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发布上任后首封全员信,直接提出业务管理者年轻化命题。
吴泳铭提到,会坚决实行团队年轻化,“4年内,要让85后、90后作为主力管理者刷新业务管理团队,创造让更多年轻的阿里人成为阿里的核心力量的机制和文化环境”。
尽管随着时间推移总会有新的年轻管理层出现,但“刷新”“主力管理者”等重音,凸显吴泳铭对管理者年轻化的积极思考与布局。
事实上,阿里巴巴在业务履带战略之外,其实也存在着一条人才履带,有推动管理者年轻化的传统,“相信投资年轻人就是投资未来,相信未来就是相信年轻人”。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阿里都在借助合伙人制度、不同梯度的培训体系等,选拔培育新的年轻管理者。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在阿里的初代创业者中,不乏60后,出生于1975年的吴泳铭是阿里巴巴最年轻的创始成员之一;2015年,张勇接任阿里CEO职位,主要业务管理层均为70后;2014年阿里第一次对外披露合伙人名单时,27名合伙人中没有一名80后,但2023财年年报显示,在28位现任合伙人中,80后占比21.4%,有的85后已经成为重要业务集团的一号位。
阿里巴巴方面表示,让年轻人刷新业务管理团队,是适应公司新战略方向的必然要求,也是公司有序传承计划的一部分,有利于更多年富力强者冒出来,站上更大舞台。
从吴泳铭全员信看,管理者年轻化与其提出的未来两大战略重心有逻辑关系。面对新的发展环境,“用户为先”首先是把握住用户,业务管理者必须更加理解、触达年轻用户群体;“AI驱动”意味着必须确保公司在前沿思考技术,要求更多主力管理者懂年轻人、懂新技术、有未来感。
据《2023阿里巴巴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报告》显示,目前阿里巴巴35岁及以下员工占比54%。预计随着公司员工年龄层的不断刷新,管理团队将更加年轻有活力。
编辑:许文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