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蔡丽怡 20世纪初,广东三水地区的农村女性漂洋过海,在新加坡的建筑工地上务工,她们以红头巾作为工装,因此被当地人称为“红头巾”,她们自立自强、顽强拼搏的传奇故事,曾经被谱写成粤剧《三水女儿·红头巾》在全国各地演出,如今,这个故事又延伸出了电视剧版,“红头巾”精神得以继续传扬。
由《小娘惹》原班人马打造,肖燕、戴向宇、岳丽娜、徐梵溪领衔主演的华人海外奋斗大戏《南洋女儿情》,9月3日起每晚7点半在广东卫视《活力剧场》播出。该剧以真实历史为基础,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以“红头巾”为代表的华人女性在南洋地区自立自强,终于拼出一番天地的传奇故事。
肖燕、戴向宇再续前缘
欢喜冤家“不打不相识”
继“南洋三部曲”的第一部《小娘惹》后,肖燕、戴向宇再度合作,演绎更为曲折的星洲爱情故事。剧中,欧阳天晴(肖燕 饰)是一位是非分明、机智勇敢的三水女儿,她从小受家人的影响,对建筑房屋很有兴趣,并希望能够建造一所大房子,住下自己所爱的人。
她和姐妹们从广东三水漂洋过海,来到新加坡,成为“红头巾”,在建筑工地做女工,只为让家人吃饱穿暖。当她们满怀憧憬地到达星洲码头,却遭到了“小混混”阿海(戴向宇 饰)的刁难。看似桀骜不驯的阿海实际上是个热心肠,一心追求天晴。两人是一对“不打不相识”的欢喜冤家。
《南洋女儿情》开播前,戴向宇接受了广东媒体的采访,他表示,阿海这个角色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让观众笑,他对角色的定位是前期观众一看到他就会笑,“前期是我求而不得,后期是我不愿相见,发展出一种虐恋的感觉。后期他替天晴着想、保护天晴,愿意当一个护花使者,做出自己的牺牲。”
第二度与肖燕搭档,两人之间更有默契了,在他们看来,只需要怀着与角色“一样的真诚,一样的愿意去为另一半付出,一样的不愿意去谄媚或迎合这个时代,我们只想做我们自己”,才能演绎好“红头巾”天晴与阿海之间的爱情与奋斗故事。
对戴向宇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是拍摄时“苦中作乐”的趣事:“因为前期全程是在上海的冬天进行拍摄,所以我们会有哈气,但因为要体现南洋,所以我们都得穿短袖。但大家苦中作乐,我们每一场戏都尝试喝冰水,让自己不要哈气。后来到了海口拍摄,又经历了酷暑……现在回想起来,我脑子里想到的快乐的事情都是当时比较辛苦的事情。但看到作品的呈现,还是让我们非常感动的。”
原汁原味呈现南洋风貌
“红头巾”精神显时代光芒
《南洋女儿情》集中展现了包括“红头巾”在内的星洲众生相,剧中还有美丽优雅、直率果敢的“星洲女神”南兰,深藏不露的豪门教师白薇,头脑聪明、敢爱敢恨的何小蝉……这群华人女性没有困于当时的性别和身份,勇于挣脱命运的枷锁,顽强生存,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据悉,为了还原南洋风土人情,《南洋女儿情》主创团队耗时两年在马来西亚搭建了“牛车水”(新加坡唐人街)“豆腐街”等规模庞大、注重细节的历史建筑,并在新加坡、上海、海口等地选景、搭棚进行拍摄。剧中《一折二折》《新月光光》等粤语歌曲唱段,更增添了浓浓的广东风味。
戴向宇本人曾在新加坡生活多年,对当地的习俗文化比较熟悉,这一点为他此次的表演增彩不少,他笑说:“我在新加坡生活快 10年了,我的身体里面会有那种记忆,就像我太太经常说我感觉比较像华侨一样,那样的感觉,它融入了我的气质。”
《南洋女儿情》的导演郭世民表示,时至今日,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依然流传着“红头巾”的美好事迹,她们自力更生、任劳任怨、不屈不挠的精神,谱写了华人女性在海外励志奋斗的史诗,也成为新时代国家交往、共谋人民福祉的美好注脚,这也是本剧想向观众宣扬的主旨。
编辑: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