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第十届乌镇戏剧节新闻发布会在乌镇举行。乌镇戏剧节发起人陈向宏、黄磊、赖声川、孟京辉、总策划丁乃竺、总执行陈瑜、青赛评委周黎明一同揭晓了今年的特邀剧目名单及精彩看点,并宣布第十届乌镇戏剧节将于10月19日至10月29日在乌镇举行,本届主题为“起”,寓意跃起、奋起、迎风起飞,迈向新的旅程。
第十届乌镇戏剧节主席团发布会合影。
第十届乌镇戏剧节再次汇聚特邀剧目、青年竞演、古镇嘉年华、小镇对话、戏剧集市五个单元,邀全球艺术家与观众共赴戏剧盛筵。乌镇戏剧节组委会表示,历时近一年艰难曲折的邀约联络,终于呈交出这张万众瞩目的十周年戏单,全球戏剧将再次在乌镇戏剧节联结共振,重现丰富多元的世界戏剧格局。
来自全球11个国家及地区的28部作品、共计87场演出将在乌镇12个剧场和观众见面。有来自德国、奥地利、波兰、印度、意大利、比利时、法国、巴西、日本、英国等海外国家的14部前沿作品,还有来自中国的14部佳作,其中不乏先锋新作、舞蹈剧场、独家定制的优秀作品。
【第十届乌镇戏剧节·精彩节目先睹为快】
一、大师佳作
《H-100秒到午夜》"H" 100 Seconds to Midnight
德国 汉堡塔利亚剧院
导演/舞台/灯光设计:罗伯特·威尔逊
《H-100秒到午夜》剧照 ©Lucie Jansch
被誉为“世界实验戏剧领军人物”的美国戏剧大师罗伯特·威尔逊将携德国汉堡塔利亚剧院带来2022年新作《H-100秒到午夜》,作为本届开幕大戏重磅登场!今年82岁的罗伯特·威尔逊是享誉世界的戏剧导演、视觉艺术家,他是当代戏剧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因对当代舞台艺术的深远影响而获奖无数,包括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等。他与海纳·穆勒、苏珊·桑塔格、威廉·巴勒斯、Lady Gaga等知名艺术家都有过密切合作。他的作品不拘一格,将舞蹈、灯光、雕塑、音乐和文字等多种艺术手段完美融合,由他导演的《睡魔》《关于无的演讲》等作品都曾在中国上演并掀起观剧热潮。
《H-100秒到午夜》是威尔逊与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舞蹈家露辛达·蔡尔兹继1976年《沙滩上的爱因斯坦》之后再度三强联合的最新作品,如今他们回归先锋实践的起点,以天才物理学家霍金的科学研究和黎巴嫩艺术家伊黛尔·阿德楠的诗歌为灵感,即将上演一首极具想象力和视觉冲击力的宇宙狂想诗——当“世界末日时钟”已指向午夜前100秒,当身患残疾的霍金以思想在太空中不知疲倦地游历,提出一个个命运攸关的问题与警告,我们将如何探讨时间与空间、宇宙与星空,以及人类的渺小与伟大?这是威尔逊与塔利亚剧院合作的第7部作品,宝琳·乐娜威尔、延斯·哈泽等著名演员将实力演绎这场视觉盛宴。
《童话传奇》Contes et légendes
法国 路易·雾霭剧团
戏剧创作:乔埃尔·波默拉
《童话传奇》剧照 ©Elisabeth Carecchio
《童话传奇》来自法国国宝级戏剧大师、欧洲当代剧坛最受瞩目的法国导演乔埃尔·波默拉和他的路易·雾霭剧团,这部带有预见性和纪实性的虚构剧场作品讲述了青少年的自我建构和人造生物的玄秘故事。只执导自己所写剧作的乔埃尔·波默拉在《童话传奇》中延续他对当代社会价值观和身份认同的观察,这次他描绘了一个充满未来色彩的、人类和机器人共处一室的世界。《童话传奇》不仅仅是一次有关人工智能究竟是危险还是先进的众多探讨之一,它还通过一系列敏感细腻又幽默的舞台瞬间,让我们感受和体验到那些不同的存在方式和真理的模糊性。
