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生活离不开三种师:
老师、律师和端水大师。
老师律师不平凡,
端水大师也不简单。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端水大师?
广东省博物馆的这款
二十世纪初“合利”铭
中国外销银雕双人抬轿调味瓶
为你示范!
首先,你要掌握平衡术。
脚踩平衡车,
肩挑调料瓶,
不偏不倚,照顾周全。
用实力保证不打翻。
二十世纪初“合利”铭中国外销银雕双人抬轿调味瓶一套。广东省博物馆藏
整个器物也是平衡的典范。
轿夫、竹筐、花纹图案,
本土风格与西洋情调并兼,
既是实用器件,又可观赏把玩。
用实力为中国外销银器代言!
二十世纪初“合利”铭中国外销银雕双人抬轿调味瓶一套。广东省博物馆藏
成为端水大师的第二要点
是要会拿捏。
拿捏各方心理,找好对应位子。
食盐老大哥,自然第一格;
胡椒也重要,C位少不了;
芥末人气高,椅子上面靠。
瞧瞧!安排得井井有条。
盐碗被做成精巧的竹编状箩筐。
胡椒瓶腹上錾刻着花纹,其上有带着七个孔的盖子。
芥末碗呈南瓜状,盖子和碗用铰链连接,盖钮装饰成两片叶子的形状,盖沿留有缺口。
最后,你还得有个给力的搭子。
斗笠、中裤、长布衫,
步伐一致扛重担,
不撂挑子不摆烂,
有这样的神队友,
行稳致远,不难不难!
二十世纪初“合利”铭中国外销银雕双人抬轿调味瓶一套。广东省博物馆藏
至于能行多远,
呵!飘洋过海,西方国家逛个遍。
早在18世纪,
中国银器就开始闯世界了。
当时的广州十三行,
有大量银铺,
所售银器工艺精湛、价格实惠。
深受有银器收藏嗜好的西方人的喜欢。
外商在十三行购物图。图/《清代广州十三行纪略》
这些外销银器
器形以西式为主,
咖啡壶、马克杯、名片盒、糖罐……
覆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纹饰则多中式,
梅兰竹菊、花鸟纹、龙纹……
洋溢着本土趣味与人文气韵;
工艺也是花样繁多,
锤揲、錾刻、贴焊、镂空、
累丝、鎏金、银胎珐琅……
繁缛华丽,引领新风潮。
清外销银浮雕人物龙柄带“史溢泉”“开利店”铭啤酒杯。周身锤揲錾刻刀马戏曲人物,腹壁上方正中饰盾形徽章;内壁随形镶嵌光素内胆;“S”形龙纹杯柄,四足攀附壁上,龙首衔杯。广东省博物馆藏
19世纪银累丝缠枝莲纹名片盒,采用累丝工艺。累丝工艺是一种将金或银加工成丝,再经盘曲、掐花、填丝、堆垒等手法制作成金银首饰的细致工艺。广东省博物馆藏
十九世纪银透雕喜上梅梢圆提篮,通体采用镂空锤揲錾刻技法。广东省博物馆藏
可以说,
在广州能工巧匠手下,
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下,
银子不再是“阿堵物”,
而是摇身一变,
化身“白富美”,
进入艺术领域,
开启中国外贸史上
流光溢彩的白银时代。
出品:南方都市报 N视频 广东省博物馆
监制: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王佳 陈伟斌
统筹:胡群芳 陈成效
执行:刘兰兰 董梓浩
文案:刘兰兰 黄薇 实习生 杨楠 林达瑜
视频:邵嘉慧 曾俊豪 魏雄锋 实习生 谢和洋 宁雪珂 高林 卢泽娜 黄海铢
配音:杨杰
编辑:杜银龙 杨赠玉 龙飞 曾甜宇
美编:尹洁琳 刘妍妍
编辑:刘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