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程安 通讯员 粤仁宣 9月13日,2023年“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入职欢迎仪式在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举行。欢迎仪式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联合主办。
“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
今年申请期已延长至12月31日
“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由香港特区政府在2021年初推出,旨在鼓励在香港及大湾区内地城市均有业务的企业,聘请、派驻香港青年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让他们了解香港和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最新发展并把握大湾区发展机遇。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在活动致辞中表示,该计划自2021年推出以来,吸引了400多家企业提供3400多个职位空缺,涵盖金融、科技等不同行业,共有近1100名香港青年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参与企业和香港青年都对该计划表示十分满意。
活动现场。
由于社会各界对该计划试行效果非常认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今年3月开始恒常推行该计划。参与计划的企业须按照香港法例及以不低于月薪1.8万港元聘请目标毕业生,并派驻他们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按聘用人数,向企业发放每人每月1万港元的津贴,为期最长18个月。任何在2021年至2023年于香港或香港以外的院校完成学士学位或以上课程,并可合法在港受雇工作的香港居民皆可参加计划。为方便更多企业及青年参加计划,“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的申请期已延长至今年12月31日。
香港青年代表叶文悦。
“作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的第一批学员,我原本只是想拓展和丰富个人的工作经验,但是在结束18个月的任期之后,我继续选择留在了广州这座历史感厚重的城市。对我来说,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是给了自己认识大湾区和融入内地生活的良好经验,也让我找到自己的使命。”2021年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的香港青年代表叶文悦表示。
香港青年梁浩东。
刚刚拿到香港大学颁发的机械工程学士学位的梁浩东是2023年度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的应届毕业生,目前在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的工程管理部担任见习工程师。“一直以来我对内地工作都有着浓厚的好奇心,作为工程系毕业生,我也深知大湾区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参与这一计划两个月以来,我有幸参与新鸿基地产在广州环球贸易广场(广州南站ICC)等项目的开发建设,通过日常工作和参与工程管理部定期举办的考察活动,我除了学习到部分审批工程档案的技能,另外我也获得了注册工程师牌照的训练,这是我在专业发展方面一直以来的目标之一。”
连续三年参与该计划的企业,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副总裁邢桂伟说,大湾区发展机遇无限,参与“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的香港青年既拥有国际视野,又拥有内地金融实战经验,是宝贵的人才。
超3000名港澳专业人才在大湾区内地执业
为了助力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广东也做了充分准备。广东配套推出“大湾区职场导师计划”,由港澳导师带港澳新人,帮助港澳青年适应内地工作生活环境。
在活动现场,大湾区职场导师与香港就业青年现场签约结对。“希望刚来的香港青年不仅跟香港朋友打交道,还要跟内地朋友相融合。”大湾区职场导师林惠斌表示,香港青年只要多走出去,多问多看,很快就能融入内地工作生活。
据广东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对参加“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的香港青年,广东每月提供最多2000元人民币共18个月生活补助。
此外,港澳青年可以同等享受就业创业补贴补助、报考大湾区内地九市事业单位,在粤就业创业港澳青年可以同等参保、享受待遇。在旅游、医疗、建筑规划、教育、律师服务、金融、社工、专利代理8个领域,可以适用职业资格认可,现有3232名港澳专业人才在大湾区内地执业。可以申报职称评审,现有297名在粤就业的港澳专业人才获评广东职称。还可通过一次考试获得粤港澳三地认可的技能证书。
广东还成立了大湾区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提供与港澳接轨的调解仲裁服务,全省聘任了港澳籍仲裁员40名、调解员22名,全力维护港澳青年劳动保障权益。
目前,全省建成“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体系,优先向港澳青年免费开放,提供办公场地、工商财税、项目推介等全链条服务。粤港澳每年合作举办大湾区大学生就业实习双选会,年均提供近10万个就业实习岗位。每年举办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专设港澳赛区,对获奖项目按获奖等次给予5万至50万元奖金。
编辑: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