自1990年创建路易·雾霭剧团以来,乔埃尔·波默拉已编剧并导演了30多部戏剧和歌剧,数十次获得法国及欧洲各项艺术奖项,几乎囊括了法国所有戏剧大奖,如莫里哀戏剧奖、博马舍戏剧奖、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等,也是阿维尼翁戏剧节等国际艺术节的常客。他为欧洲带来了全新的戏剧美学变革,其舞台写作方式也带动了一批批法国青年戏剧人,波默拉的剧本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改编上演。
《等待戈多》Waiting for Godot
意大利 艾米利亚·罗马涅戏剧基金会
导演/舞美/灯光/服装设计:西奥多罗斯·特佐普洛斯
《等待戈多》剧照 ©Johanna Weber
希腊著名导演、国际戏剧奥林匹克发起人和奠基者西奥多罗斯·特佐普洛斯的作品再次登陆乌镇戏剧节。特佐普洛斯是国际公认的20世纪戏剧大师之一,也是阿提斯剧院创始人、中央戏剧学院名誉教授,他以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舞台实践、对希腊悲剧和经典文本的独创性改编而闻名,世界各地的戏剧学院、研究所都在教授他著名的导演方法和表演训练方法。35年来,他的剧团已在世界各地演出2100多场,他导演的《特洛伊女人》曾作为2019第七届乌镇戏剧节特邀剧目在水剧场上演。
这次,在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戏剧基金会委约下,特佐普洛斯将挑战荒诞派代表作家贝克特的经典之作《等待戈多》,通过对经典文本的不断拆解和重组,挖掘人类内心的深渊、攀登“存在”的高峰,引导我们回到文本本质的真相:当现在和过去的所有创伤被揭开,人类在“世界的废墟”上重新建立生活——一种有价值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模样?特佐普洛斯对答案的探索尽显大师手笔。
二、文学舞台
《雪》Śnieg
波兰 克拉科夫新澡堂剧院
导演:巴尔托斯·西德洛夫斯基
《雪》剧照 ©Dawid Scigalski
波兰克拉科夫新澡堂剧院《雪》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当代最著名小说家奥尔罕·帕慕克的同名小说,导演巴尔托斯·西德洛夫斯基从这部伟大小说中洞见了现代社会中种种宗教纷争和政治纠葛,讲述诗人卡回归家乡并对一系列少女自杀事件展开非正式调查,一场暴风雪切断了城市与外界的联系,一部充斥着潜意识焦虑、忧郁和末日感的戏剧就此诞生,故事发生在1992年的土耳其,但导演以此描绘出一幅有关我们当下世界的凄美图景。
巴尔托斯·西德洛夫斯基是克拉科夫新澡堂剧院的艺术总监、导演,也是波兰最重要的文化节庆之一“克拉科夫神曲戏剧节”的创始人,他常从文学与电影中汲取灵感,积极和非专业演员合作,作品旨在振兴和改造社会。克拉科夫新澡堂剧院是已成立18年、制作了100多部作品的波兰戏剧团体,作品《莱姆与菲利普·K·迪克》曾在2021第八届乌镇戏剧节放映。
《魔山》Der Zauberberg
奥地利 维也纳城堡剧院
导演:巴斯蒂安·克拉夫特
《魔山》剧照 ©Marcella Ruiz Cruz
奥地利维也纳城堡剧院《魔山》将担纲本届闭幕大戏,德国80后导演巴斯蒂安·克拉夫特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曼的同名史诗力作搬上舞台,把上千页的百科全书式巨著浓缩为舞台上的一座“高山”,由四位演员扮演十几个不同角色,并轮流扮演主角汉斯·卡斯托普,表演与投影的互动、黑暗与光明的对比将共同呈现一个封闭诡谲的世界,精准揭示一战前夕欧洲中产阶级象牙塔生活的精髓。
