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分娩十级痛 参观5G救护车 市民大赞健康集市有用好玩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3-09-06 17:48

图片

南都讯 分娩到底有多痛,男士通过一台仪器就能体验到;中老年人常见的“三高“、前列腺问题要注意,医生当面给出建议;牙疼到底咋回事,医生免费做检查;还有投壶、掷骰子等游戏可玩,有高科技急救车可体验,参与就能攒积分领奖品……9月6日上午,在大沙头码头健康科普广场,一场好玩又“有料”的健康知识科普推广活动热闹开场,用义诊、游戏、展览等形式把健康科普知识送到了市民身边。

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指导下,广东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南方都市报组织开展“乡村一对一,健康你我他”2023年广东健康科普进乡村活动项目启动仪式,并同步举办了以“健康集市“为载体的健康科普推广活动。 

本场“健康集市”上,多家医院派出心内科、老年科、泌尿科、运动医学等多学科义诊团队在健康科普广场 “摆摊”,为市民提供健康咨询的服务;同步亮相的120全新负压5G急救车让市民近距离了解新技术怎样为院外急救做“升级”,健康集市上还设置了众多好玩的健康科普互动游戏,市民集齐印章即可兑换健康宣传礼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健康生活方式和理念。

义诊区:“孕夫”体验分娩疼痛 

“啊……我还能再坚持一下”,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孕‘夫’体验”摊位,简先生正坐在椅子上,肚脐两侧各贴着一个电极片,通过脉冲电刺激带来疼痛,模拟感受女性分娩时的疼痛感。

此刻,模拟分娩机器上的等级显示为四级,简先生正在用手抹去额头上细密的汗滴。当护士将疼痛等级逐步上调至七级后,简先生立即拍下停止按钮,向后躺倒,摇了摇头说:“真痛,生孩子真不容易。”

一位体验者吕先生坚持到了五级,“痛感非常强烈,体验完才真切感受到做妈妈非常伟大、非常不容易,向天下所有的母亲致敬。”

图片

吕先生体验分娩疼痛五级,认为“痛感非常强烈”。

据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房护士长左莉介绍,机器能模拟出女性分娩时从一级到十级程度的疼痛,还能模拟出产妇宫缩的周期,平均两分钟给予体验者一次峰值疼痛,随后逐渐衰减,然后再逐渐增强痛感刺激。“十级代表着,分娩时宫口开到十厘米时的痛感,此时,妈妈才能用力地把宝宝生出来。”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分娩体验馆开设于2019年,是全国范围内首家由公立医院创立的分娩体验馆。“结合‘无痛分娩中国行’的活动,通过让男性来体验分娩的疼痛感,我们希望能够以此增进夫妻之间的感情,增强父亲对家庭的责任感。”左莉说。

“三高”、前列腺增生成市民咨询热点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广医一院”)派出了心内科以及泌尿科等多学科专家来到活动现场义诊。

广医一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陈爱兰提醒,高血压和高血脂的疾病覆盖人群较广,它并不是中老人的专属,现在很多20多岁的年轻人也有这一高危因素。“尤其要注意的是,部分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很多人并不重视。但疾病有个发展的过程,出现高危因素后就要及时进行干预,防止出现血管堵塞、主脉破裂、中风等严重疾病。”

陈爱兰建议,家中有50岁以上中老年人就需要在家里备上电子血压计,以方便及时对血压进行监测。另外,也建议公众能在体检时增加关于血脂的检测,防患于未然。

广医一院泌尿外科医生、博士麦赞林和泌尿外科主治医生陈祖德来到义诊现场后,不少市民也在泌尿外科义诊台前咨询。

麦赞林介绍,现场咨询的市民主要是围绕前列腺增生、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的问题,也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情况。“有些市民比较苦恼一个晚上排尿五六次,严重影响睡眠。这种情况通常是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充血、膀胱残余尿增多和有效容量减少所致。长期会引起膀胱结石、反复尿路感染、急性尿潴留,甚至是双肾积水而影响肾脏功能。”

图片

不少市民在泌尿外科义诊台前咨询。

医生解释,前列腺增生是随着男性年龄增长而出现,在老年男性群体比较常见,只是不同个体的严重程度不同。50岁以上男性,如果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睡觉后每晚小便大于1次)的情况,建议抽血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在排除前列腺肿瘤后,进一步评估前列腺大小、膀胱残余尿和尿流动力学,然后再根据个体情况选择药物或者手术等方式。

与之同时,广医一院老年科医师黄娟妮也在义诊台前为在场的老年人群体提供义诊服务。黄娟妮介绍,“因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往往会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泌尿、肿瘤等多种疾病。”。老年科主要是针对老年人综合性疾病进行评估和综合治疗,还推出了心脏代谢性亚专科,针对糖尿病、高血脂、肥胖、高尿酸血症等代谢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综合管理,内容涉及患者筛查、生活、运动建议、药物个体化、康复等方面。

