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开学季,走出广州地铁大学城南站,拖着行李箱返校或报到的学子熙熙攘攘,来往的家长车辆络绎不绝。
“我们辖区很特殊,每年更换四五万名居民,都是大学生,入学的、毕业的,20年来,累计80多万人了。”正在街头执勤的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区分局小谷围派出所民警笑着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小谷围岛内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0所高校,现有师生18万余人,背后的安全保障工作并不轻松。
从提前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发动辖内各方力量等开展群防群治,到组织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小谷围派出所民警始终坚持践行“枫桥经验”,以“我守护,你前行”为工作品牌,日夜守护着这座18.5平方公里小岛的平安。
排查隐患不留死角
开学季来临前,小谷围派出所社区民警陈林群几乎走遍了广东工业大学。
“电瓶车不得进入室内充电”“校园照明灯坏了要及时维修”“磨损严重的减速带要重新铺装”,陈林群一一叮嘱校方相关工作人员。
民警正在进行隐患排查工作。
他告诉南都记者,学校人员密集,如果有学生将电动自行车电池带入宿舍充电,有可能引发火灾事故,潜在危害极大。且许多高校的共享单车使用量庞大,曾有学生在骑行中与人冲撞,不慎摔伤。“安装减速带,优化减速带质量,对保障校内交通安全来说很有必要。安全无小事,需要防患于未然,才能有效规避安全风险。”
开学初,有些校外培训机构会伺机进入校园,通过让学生扫描二维码关注的方式进行推销,带来学生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8月30日,就有两名培训机构的人员欲“故伎重施”进入某高校生活区,门口保安因此前已经陈林群培训过,十分机警地察觉后将其妥善劝离。
作为驻点高校的社区民警,陈林群平时就经常对物业进行安全培训,“比如要加大对校园的巡查力度,随着开学季的来临,门岗要增派人手,保障校园安全,防止以培训为名进入校园实施诈骗或盗窃,守护好师生的‘钱袋子’。”
今年开学季遇上台风“苏拉”,小谷围派出所驻广州大学社区民警陈锐城向南都记者讲述:“为了确保广大师生的返校安全,小谷围派出所联合街道等相关部门,对校园内部和周边进行了治安整治大清查。同时与学校一起检查校内每一幢楼房及宿舍并提前制定预案,来应对台风登陆和返校高峰期的出现。”
在广州大学警务处办公的,还有学校保卫处的老师,他们介绍:“如发生学生求助或矛盾纠纷的情况,我们学校内部会先通过内部力量,如发动校内安保力量、老师、学生志愿者等方式在警方的指导下开展前期工作;必要时警方会协调街道职能部门介入。”这也是小谷围派出所“警-校-学院”三级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模式,警方通过警地校“3+2+N”融合框架强化校内化解工作,做到“小事不出学院,大事不出校,矛盾不上交”,得益于这种警校高校协作的工作模式,广州大学近4万名师生安全有序地享受着大学生活。据了解,2021年以来,小谷围派出所共收集化解校内问题57宗,协助解决师生困难97宗。
8月31日,广州大学城已经有部分高校迎来一批新生入学。“今天广药新生的入学秩序是这么多年来见过最好的,目前还没有接到本校新生寻求报警情况。”小谷围派出所驻广东药科大学社区民警区凯涛向南都记者反映道。
“教学区与生活区由天桥贯通连接,学生下天桥后直接抵达生活区。家长将车辆井然有序地停放在教学区里面,再陪孩子帮运行李,整体秩序观感非常好。”区凯涛高兴地说道。
防范诈骗不遗余力
大学城的校园安全与每一位师生息息相关。
开学季到来后,广州大学21级行政管理专业的李学鑫早早回到了学校。去年9月,他加入了学校志愿者先锋队,随着新生陆续报到,当前正是忙碌的时候。值班时遇到同学前来求助,如果是简单的事件,他便协同保卫处进行处理。“一旦发现情况严重,我们会及时与民警联系。”
小谷围派出所开展开学反诈宣传。
李学鑫从小在韶关长大,他仍记得第一次来广州大学报到的心情,“感到很新奇,也有一点点担忧。”但师兄师姐的热情服务和民警的暖心护航,很快便让这点担忧烟消云散,“师兄师姐帮我们搬行李,一路上还可以看到民警在维持秩序,心里感到很踏实和温暖。”
