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河套合作区分线制管理,便利科研人员货物跨境流动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3-09-05 18:35

南都讯 记者蒋小天 发自北京 9月5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有关情况(以下简称河套规划),此前8月29日,上述规划由国务院正式印发,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在筹谋六年后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图片

俯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目前,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多个重点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按照最新规划要求,深圳园区包括福田保税区和皇岗口岸片区共计3.02平方公里,基于深圳园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现有的管理设施和基础条件,要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深圳园区实行分区特殊监管。

比如,在福田保税区等海关监管区域建立产业、机构和个人“白名单”制度,对实施特定封闭管理的海关监管区域人员进出、货物流动实行分线管理,其中,海关监管区域与香港之间设为“一线”,实行口岸管理;海关监管区域与关境内其他地区之间设为“二线”,实行通道管理。

福田保税区利用现有的海关特殊监管体系和设施,通过清单管理等方式逐步腾退非保税企业和生产加工型业态,有序导入香港及国际高端科创资源,2025年前基本形成国际化现代化的高端科研区。皇岗口岸片区结合口岸重建及取消货运货检功能,释放货检区土地空间,视合作区发展需要确定监管安排,在实现封闭管理前,暂不实施分线管理相关税收政策。

图片

海关总署副署长孙玉宁。

海关总署副署长孙玉宁在发布会上表示,按照《河套规划》,在合作区实行分线管理制度,目的是为了便利科研人员、相关货物物品的跨境流动。明确深圳园区特殊的监管模式,也对海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介绍,前期,海关总署指导深圳海关创新理念、创新模式,积极支持合作区建设,加强与相关监管部门信息共享与互认,对相关科创人员、车辆跨境通行给予便利,便捷科研人员、科研设备进出合作区。优化海关监管模式,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进口设备、料件快速投入生产和研发;对成套设备实行“一企一策”,实施便利化检验措施。

下一步,海关总署将按照《河套规划》要求,完善已有便利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确保管得住、放得开、通得快。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