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办国家运动员证书凑足50多人才能审核?部门:系口误

南方都市报APP • 奥一新闻
原创2023-08-17 11:54

为孩子申请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却被告知要凑足50多位申请者才能启动审核发证流程。日前,市民刘女士反映称,其孩子在通过预审后,迟迟未能通过线下审批,导致孩子错过全国国际象棋锦标赛的报名时间。

对此,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回应称,“凑够五十多位才能启动审核发证流程”相关说法是工作人员的口误。根据相关规定,审批单位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当在六个月内完成审批工作。根据工作情况,深圳市运动员技术等级授予工作一般在二至三个月完成。

市民质疑:启动审核发证流程须凑足50多个人?

刘女士表示,自己孩子学习国际象棋多年,欲报名参加今年全国国象青少年锦标赛。而该赛事规定,参赛选手需要有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刘女士便于今年6月19日,在广东政务服务网上提交二级运动员授予的相关材料。

其表示,网上预审比较快,在6月20日,系统便显示申请材料已通过预审。根据相关规定,其联系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负责该业务的工作人员,将纸质材料邮寄给对方。

其提供的快递单据显示,6月21日上午9点多,材料已被相关工作人员签收。

图片

奥一新闻记者从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官网看到,深圳市运动员技术等级授予工作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规定进行办理,具体办理采取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申请人通过登录“广东省政务服务网”或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政务网站“办事服务”专栏进行网上申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在15个工作日内(服务时限承诺)完成网上审核工作,通过网上审核后,短信通知申请人邮寄材料至受理部门,进入线下审核环节。线下包含审核、公示、授予等工作流程。

图片

刘女士表示,孩子的成绩符合国家体育总局规定,网上的批复已经通过,但线下审核环节却迟迟没有消息,“材料寄过去一个多月也没后续,打电话过去问,工作人员说只有十来个孩子不会启动流程,要等到凑够五十多位才能启动,法定办结时限是6个月。”

图片

刘女士表示,原本预定为孩子报名参加的赛事,因为证件一直未能拿到而导致无法成行。其认为,有关部门的线下审核时间过于漫长,“半年的办结时限并不合理,容易导致办事效率低,影响政务服务质量。并且需要的凑足50多人才能启动审核程序的说法,我也不认可。”

 

部门:系工作人员口误,将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

针对此事,奥一新闻记者联系了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该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收到刘女士寄来的材料后,经过线下审核及单位内部工作流程后,于7月19日在“运动员技术等级综合管理系统”及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 月 19 日至 27 日(七个工作日),目前公示结束无异议。由于当前(7 月 21 日至 8 月 8 日)国家体育总局的运动员技术等级综合管理系统处于在线升级阶段,系统暂停访问,相关办理业务将于系统完成升级后尽快上传资料完成系统上的授予流程,之后刘女士可在体教联盟App申领运动员等级证书。

图片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供图

其还表示,“凑够五十多位才能启动审核发证流程”相关说法是工作人员的口误。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审批单位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当在6个月内完成审批工作。而根据工作情况,深圳市运动员技术等级授予工作一般在二至三个月完成。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严格按照国家体育总局规定办理运动员技术等级授予工作,运动员授予工作为市文旅局业务部门的一项日常工作之一,在线下办理阶段,结合部门的整体工作实际情况,根据收到材料的时间按顺序分批次办理,线下办理程序包含审核、报批、公示(七个工作日)、授予等工作流程,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

据其介绍,2022年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分7批次授予了339人二、三级运动员等级称号;2023年截至7月底,已分7批次授予327人二、三级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

“在结合完成部门其他业务工作的同时,我们尽可能地提高审核、授予的工作效率。对于刘女士在办证时的急切心情我们非常理解,前期也向刘女士解释了相关政策。市民的诉求,是我们工作提高、改进的动力,下一步我们将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的办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让市民可以更快办理相关业务。”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接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总分 74分  良

介入速度:19

理由:对于市民的质疑,接办单位回应速度较快。

处理进度:19

理由:对国家二级运动员授予流程进行说明,并对市民诉求反馈作出解释。

处理效果:18

理由:从目前处理的情况来看,市民诉求尚未解决,接办单位承诺将优化相关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奥一基层治理研究员评价:18

理由:从部门回应来看,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正面解释业务办理情况、倾听市民建议的做法值得肯定。但需要注意的是,相关工作人员的口误某种程度上会加深误解。接下来,接办单位一方面可从优化相关程序入手,逐步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应当对办事人员予以相关培训和规范。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詹越慧

编辑:詹越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