等多重风险带来挑战。当前,制度与产业正并行发展为数字安全构筑基石,中央、地方、行业等不同层面的相关治理制度不断完善,AI驱动的数据安全产业创新发展步伐加快,助力提升数字经济安全发展水平。
会场声音
中科院院士许宁生:提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逐渐成为大学必修课
大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和复旦大学原校长许宁生接受记者采访,围绕如何教育培养更多数字经济人才,许宁生认为,由于数字经济会带来第四次工业革命,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将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对数字经济相关知识的教育也应更早、更广地普及。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和复旦大学原校长许宁生。
许宁生表示,对于基础教育的相关学科投入与人才培养,需按照社会需求进行教育改革。可将智能化、信息化、软件、算法、算力、通力、信息联通等知识基础教育下沉到低龄阶段,普及在基础教育之中。而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提倡大学要把数字技术相关课程,尤其是像人工智能、大数据这样实际上社会面应用非常广的技术逐步变成本科阶段必修课程。在成为本科阶段必修课后,还要逐步覆盖到各个学科门类,包括人文社科、传统文科。“这些课程看上去是技术,但实际上是各个方面的人才都需要学习的。”许宁生说。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庄乐从:把数字经济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引擎
庄乐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广东作为数字经济大省,把数字经济发展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新动能和新引擎,加快数字经济强省建设。在顶层设计方面,陆续出台了《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广东省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方案;具体措施方面,大力打造广东省强芯工程、核心软件攻关工程,积极培育包括储能、新能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内的新业态;基础设施方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企业数据资源挖掘。广东省也将借助本次大会的契机,进一步优化数字经济的发展生态,营造良好市场氛围,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撑,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贡献广东力量。
深圳数阔公司创始人兼CEO刘宝强:数据技术要赋能真实业务,帮助中国企业出海
本次大会上同时举办了2023中国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大赛颁奖仪式,深圳数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该赛事“数据治理赛道”中获得三等奖。刘宝强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数阔以“全域消费体验创新大数据平台”主题项目参赛,“消费类企业在电商平台、社交媒体、新闻媒体、论坛及企业内部的业务系统等都沉淀了大量的消费者反馈数据,而要充分发挥这些数据的价值每一步都充满挑战。”而该项目就帮助企业解决这一痛点。
“我们很重视怎么把数据技术用到真实的业务中去,而不是看起来很炫。”据刘宝强介绍,该项目服务现在尤其受到跨境电商企业青睐,公司目前已服务了数十个头部跨境电商品牌。“这是现在的一个发展新趋势,中国的品牌企业在海外蓬勃发展,我们也要想办法帮助中国企业去做全球的生意。”而汕头由于具有国际海底光缆,对处理国际数据业务如游戏音视频传输等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公司也在今年年初在汕头设立了子公司,并正在推动与本地优势产业如纺织、玩具、电商等深度合作。
出品:南都湾财社·科创工作室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徐劲聪
编辑:徐劲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