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网红教师陈渭中:搞笑,是为了多元化地传递知识

南方都市报APP • N视频
原创2023-09-10 15:49

“自媒体博主也好,同声传译员、大学英语教师也好,只要是我当下选择做的事情,我都会去享受它、热爱它。”这位90后的年轻小伙每每谈及自己热爱的事情,眼里总冒着光。正值教师节前夕,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来走进了广东暨南大学,与这位拥有多重身份的网红教师界“顶流”来了一场面对面的交流碰撞,听听他这些年热爱英语、逐梦舞台、踏上讲台的故事。

陈渭中(ID: @Adam陈老丝),毕业于同济大学MTI(翻译硕士)英语口译专业,通过模仿多个国家英语口音的搞笑短视频而火爆出圈,全网收获五百多万粉丝。与此同时,出色的英语口语技能也让他在同声传译领域、脱口秀演讲领域双开花。但就在自媒体事业蒸蒸日上之际,陈渭中却作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走到讲台前当起了高校英语讲师。

图片

陈渭中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问我是不是假‘I’人,但其实我只是在视频里面很放得开。”见到他时,和短视频当中头裹彩色毛巾,表情库极为丰富的外向“E”人不同,陈老师身穿斯文的黑色polo衫,手拿着几块即将上课用到的泡沫板教学道具走进傍晚时分的教室,“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角色,我的‘I’‘E’也会随之切换”。

讲台清流”:课堂是思想和灵感的交流之地

从屏幕中的英语教学博主转型成为讲台上的英语讲师,拥有多重身份和技能的他重新定义传统英语课堂。“比如我的很多学生都来自大湾区,会说粤语,所以有的时候我会在课上模仿粤语的发音来和他们对话英语,没想到学生们都还挺喜欢的,可以将短视频的技能用到课堂上还是蛮有趣的一件事情。”除了发挥他在视频创作中摸索出来的各国口语的英语发音方式,陈渭中老师也很自然地将英语谐音梗、英语“土味情话”等带入课堂,寓教于乐的同时也打破了教师这一身份在传统意义上严肃的刻板印象,其身份和内容的双重融合为传统英语授课注入了别样清流。

陈渭中老师表示,现在的z世代的学生不同于以往的90后,想法大胆新奇,敢说敢做,很需要一个表达的窗口,所以他在课堂上会尽量把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多表达。“英语学习天赋很重要,但也只是一个加分项,最关键是要多听多说,对于那些不敢开口说的学生我会直接把麦克风递到他跟前。”他笑说,自己的课堂氛围都很轻松,即便是不敢表达的同学也不会让他们的话掉在地上,得有讨论才有思想碰撞。

图片

陈渭中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

于陈渭中老师而言,和学生与其说是师生关系,不如更多说是朋友关系。在日常的短视频创作里,陈老师常常邀请学生来当他的出镜“嘉宾”,用镜头“突击检查”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说一下英文的烂梗冷笑话。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也常常让陈老师收到新奇的回馈,比如学生在以往的教师节会给他送一些印有他表情包的手机壳,邀请他一起参加乐队的路演等等。这种“非典型”的英语教学和交流为双方都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平台“顶流”:搞笑,是为了多元化的知识传递

“一开始,我也没想到自己会火。”从小就有浏览英语书籍节目、模仿英语口语习惯的陈渭中,某天心血来潮利用自己的英语专业和模仿特长做了一条“泰式英语教学”的短视频,没想到一觉醒来粉丝由0涨到了3万。他告诉记者,虽然突然的爆红使他很不习惯,但其实心底是开心的,好像冥冥之中失之交臂的舞台又回到了他面前。

当然,大V也不是那么好当,陈老师也和所有的内容创作者一样,面临过创作瓶颈,经历过数据焦虑,但走上讲台的选择却意外治好了他的精神内耗。“教学这件事情其实给了我很多灵感,和站在讲台一样,短视频平台其实也是借助平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塑造个人IP,所以拍短视频和教学是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平时陈老师也会把镜头带入课堂,拍一些上课和学生的有趣互动,让学生参与进视频的创作拍摄中,向短视频的观众展现他真实的一天生活。

图片

陈渭中短视频截图。

无论是在课堂教授英语,还是在短视频借着搞笑的外壳讲“泰式英语”,其实都是为了多元化的知识传递和文化交流。陈老师笑言说,语言只是思维的外壳,学语言不仅要学它的表面,更要学语言背后的文化和语境。咖喱味的、冬阴功味的英语口音模仿的技巧,本质上就是将自己代入特定国家的人物形象想象和语境当中,来获取其中的一些共通点。在现场,陈老师也用有趣的泰式、日式、韩式等多种英语口语模仿秀来祝全天下教育工作者节日快乐。

舞台“涓流”:机会兜兜转转还是回到我身边

陈渭中老师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谈起为何会推开学校英语的大门,陈老师兴致勃勃地向记者谈起了小时候的故事。“以前学前班放学我都会回到爸爸的单位里面,有天看到他办公桌上放了一本他们那个年代的英语教材,觉得新奇就抱着翻。爸爸看我饶有兴趣的样子,就简单教了我几句问候语,无非就是How are you?Good morning这些,但是当时幼小的我一听,惊觉怎么会有如此有趣、美妙的语言,从此对英语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之后,他便开始黏着会英语的亲戚教他更多元的英语知识,还在苦苦哀求之下得到了人生的第一台录音机,一步步在心底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图片

陈渭中的英语课堂。

到了高三,陈渭中怀揣着双语播音主持的梦想报考了中国传媒大学,甚至已经收到了自主招生的合格证,但正当眼前一片阳光之时,高考差的那11分使他和最初的梦想失之交臂。“每一个有语言天赋的人都会希望有属于自己的舞台。”虽然那年的11分留下遗憾,但峰回路转,短视频平台给予的机会使他的语言天赋被更多人看到,“舞台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他身边,甚至给予了我更多的可能性。”在此之后,大学讲台、短视频平台、脱口秀的舞台、同声传译的麦克风台……处处都成为了他的舞台,职业的多元化体验也让他的人生经历更加地饱满有趣。

被问到这些多元化的职业身份到底哪一个才是最有趣的,陈老师坦言“能从任何一份工作中获得快乐源泉”。工作的意义,在于获得成就感,使想象得到发挥,达到了这些也就达到了他做这些事情的真正目的。目前,陈老师还是会将教学工作摆在第一位,为自己的多元职业排分优先级,在同时兼顾很多身份的情况下把重要的工作做好。

外向的“E”和内向的“I”差别在于那三“横”,当陈渭中老师作为他自己的时候,是那个会捧着复读机把英语发音练习一百遍的,沿着自己最初的梦想走得安静又坚定的“I”人;当他作为自媒体博主、大学讲师、同声传译者时,那伸出来的三“横”就是人生给予他的平台、讲台、舞台,他会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燃烧他对英语的热情,把语言文化和背后的故事用各种各样生动搞笑的“E”人形象传递给全世界每个角落。只要心中有舞台,人生何处不舞台。

采写:南都记者 曾俊豪 实习生 赖晓琨 陈雅欣

摄影:南都记者 邹卫 实习生 詹梓豪

编辑:陈蓓蕾

7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