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发现,
虽然白天热得要命,
但早晚已有些许凉意,
那么,恭喜你!你迎来了处暑。
两只蜻蜓在水塘里点水。8月23日迎来处暑节气,标志着炎热暑天行将结束,逐渐进入到气象意义上的秋天。新华社发
2023年8月23日,处暑。
处暑即“出暑”,
是“三暑”(小暑、大暑、处暑)中的小弟“末暑”
也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
虽然名字带“暑”,
但它却披着夏天的外衣,
干着秋天的活儿。
处暑的到来意味着“三伏”已过,
酷热难熬接近尾声,
北方秋高气爽,
南方早晚清凉。
处暑时节,余晖洒在东莞同沙水库湖面,远处的大楼若隐若现。南都资料图
不过,南方的宝宝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俗话说“小暑小热,大暑大热,处暑还热”,
处暑唤来“秋老虎”,
让高温天气杀了个回马枪,
加上天气日渐干燥,
人们易患口干舌燥等“秋燥”之症。
处暑将至,广州塔旁的珠江边,人们走在阳光的照耀下。南都资料图
但高温天气却给渔业带来了福音。
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期,
这时海域水温偏高,
鱼群在周围驻足,虾蟹贝类发育成熟。
沿海地区便迎来一年一度的开渔节,
旗帜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渔民备好三牲果礼,把酒祭海,
宣读祭文,献上祭品,
一字一顿,声若洪钟,
以祈盼风调雨顺、满载而归。
一声开渔令下,渔船向着大海出发,
同庆渔业丰收,共品渔家美味。
阳江开渔节上旌旗招展,渔民们投入新一轮的耕海征程。南都资料图
开渔令一出,广东阳江海陵岛闸坡渔港内的渔船拔锚起航,千帆竞发。南都资料图
开渔是一场“狂欢”,
海边的渔女也忙碌了起来,
让我们走进广东珠海的香炉湾畔,
打卡渔女雕像。
游客在珠海渔女像前起舞。南都资料图
这是中国第一座大型海边雕像,
也是珠海市的象征,
出自著名雕塑家潘鹤之手。
雕塑中,渔女领戴珍珠,身掮渔网,
轻挽裤脚,高擎珍珠,
神情喜悦而又含羞,
身姿柔美而又婀娜,
静静矗立在海水之上,
眺望远方,
向游客展示珠海这座城市的浪漫风情。
统筹:胡群芳 关健明 金国华
文案:刘兰兰 实习生 杨楠
插画:原毅
编辑:刘兰兰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当广东地标遇上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