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苏拉”或引发广东沿海风暴潮,如何防御这个“狠角色”

南方都市报APP • 看南都
原创2023-09-02 09:44
图片

今年第9号台风“苏拉”,已于9月2日凌晨3时30分前后,在广东省珠海市南部沿海登陆。台风登陆不等于危险解除,气象部门预计,2日上午到中午,广东沿岸将会出现天文大潮,最高潮位超过2米,另外台风“苏拉”也会带来风暴增水(也叫“风暴潮”)叠加影响,珠江口附近的城市要警惕海水倒灌。此前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发布了海浪红色警报和风暴潮橙色警报。

那么,什么是风暴潮?风暴潮会带来哪些灾害?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南都新知为你科普。

什么是风暴潮?

风暴潮在灾害界的名声可不小,作为海洋灾害之首,它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是令沿海居民闻风丧胆的“狠角儿”。

风暴潮是由强烈大气扰动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升高一般为1~3米,最大达7米左右,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

那么,到底谁是造成强烈大气扰动的“罪魁祸首”?

这里就要“点名批评”台风、温带气旋、寒潮大风、气压骤变等,它们都是扰动大气的“黑手”,都可以引起风暴潮。其中,由热带气旋引起的名叫台风风暴潮,由温带气旋引起的叫温带风暴潮。

图片

风暴潮会导致海平面水位迅速升高,发生海水倒灌现象。

风暴潮灾害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风暴潮能否成灾取决于受灾地区的地理位置、海岸形状、岸上及海底地形,尤其是滨海地区的社会及经济(承灾体)情况。如持续的向岸大风是诱发风暴潮的主要气象因素,喇叭口状港湾和平缓的海滩使海浪直抵湾顶,不易向四周扩散,成为“助力”风暴潮的有利地形因素。

而风暴潮受灾程度的大小则主要取决于风暴潮与天文潮的叠加程度。如果风暴潮的最大风暴潮位恰好与天文高潮相叠(天文大潮期间的高潮),则常形成重灾。

此次台风“苏拉”来袭,气象部门预计,9月2日上午到中午,广东沿岸将会出现天文大潮,最高潮位超过2米,另外台风“苏拉”也会带来风暴增水叠加影响,珠江口附近的城市要警惕海水倒灌。

5184x3456_af33223993fc3b41f19e19e0d29892

2017年8月23日下午,台风“天鸽”引发风暴潮,广州海珠区新洲路被江水倒灌,市民划船出行。南都记者 谭庆驹 摄

风暴潮与海啸是一回事吗?

风暴潮与海啸并不是一回事。

他们虽然都是海洋灾害,都表现为海水的变化,但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

除了成因不同,他们的表现也有差异。风暴潮仅是海水表层变化,地质灾害引发的海啸则可以是海底到表层海水全部的“抖动”。

在传播速度方面,海啸每小时可达700∼9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而风暴潮要慢得多。此外,海啸的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而风暴潮的波长通常不到一千米。

在造成的影响方面,一次海啸造成的危害范围比风暴潮大,程度比风暴潮严重。

图片

海啸与风暴潮表现形式差异。

我国每年风暴潮灾害有多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风暴潮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中国海洋灾害公报》统计的数据,过去十年,我国每年平均发生台风风暴潮灾害6.6次,温带风暴潮1.9次,平均直接经济损失超68亿元。

近十年中,发生风暴潮灾害最多的年份是2013年,合计有14次,直接经济损失达154亿元。

那一年的9月22日,强台风“天兔”在广东汕尾市沿海地区登陆。又恰逢农历八月十八,是年度天文大潮最为强烈的时候。二者叠加,造成潮位异常偏高。在巨大向岸浪的冲击效用下,防潮堤和防潮闸等沿岸建筑物均遭到严重破坏,船只受损、城市滨海基础设施毁坏,使损失加重。

此外,由于出现了强风、暴雨、巨浪、高潮四碰头的局面,暴雨使沿海河流水位增高,与风暴增水相遇,河流泛滥进入养殖区、农田和企业,也加重了风暴潮的灾情。

图片

《中国海洋灾害公报》统计的近十年风暴潮灾害发生情况。

风暴潮有哪些预防措施?

风暴潮预警级别分为Ⅰ、Ⅱ、Ⅲ、Ⅳ四级警报,分别表示特别严重、严重、较重、一般,颜色依次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

当风暴潮来临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一是要注意及时关注预警、预报信息,听从应急部门的安排;当需要转移时,应尽快转移;离开家之前,要关闭所有设施的开关,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将家用电器放置在较高的位置。

二是沿海居民尽量不要外出行走,到远离海岸的坚固宾馆及台风庇护站躲避。如若外出,应敞步走稳,顺风绝对不能跑,否则有被刮走的危险;在建筑物密集的街道行走时,要特别注意落下物或飞来物,以免砸伤;走到拐弯处,不要贸然前行,停下来观察是否安全,以免被刮起的飞来物击伤;经过狭窄的桥或高处时,伏下身爬行,否则极易被刮倒或落水。

三是船舶在航行中遭遇风暴潮袭击,应主动采取应急措施,及时与岸上有关部门联系,弄清船只与风暴潮的相对位置,尽快驶入避风港,封住船舱,帆船尽早下帆。

图片

2017年8月23日,广东惠州市大亚湾霞涌海韵广场,受台风“天鸽”影响,海水倒灌冲毁堤岸护栏。南都资料图 

【知多D】

世界上最大的防风暴潮大坝

世界上最为壮观,也是最大的防风暴潮大坝在荷兰。荷兰位于西欧,濒临北海,全境地势低洼,有1/4的面积位于海拔1米以下。如果没有防潮堤坝,当大海潮来临时,“半壁江山”将落入水下。

马仕朗防风暴潮坝就是荷兰人民与海水斗争的一次壮举。它坐落于鹿特丹新航道的西端,由两座210米宽、22米高的可移动扇形浮动式闸门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可移动防风暴潮坝,可以抵御5米高的风暴潮。这座大坝平时由电脑全自动控制,必要时也可由人工手动干预,在正常情况下保持开启,确保航运畅通。在风暴潮来临时,两扇闸门可在两小时内充水、合拢并沉入水底,将航道关闭。

图片

马仕朗防风暴潮坝。


整合:刘兰兰 实习生 杨楠

美编:高爽

资料来源:中国气象局、中国天气、中国新闻网、《地球》杂志等

编辑:刘兰兰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南都新知
迎战台风“苏拉”

4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刘兰兰9.07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