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重点行业稳增长新闻发布会,介绍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电子信息制造业等4个重点行业的稳增长情况,及其今后两年的推进方向。
当天,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正式公布。《行动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是,2023—2024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5%左右,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4万亿元。2024年,我国手机市场5G手机出货量占比超过85%,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市场份额超过25%,太阳能电池产量超过450吉瓦,高端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新增长点不断涌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集群建设不断推进,形成上下游贯通发展、协同互促的良好局面。
方案提出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图据工信微报)
南都记者注意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培育壮大六大新增长点,包括虚拟现实、视听产业、先进计算、北斗应用、新型显示、智能光伏。其中要求推动虚拟现实产业走深走实,深化与工业生产、文化旅游、融合媒体等行业领域有机融合。
在先进计算方面,《行动方案》则指出,要开展先进计算在工业、城市管理等领域应用案例征集和应用对接,举办先进计算技术创新大赛等活动,加快先进技术和产品落地应用。鼓励加大数据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需求。
据南都记者了解,此前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十大重点行业的稳增长工作方案,选取规模大、带动性强、关联性高的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电力装备、轻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等主要制造业行业,增加值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七成左右。
“稳住这些重点行业,基本上就稳住了工业经济。”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在发布会上提到,总的看,我国工业经济处于疫后固本培元期,生产恢复过程中有一些曲折,但依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领先,工业经济持续回升的态势没有改变。
出台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之后,接下来工信部在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方面有哪些考虑?当天发布会上,陶青答媒体提问时表示,将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包括加强政策协同落实、加快恢复扩大需求、加紧增强发展动能。
其中明确提出,联合金融机构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谋划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系统推进5G、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一批增长新引擎。前瞻布局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打造竞争新优势。
采写:南都记者 李玲 发自北京
编辑: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