这是维也纳城堡剧院首次来华演出。奥地利维也纳城堡剧院是欧洲最大的、观众数量最多的剧院之一,也是法兰西喜剧院之后欧洲第二古老的剧院,融合了传统、创新和多样性,在德语剧场界起着重要作用。巴斯蒂安·克拉夫特曾在汉堡塔利亚剧院、柏林德意志剧院、维也纳城堡剧院、慕尼黑人民剧院等知名院团担任导演,曾为2018第六届乌镇戏剧节带来《黑暗中的舞者》,以投影拍摄等新舞台技术带给观众沉浸式的失明体验。
《臭虫》The Bedbug
中国 孟京辉戏剧工作室
导演:孟京辉
《臭虫》剧照
跨越23年、历经4个版本,由孟京辉导演、改编自马雅可夫斯基同名戏剧《臭虫》将在乌镇戏剧节的舞台上再度“复活”。在马雅可夫斯基极具时代讽刺性的文本之外,孟京辉通过音乐、肢体、残酷青春的无意识演绎,切入人类历史中社会愿景与个人处境间的永恒矛盾。这将是一台融合摇滚乐、马戏、默剧等元素的风格强烈的演出。
《布拉斯·库巴斯死后的回忆》Brás Cubas
巴西 仓库剧团
导演:保罗·马瑞尔斯
《布拉斯·库巴斯死后的回忆》剧照
《布拉斯·库巴斯死后的回忆》改编自巴西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马查多·德·阿西斯的同名著作,是巴西导演保罗·马瑞尔斯及其著名的仓库剧团于今年8月首演的最新作品。这是一次由逝者讲述的、非线性叙事的奇幻之旅,剧团设计了叙事线、事实线、解构线三条线索相互交织、彼此对话。作者马查多也化身为一个角色,还以社会反思者、历史学家和剧评人的身份出现,全方位放映了巴西民族特性。
《阿Q正传》The True Story of Ah Q
中国 新青年剧团
导演:李建军
李建军导演携新青年剧团带来了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新作《阿Q正传》。李建军导演从这里开始创新改编,再次失败、再次求活的阿Q萌生了对以前所求的怀疑——这一回,“活下去”的问题有可能让阿Q找到新的活法吗?
独立剧场导演李建军是中国当代剧场艺术的重要实践者,他的一系列剧场作品体现出对普通人生存情境的关切,他将视觉艺术的历史性经验和对剧场媒介的研究结合起来,使其作品具有鲜明的创新精神。近年来,他的系列作品因其批判性的文化立场和对剧场美学的探索而受到广泛关注,他也是乌镇戏剧节的常客。
三、经典新排
《暴风雨》The Tempest
意大利 都灵国家剧院
导演/翻译/改编:亚历桑德罗·塞拉
《暴风雨》剧照©Alessandro Serra
莎士比亚毕生集大成之作《暴风雨》被称为“诗的遗嘱”,以传奇剧形式描绘人间悲喜,剧作展示出的宽恕、仁爱及对人类未来的美好愿景使其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由都灵国家剧院制作、意大利天才导演亚历桑德罗·塞拉改编并导演的《暴风雨》是一曲“以戏剧致敬戏剧”的赞歌,粗野的喜剧演员、简洁的道具服装、真实而清晰的剧场行动……他们想回归剧场的质朴力量呈现一出关于权力的戏剧——既是戏中篡夺更迭的政治权力,也是艺术家在剧场中施展魔法的权力。
《培尔·金特》Peer Gynt
印度 氧气剧团
导演:迪潘·斯瓦尔曼
《培尔·金特》剧照
印度导演迪潘·斯瓦尔曼的《培尔·金特》是对“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经典代表作的当代改编。作品以垂死的培尔·金特恳求上帝让他重塑人生、修正人生的种种错误为开场,描绘培尔·金特的第二次冒险与漂泊。这部空间实验性的作品在物理上具有强烈的视觉叙事和仪式性结构,既有相当现代的结构,又保持了经典的荒诞和诗意,通过木偶、身体、服装及印度融合音乐呈现一个不受文本或舞台限制的空间。
迪潘·斯瓦尔曼是印度最炙手可热的戏剧导演之一,他为印度和欧洲的多家院团机构执导了70多部剧目,他带领的氧气剧团力图探索印度戏剧克服多语言障碍及当代视觉语言的可能性,创作紧密扎根于当代印度生活的前沿剧场作品。