李学鑫说,虽然只是信息传递者,但可以解决同学困难,感到很光荣。“尽己所能为校园安全做贡献,这也是我们作为大学生对民警的一种致敬,我们很开心可以成为警地校‘共建、共治、共享、共创’平安大学城的一份子。”
如今,校园诈骗手段层出迭变,由于社会阅历尚浅,大学生群体不乏有人“中招”。李学鑫告诉南都记者,早前有同学遭遇网络购物诈骗被转走6000元,也听闻其他学校学生陷入游戏充值、购物诈骗的骗局。
如何将反诈宣传触达到每个学生?陈林群说:“社区民警就是警方与师生的‘连心桥’,我们跟学校加强沟通,组建了‘学生工作安全群’,每当发生典型或突出的警情,我都会第一时间通报给学校,让各个学院通报到各个年级班干部,再到学生群里面。”并且派出所联合学校共建专职宣防队联合老师、班干,每周都会开展反诈宣传进入课堂活动。
李学鑫回忆,民警曾在课堂上分析过一宗典型诈骗案件:一个打着英语提升班幌子的诈骗团伙,拉新生入群后,诱导他们购买课程。在诈骗分子话术的洗脑下,防诈意识薄弱的学生落入了圈套之中。
“社区民警就是我们的‘平安卫士’。”李学鑫说,在校园骑车的时候,经常看见民警巡逻的身影。“比如给学生分发防诈宣传手册,耐心讲解,引导学生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等等。”
近两年来,小谷围派出所已经开展反诈宣讲2364余场次,见面劝阻7100人次,很好地守护了师生的“钱袋子”。9月中下旬,小谷围派出所还计划与广东药科大学举办《“反诈与你同在”迎新音乐晚会暨原创反诈歌曲发布会》,通过相声、特警战术表演、为反诈志愿者团队授旗等方式,提升师生的防诈意识。
守护平安不分昼夜
夏夜的小谷围岛,喧嚣落幕,归于平静。
闪烁的警灯之下,民警仍在扮演着城市“守夜人”的角色,他们的零距离服务,点滴打造着大学城平安“生活圈”。
8月25日晚,广州番禺警方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夏夜治安巡查宣防第四次集中统一行动,聚焦夏季违法犯罪特点与社会面治安形势,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全力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安全稳定。
小谷围派出所南亭社区民警林志敏参与了此次行动。
“安全通道被堵塞,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严重阻碍人员疏散逃生和影响灭火救援工作。”在对出租屋楼道进行安全检查时,他发现一处消防通道堆着一叠床垫,于是耐心向住户科普消防安全知识,并要求他们及时清理。
民警正开展夜间清查行动。
“如果消防通道没有明确的标识,我们也会让住户或者物业及时设置。”林志敏告诉南都记者,住户一般都比较配合,也会认真做好后续的整改工作。
在夏夜治安巡查宣防期间,民警们采用“地毯式”搜查,在辖区出租屋、棋牌室、KTV、宾馆等重点公共娱乐消费场所进行夜巡。例如,对住宿场所是否落实好旅客实名入住登记等进行排查,最大限度消除治安风险隐患。同时为开学季营造良好的高校周边社会治安环境。
营商环境是护航高质量发展的“晴雨表”,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也是检验公安工作好坏的“试金石”。平安稳定的小谷围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企业扎根于此。
何荟茹毕业于中山大学,而后又留在大学城工作。所在公司探迹科技坐落于大学城北地铁站之上,“大学城的创业干事环境很好,我们公司成立于2016年,主要帮助B2B企业获取精准客户资源,客户包括阿里巴巴、微软、亚马逊等,创始团队大部分毕业于中山大学。”
她说,公司拥有近百位实习生,基本来自附近高校,分布在数据运营、后台开发、销售等岗位。
何荟茹记得,自2008年在大学城读书以来,小谷围岛的治安经过警方大力整治,不断在优化提高,“例如我们现在下班后在大学城夜跑,就没有担心过人身安全问题,经常可以看到民警在巡逻。”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韦娟明 实习生 林悦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广东政法工作现代化调研
新警察故事
穗岁平安·广州警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