“中药房配置的酸梅汤” 也有不适用人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以下称广中医三附院)的义诊现场,不少老人来询问高血压护理知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主任梁组建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天应测量两到三次,在早上吃完早餐后测量一次,中午两三点测量一次,晚上再测一次,如感到头晕则应加测一次,“在测量血压之前尽量保持不运动,在测量时手臂应跟心脏保持平行,不要反复按血压计。”

图片

广中医三附院的义诊现场。

梁组建也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加强体育锻炼,对于饮食要荤素搭配,根据个人体质注意个人饮食。

对于近期比较火热的“在中药房配置的酸梅汤”配方,广中医三附院主治医生李奕诗表示,它对部分人群的身体调理有一定功效,有利于减少易出汗体质出汗、缓解精神紧张,但是此配方不适合湿气重、易便秘等人群,“在饮食方面不要盲目跟风,需要注意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咨询专业的医生进行调理。”

牙齿问题 别等到疼得不行了才去医院

“医生,我有一颗牙咬东西时总隐隐地痛……”一名阿姨来到第一健康口腔中心的口腔健康义诊区,邱鸿彬医生检查过后告诉她,她的牙齿主要问题是磨损严重,现在只是隐隐地痛,如果不积极处理,之后会越来越重。

图片

第一健康的医生为市民提供口腔义诊。

更多的咨询是口腔卫生问题,“10个人中有8个的口腔问题都是卫生问题,尤其是老人,牙周炎高发。”邱鸿彬介绍,口腔问题义诊区一上午就有30多人来做口腔检查,很多老人都面临着牙齿松动、要戴假牙的问题。他会教前来咨询的市民如何使用牙线,叮嘱他们:“一定要早晚刷牙,餐后漱口,平时少吃甜食、酸性食物、碳酸饮料。”

在对待牙齿问题时,很多人会怕疼、对口腔治疗有恐惧感,有些人宁愿挨着痛也不愿意去检查、治疗,“真的不能拖,不要等到疼得不行了再去医院。”邱鸿彬叮嘱。

体验区:5G急救车可实现上车即入院”

高科技十足的“120全新负压5G急救车”在健康集市亮相,引起市民的广泛兴趣与驻足观看。该救护车看似和普通救护车没什么区别,但“内涵”丰富。“该车平常情况下是一台抢救监护型救护车,如果遇到要转运传染性病人,把负压系统打开则变成防护监护型救护车。”广州120急救指挥中心副主任张勇告诉南都记者,“120全新负压5G急救车”由广州120急救指挥中心自主设计开发,是一款已安装5G系统的全新三区两通道负压救护车。

图片

“120全新负压5G急救车”在健康集市亮相。

据介绍,该救护车安装了6个高清摄像头,包括车前、车后、驾驶舱、医生舱、医疗舱等,可以实时采集患者的信息、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通过随车装配的5G通信设备、视讯交互终端等相关设备,第一时间将检测情况同步到院内急诊科等部门。

图片

“120全新负压5G急救车”在健康集市亮相。

同时,车上还搭载了5G转诊会诊系统,可通过区域内图像、声音、文字的高速实时传输,实现医院、车辆、专家等多方高质量会诊,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诊治,真正实现了“上车即入院”。

张勇介绍,目前“120全新负压5G急救车”大概有60台,分配在广州市急救网络体系中。

游戏互动区 市民排队体验

此次活动在每个闯关区设置了健康知识小问答,答对工作人员的提问或在医生处义诊后,市民可以在所领取的纸张上盖章,集齐九个章即可换取一份奖品。在游戏活动区,现场气氛相当热烈,掷骰子、投壶、抽奖等场地都排起了长队。

图片

游戏互动区,市民排队体验。

一位成功领取礼品的市民表示,参加此次集市提升了自己的健康保健意识,了解到了更多的健康知识,“感觉非常开心,希望可以多举办此类活动。”

“我希望可以将健康的意识传播给更多的群众,增强体魄,从我做起。”街舞少年何晋安已经学习三年街舞了,也是本次活动的健康推荐官,还在活动现场做了精彩表演。

图片

街舞少年何晋安在活动现场做了精彩表演。

图片

游戏互动区,市民排队体验。

图片

游戏互动区,市民排队体验。

跳街舞需要很好的体力,平时怎样锻炼身体?何晋安介绍,日常训练中,他会在教练的指导下借助弹力带、瑜伽球、足球等辅助工具锻炼身体力和平衡力;在暑假期间,何晋安坚持每天游泳两小时,来锻炼肺活量、增强肌肉力量;生活中,他也坚持早上六点半准时起床,晚上十点准时睡觉。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王卫国 李阳 

统筹:尹来  王道斌 关健明  陈成效  叶可可 游曼妮  

执行/采写:杨丽云  伍月明  李文 孙小鹏 程安 杨晓彤  叶斯茗   

主持人:曾俊豪

视频/摄影:马强 冯宙锋  蔡文茵  罗雪纯 

技术:麦毓轩  曾俊豪  

设计:张许君 欧阳静 沈淑婷  

摄影策展: 高永佳  

实习生:赵琳琳   许华中


 

 

编辑:程安,游曼妮,伍月明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乡村一对一,健康你我他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