《终局》Endspiel
奥地利 维也纳人民剧院
导演:凯·沃格斯
《终局》剧照 Nikolaus_Ostermann
当代德国先锋导演、奥地利维也纳人民剧院的艺术总监凯·沃格斯将带来贝克特的荒诞剧经典《终局》,讲述一个无限循环世界的悲剧故事,一对小丑般的主仆在一个充满对立和矛盾的空间中陷入永恒循环。沃格斯的导演作品屡获殊荣,多次入选柏林戏剧节等知名艺术节,他的团队持续研究数字化技术革命的多种可能性,他所在的剧院是当之无愧的“领先的德语戏剧实验室”。
四、当代先锋
《宇宙飞船中间的窗》The Window of Spaceship 'In-Between'
日本 chelfitsch剧团
编剧/导演:冈田利规
《宇宙飞船中间的窗口》剧照
日本新生代最重要的先锋导演、剧作家、小说家之一,冈田利规与他的chelfitsch剧团一起带来8月首演的新作《宇宙飞船中间的窗口》。冈田作品因关注日本当代剧场生态、颠覆过去的戏剧观念受到国内外瞩目。
《宇宙飞船中间的窗口》是冈田与非日语母语演员共同创作的科幻剧,探讨语言的正确性与边界。在太空中漂流的“In Between”号上有四名船员和一个机器人,他们正在执行一项重要任务……一个开启“戏剧与语言”未来的多重宇宙将在剧场发生,冈田对日本戏剧中普遍接受的日语主导地位提出了质疑,通过工作坊和座谈招募参与者并集体创作,由非日语母语演员用日语进行表演,其中也有中国演员。
《倒行逆走新世纪》Are we not drawn onward to new erA
比利时 OG剧团
导演:亚历山大·戴夫连特
《倒行逆走新世纪》剧照 ©mirjam devriendt
备受国际剧坛赞赏的比利时OG剧团将带着他们在2019年爱丁堡艺术节的获奖作品《倒行逆走新世纪》来到乌镇,这是一部形式独特、充满趣味与惊喜的“回文式”作品,正着看或反着看都能回味无穷,追溯人类走向堕落或寻求拯救的过程,揭示了历史与未来的各种可能性,以及共同的恐惧与希望,为我们当下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提供了视觉隐喻。导演亚历山大·戴夫连特是OG剧团的艺术总监和创始人。
《落花流水》Fall and Flow
中国香港 绿叶剧团
导演:黄俊达
《落花流水》©Christian de Hericourt
《落花流水》由中国香港艺术家、绿叶剧团艺术总监黄俊达执导,利用被风吹落的花瓣及随波飘流的水,比喻人稍纵即逝的生命。黄俊达导演融合了武侠文化与香港动作电影之精髓,将东方极简主义与西方戏剧训练方法完美结合。绿叶剧团由黄俊达于2010年在法国巴黎成立,剧团糅合贾克·乐寇的西方表演方法及东方传统艺术,创作多元化及高质素的作品,并积极巡演全球。
《罗曼蒂克偶尔到来》Play Love Plays
中国 日常诗研究所
导演:肖竞
去年曾带来《桃花扇》的肖竞导演重返乌镇戏剧节,将以新作《罗曼蒂克偶尔到来》邀请观众一起重现共同记忆里的浪漫瞬间,捕捉戏剧现场那出人意料又令人动容的诗意时刻。
《我和我私人的新华字典》Me and my private Xinhua Dictionary
中国 睡不好的工作室
编剧/导演:胡璇艺、何齐
何齐、胡璇艺联合编导,将带来系列纪录剧场作品《我和我私人的新华字典》。《新华字典》以不同的版本纪录了不同时代的中国,保存了不同时代的集体记忆。同时,《新华字典》是私人物品,只有“我”的经历才能用来解释我,所以每个人也是自己的字典。从这样一个兼具集体性和私人性的物品出发,她们想展示宏大叙事下微小的个人记忆。
《海鸥-再见》The Seagull—Adiós
中国 朴素志造剧团
导演:虓汉
