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国宝去旅行 | 一起探寻海丝文化的别样精彩

南方都市报APP • 新闻快线
转载2023-09-16 11:08

“南海Ⅰ号”是一艘800年前从泉州出发,前往目的地的途中沉没在中国南海阳江海域附近的远洋贸易商船,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较早、体量巨大、保存较完整的宋代沉船。广东海丝馆是以“南海Ⅰ号”的发掘、保护、研究和展示利用为主题,展现考古现场发掘动态的专题博物馆。今年八月,广东第二十一届南海(阳江)开渔节如约而至,海陵岛的海风中弥漫着“美食的香气”。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以下简称“广东海丝馆”)在此期间推出了“粤菜粤鲜——美食知识挑战”活动,活动现场观众参观完“跟着粤菜去旅行”展览,纷纷参与互动答题,赢取《海陵岛传统特色美食之旅》小册子。许多专程来广东海丝馆参观“南海Ⅰ号”的观众表示,此次活动给我们带来意外之喜,让我们更深入了解广东的饮食文化底蕴,为旅行增添了一份乐趣。

此次“跟着粤菜去旅行”展教结合的成功,只是广东海丝馆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从2009年开馆至今,广东海丝馆围绕出水文物保护、历史溯源与活化利用,向公众展示、传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不断推出精品文旅活动,共接待国内外观众1000多万人次,经历十几载发展,已成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范例,为实现文旅融合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

沉箱展区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

船语主题场景

 深挖馆藏价值   构筑特色化文旅体验 

2007年,“南海I号”被装入为它量身定制的巨大沉箱整体打捞上岸。近年来,广东海丝馆不断挖掘、研究、阐释“南海Ⅰ号”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分步开展沉箱活化利用展示区、“南海I号”船语精神主题展示区改造提升工作,通过文化黏性和提供特色化文旅体验,让观众流连忘返。广东海丝馆陈列与宣教部郭亨文主任介绍:“承载着‘南海I号’船体的沉箱,不仅是中国水下考古科技工程的重要物件,更见证了‘南海I号’的辉煌和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下一步,我馆将充分发挥中国水下考古活化利用研究院的作用,凝聚智慧和力量,采用新的支护方式保护‘南海I号’船体,并让沉箱元素以新的景观面貌‘重新上岗’,向公众展示沉箱的重要价值和历史意义,继续讲述‘南海Ⅰ号’的中国方案、中国故事。”不仅沉箱活化利用展示区人头攒动,船语精神主题展示区也成为广东海丝馆一个新的“旅行打卡点”。展示区场景由船体、船员、海浪雕塑等构成,与广东海丝馆空间建筑相契合,整体气势恢宏,深刻、生动地讲述着海丝文化故事,反映“南海Ⅰ号”所蕴含的船语精神:横跨万里的梦想、潜龙在渊的信念、重头再来的勇气、穿越时光的惊艳、走向复兴的辉煌。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

“南海Ⅰ号”奇妙之旅研学

精心策划推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是博物馆不断吸引观众的源头活水。据悉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广东海丝馆深入挖掘出水文物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元素,首次推出博物馆之夜活动,以“歌舞+情景剧”的古典表演方式,突出展示了广东在海丝文化保护利用、水下考古、博物馆建设发展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南海Ⅰ号”六任考古领队重回故地,场面令人动容。活动还集中上线了广东省内83家博物馆VR展览项目149个,吸引了十多万观众参与,让不能亲临现场的观众通过线上享受公共文化发展的成果。此外还有文物公益鉴定、非遗集市等活动,均有效发挥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功能。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

 扩大服务半径  打造精品研学旅行路线 

 近年来,“海上丝绸之路”“水下考古”的热度持续提升,广东海丝馆成为广东“最热”研学旅行目的地之一,年均接待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团超10万人次。广东海丝馆陈列与宣教部陈燕娜副主任表示,广东海丝馆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造船、航海等自然科学知识,结合不同年级中小学生教学大纲,开发出航海英雄志、结绳大作战、“护照”打卡、陶瓷DIY、中国古代航海造船技术与海上丝绸之路等19种研学旅行的课程,包括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点,可满足从小学一年级到初、高中学生研学旅行的需求。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

陶瓷修复研学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

“航海英雄志桌游”研学

今年暑期,广东海丝馆还推出了“华夏科技之光——水密隔舱技术的应用”青少年研学活动,通过理论和实践加深青少年对水密隔舱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使青少年在活动中体会到古代科技中凝结的古人的智慧结晶,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金榜题名状元文化大挑战”活动,通过了解广东状元契而不舍的苦学精神及在不同领域施展抱负的壮志给广大学子精神启迪,加深青少年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认识。

  聚焦海丝文化   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

文化创意产品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博物馆文物的重要延伸。广东海丝馆作为广东省首批文创开发试点单位,建设了全国首条海丝文化创意街,建立了文创产品旗舰店,推出品类丰富的文创产品。在今年的“2023南国书香节暨阳江书展”上,广东海丝馆于“南海I号”展区举行了文创新品发布仪式。“船语雕塑”“一盏源”“龙泉窑·青釉菊瓣纹盘”“新款文创雪糕”和“南海I号遗址泥考古生态盲盒”五款文创新品闪亮登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其中“南海I号遗址泥考古生态盲盒”获评广东博物馆十大文创精品。广东海丝馆产业拓展部罗立创副主任介绍,这是一个“等待千年”的生态盲盒,它将“南海Ⅰ号”遗址泥活化利用,使盲盒与盘栽、摆件有机融合,玩家既能体验考古盲盒的惊喜,又能享受动手拼装“沉箱”的乐趣,更能在陪伴种子成长中领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

南海Ⅰ号遗址泥生态盆栽考古盲盒

广东海丝馆位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海陵岛上,背倚青山,面朝十里银滩,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何将旅游资源与博物馆文化内涵有机结合,迸发出更加灿烂的火花,是广东海丝馆面临的重要课题。广东海丝馆馆长冯兆发表示:“下一步,我们计划通过联合当地政府,以‘南海Ⅰ号’文化品牌为核心,以十里银滩、天麓山自然公园为依托,建设集水下考古保护、文物活化利用、文创产品展销、海丝文艺展演、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商贸交易展销为一体的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在全景区设置分站流动式海丝主题大型情景剧,推出‘夜银滩’‘夜博物馆’文旅产业项目,不断健全旅游要素,让文物活起来,让文旅产业兴起来。”

来源:文物之声

编辑: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