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博士进高职 扎根企业攻克难关 主持超百万元横向课题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3-09-09 09:59

图片

开栏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再次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职教教师队伍建设也迎来了难得机遇,根据教育部此前公开数据,全国职业学校专任教师规模从2012年的111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129万人,增幅为17%,高职和中职“双师型”教师在专业课教师中的占比均超过55%。

另一方面,新的“工匠之师”正在冉冉兴起,越来越多的青年博士毕业生选择进入高职院校,深耕科研,培育工匠,高学历人才正在成为职教教师队伍骨干力量。为何选择高职院校?青年博士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价值?科研和教学感受如何?

2023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9个教师节,南都教育联盟采访了多位在广东高职院校工作的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推出《追光记——名校博士在职校 育人科研双驱动》系列访谈,分享他们的从业故事。

人物简历:刘志聃,德国基尔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先后主持或参与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广东省重点国别及“一带一路”科技合作项目、广东省科学院“千名博士(后)计划”项目等以及总计超百万元横向课题。主要研究方向为石墨烯复合涂层、可降解金属材料、金属3D打印、金属/非金属表面处理。

快速转型融入职教

海归博士自学十余门课程

2018年刘志聃从德国基尔大学毕业。站在就业的十字路口上,他有一点迷茫,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定位并不十分清晰,但做回老本行是最安全的选择,于是他选择先入职广东某医疗研究所,继续深化博士期间的生物材料课题。

图片

刘志聃。

“坦白讲,生物工程类科研发文章相对比较容易,但要真正转化为产品,还需要做细胞实验、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等等,获得医疗器械认证,投入成本非常大,考虑到产出比,我也在寻找转型的契机,更愿意从事教学工作。”刘志聃回忆。

2019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双高计划”(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名单,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东机电”)为广东上榜的14所院校之一,这也让他看到了机遇。“我是材料专业出身,也喜欢装备制造这个行业,非常看好广东机电的未来发展。”

正式成为一名高校“青椒”,首先要面对的是“压力”。入职后,刘志聃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课程建设、日常授课以及参与校企合作,开展和企业相关的科学研究。不同于一般老师只负责两三门课程,刘志聃担心自己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先后自学了10多门专业课程,确保“有需要的时候随时能顶上去”。

“比如零件高级测绘、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我来的时候学院只有中文课件,于是我自学了一遍,改成了英文课件,给留学生上课。”

为了快速融入职业教育特色氛围,刘志聃还兼任过现代学徒制班级的班主任,深度参与校企联合育人。2021年,他连续6个月“驻扎”在东莞某塑胶企业,和企业员工同“上班”。“精密注塑模具设计和加工工艺要求严格,只有在企业的生产线上才能真实感受。”刘志聃回忆,学校一直鼓励年轻老师们深耕一家企业,建立稳固联系,既能帮助企业解决科研难题,同时有利于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打通技术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首先需要建立校企“互信”

“氧化石墨烯纳米微球复合膜层的制备技术开发”“添加石墨烯的复合涂层对稀土钕铁硼防腐和耐热性能改善的应用研究”……这几年来,刘志聃接手的研究项目多到忙不过来,他先后主持了累计过百万的横向课题研究。

横向课题主要是指通过技术合作获得研发经费的课题,更加贴近产业需求,课题数量多少、经费数额通常也是企业信任度的直接反馈。

“在石墨烯的耐蚀散热涂层研究上,我们已经和同一家企业做了2个横向课题了。”刘志聃介绍,2020年,东莞某上市企业找到广东机电,希望能够解决涂层散热缓慢的问题。

这个难啃的课题,刘志聃接了!

他和团队火速投入研究,设计实验方案,很快就攻克难关,完成样品反馈。企业对样品进行实验室测试,表面质量、膜层厚度、耐盐雾腐蚀、涂层附着力、颜色均一性等各项指标完全达标,可按照商业化标准投入市场。“于是我们紧接着又签了新的项目,因为已经建立起互信了。”

图片

刘志聃团队与企业签订横向课题。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对象并不集中在头部大厂,中小企业往往是主力军。云浮市一家从事精密铸造的企业也曾找到刘志聃团队。刘志聃和学院另外两名博士帮助该企业改进生产线,以提高产线良品率,同时实现中控大屏实时监控。

有效果、有成绩,企业进一步深入合作的意愿才会加强。“我们不仅和这家企业共建了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目前还在帮助他们攻克低铬含量不锈钢表面的耐蚀性问题。”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刘志聃的电话也没停。“学校科技处领导和我讨论,想再成立一个科技创新团队,专门针对高端金属零部件,研发机床上专用的某金属部件,现在这个金属部件主要是德国、美国和日本在制作,并且型号多,但中国自主研发的只有一款,所以我们想攻克这个小小的卡脖子问题。”

专科学生同样具备科研潜力

需要老师引导和培养

和注重基础研究的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科研方面有着鲜明的产教融合特色,作为已经转型成功的“过来人”,刘志聃也给年轻博士们送出了他的建议:

“职业院校主要聚焦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横向课题较多,因此和本科院校尤其是双一流院校竞争获取纵向课题具有一定难度,职业院校对自身科研的定位是要取得一些实际成果,能够真正帮助企业获得提升。论文和专利不是衡量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在国家倡导‘破五唯’的大背景下,反而一个人或者团队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

图片

刘志聃指导学生做实验,受访者供图。

在教学方面,刘志聃认为,学生定位也不一样,本科是通识性教育,教授专业知识,专科主要是技术技能教学,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工匠精神。“首先老师的技术技能本领必须要扎实,要能够完成把学生‘领进门’的任务。”

图片

刘志聃为学生做智能产线项目教学。

因此,手把手教学生做科研也是刘志聃的常态。在刘志聃看来,传统观念里,职校学生比较少参与到科研中,主要是做技能竞赛,但实际上也有不少学生具备科研潜力,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培养。“如何查文献、做实验,怎样完善方案,一步一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总结,但是要把一名学生培养好,让他从入门到可以围绕企业课题自主探索,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付出努力。”

博士入职享副教授待遇

广东机电发出人才引进“五件套”

除刘志聃外,从华南理工大学引进的刘金彦博士牵头组建“先进功能材料”博士科技创新团队,破解企业技术痛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过亿元,类似的博士科技创新团队在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并不少。

据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陈冬梅介绍,该校于2018年在广东省高职院校中率先取得博士工作站建设资格,“双高计划”项目启动以来,共引进博士研究生63人,全国技术能手3人,现有博士研究生过百人。 

博士(全国技术能手)入职三年内享受副教授待遇+科研启动费10万+安家费15万+免费过渡住房+特殊岗位绩效”人才引进待遇“五件套”是广东机电诚聘高层次人才的决心。当前,广东机电已初步构建起支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和技能人才队伍。


统筹:尹来 游曼妮

采写:南都记者程安

实习生:章嘉伊 郭晓雨 石青岚

 

编辑:程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提质培优关键年 湾区职教新高地
追光记——名校博士在职校 育人科研双驱动

6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程安899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