青年导演虓汉新作《海鸥-再见》将在乌镇首演,作品从契诃夫名剧《海鸥》出发,呈现年轻作家特里波列夫的主观世界,从中剥离出当代年轻人同样的境遇。在并不描绘宏大历史事件也没有尖锐社会批判的故事里,他们从多个维度将生活抽丝剥茧,重构文本中个体生命的情感体验,尝试在舞台上用多媒介的方式,听一个青年发出的声音。
《如今我严肃地在雪原上缝补爱与梦境——这句不是真的》
El fondo un campo de nieve.
中国 好戏
编剧/导演:周仲玉
《如今我严肃地在雪原上缝补爱与梦境——这句不是真的》剧照©辛若语
由周仲玉编剧、导演,好戏制作,《如今我严肃地在雪原上缝补爱与梦境——这句不是真的》的剧场空间中,创作者直面疼痛,以口述史的研究方式,借由剧场来表达其成长环境所带来的创痛、启蒙过程中的经历的性暴力、权力结构压迫下的极端体验、自尊与自卑、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以及那些庸常的、游移的、被遮蔽的和被想象的生活。
五、舞蹈剧场
《“数位系列”13/14》Numerical Series 13&14
中国 陶身体剧场
编舞/导演:陶冶
《14》剧照 ©段妮
去年曾经历解散危机的陶身体剧场以“数位系列”新作《13》《14》重启回归。这是陶身体剧场创始人、艺术总监、编舞陶冶的新作品,将以上下场进行同台合演,创作观念更极致地指向了对身体新语言的探索,亦包含着两个数字相结合后的美好寓意——一生一世,身身不息。
《水·问》Offering
中国 北京现代舞团
编舞/导演:高艳津子
《水·问》剧照 ©李培豪
这是中国当代舞蹈剧场艺术家高艳津子为2007年荷兰国际舞蹈节委约创作舞剧,从对生命的关怀和对大宇宙间的生命认知入手,运用水的“源、动、漩、撞、涌、流、融”特性来呈现作品。既是水的特性,也是世间万物的发展过程。这是编导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感知,表现一个人从无到有、再到空,最后到如蛹化蝶的成长过程。
《沉没之城》Drowntown
英国 芮安娜·菲斯舞团
编舞/导演:芮安娜·菲斯
《沉没之城》剧照©FoteiniChristofilopoulou
六个陷入人生黑暗期的陌生人被遗弃在残破社区和茫茫大海之间,他们在孤独、羞耻和失败中挣扎,在黑暗与困顿中寻求自救。首次来华的英国芮安娜·菲斯舞团以舞蹈剧场《沉没之城》为失声的弱势群体发声,从六位跨代际演员的自传式自述出发,用温柔而真诚的方式为社会提供了一面镜子——我们如何才能为每个人提供真正的归属感,并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
《双下山》Escaping From the Temple
中国 赵梁ART
编剧/编舞/导演:赵梁
《双下山》剧照 ©顾忆
《双下山》是著名舞蹈家赵梁“东方灵欲”三部曲的下阕和终章。此剧源自昆曲,吸收了《孽海记》中的《思凡》与《下山》两出戏。全剧集合国内众多舞蹈家、音乐家和著名男旦演员董飞合力完成,舞台上一人到底,身段繁重,姿态多变。导演将戏曲和现代舞融合创作,让传统在当下被使用和激活。此次应邀改编的乌镇版《双下山》更是当下剧场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创新和融合。
《消失的城堡》The Lost Castle
中国 余尔格舞蹈剧场
导演:余尔格
《消失的城堡》剧照
余尔格舞蹈剧场《消失的城堡》借鉴了卡夫卡《城堡》的文学概念,从舞蹈、肢体、舞台装置出发展现人对“身体”的思考,讨论身体和内在世界、外部世界的关系。通过污秽与神圣的身体和周围环境、物品的互动,讲述逃离与寻找、贪婪和孤独。处于放逐、错位、迷失状态的“我”,试图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城堡,这座城堡也许根本不在这里,也不在任何地方,而是无法抵达的别处。
六、环境戏剧
《长巷》The Long, Narrow Passageway
中国 上剧场
编剧/导演:赖声川
2014年赖声川在乌镇古屋空间戏剧《梦游》剧照 摄影:李晏
《长巷》是赖声川专程为乌镇戏剧节定制的最新戏剧作品。2014年,赖声川曾在乌镇白莲古屋秘密做了一场实景空间戏剧《梦游》,没有预告,不对外售票,观众仅凭缘分得以见证这出古亭树影间上演的作品。2023年,赖声川在乌镇戏剧节十周年之际,创作了他戏剧生涯中的第41部剧作《长巷》,演出场所正设于乌镇西栅内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弄堂——洪昌弄及巷弄东侧的沈家戏园。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Twenty-Four Hours in the Life of a Woman
中国 孟京辉戏剧工作室
导演:孟京辉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剧照 摄影:美国队长
由孟京辉执导、黄湘丽主演的新作《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将在乌镇戏剧节首演。作品改编自茨威格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齐名的另一代表作《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黄湘丽将挑战独角戏新空间,再次带领观众深入一个女人混沌复杂的情感世界。
《欧律狄刻》Eurydyka
波兰 行者无疆剧团
导演:帕维乌·斯科塔克
《欧律狄刻》剧照©Ewelina Smull
波兰行者无疆剧团的最新作品《欧律狄刻》以戏剧回应孤独、离别和渴望。该剧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中欧律狄刻与丈夫俄耳甫斯的爱情悲剧,俄耳甫斯无法接受欧律狄刻中毒而死的事实,千里迢迢赶赴冥界寻找爱妻,行者无疆剧团将在露天的水剧场演绎“爱比死亡更强大”的永恒命运,当尘世与幽冥交织、真相与希望错杂,什么是真实,什么又是幻觉呢?
七、学院观察
《洞》Holes
英国布里斯托老维克戏剧学院
导演:利迪娅·库克
《洞》剧照©Craig Fuller
成立于1946的英国布里斯托老维克戏剧学院是英国最成功、最受尊敬的戏剧学校之一,其教学及优秀师生在国际被广泛认可,被视为表演艺术、舞台技术、戏剧制作和管理课程的质量典范。他们即将带来一部简短而诙谐的末日喜剧:由英国著名编剧、演员汤姆·贝斯登写作的《洞》,讲述飞机失事后滞留在荒岛上,三位相互争吵的同事和一个少年成为了BA043航班的幸存者,在他们手持飞机餐和免税商品等待被救援之际,他们逐渐意识到,他们可能是人类最后的幸存者……
《带小狗的女人》The Lady with the Dog
中国 中央戏剧学院青年艺术剧团
导演:伏伟峰、依克桑·塔依尔
《带小狗的女人》剧照©二马
中央戏剧学院青年艺术剧团《带小狗的女人》改编自俄国文学巨匠安东·契诃夫的同名小说。导演伏伟峰是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戏剧学院博士、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副教授,导演依克桑·塔依尔是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师。
【第十届乌镇戏剧节·节目排期】
编辑:朱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