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求变唤新,广州与龙岩牵手合作,会擦出什么火花?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3-09-16 22:06
图片

今年4月,为给福建龙岩一中高三(6)班同上一堂课,广东广雅中学语文科科组长刘文岩打开了线上视频,与龙岩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李春燕首次开启“双师教学课堂”,教授新高考语言运用技巧。3个月后,刘文岩第一次坐上广州直达龙岩的动车,前往龙岩一中深入开展教学调研。

福建客家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盛针也忙着龙岩、广州两头跑,与广州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座谈,“今年去了好几次,希望能有客源市场的合作,更希望从广州学习先进的发展经验。”

他俩不是个例。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明确广州与龙岩建立对口合作关系。穗龙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两市聚焦“龙岩所需、广州所能”确定了10个重点合作领域,让本就情缘不浅的两地人民有了更强烈的“化学反应”。

与“对口支援”“对口帮扶”不同,对口合作并非单边倾斜,更强调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龙岩实力不俗,是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首批国家“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上杭县更是原中央苏区县中唯一的全国百强县。广州牵手龙岩,会擦出什么火花?

图片

龙岩南溪梯田与土楼群。通讯员 陈军 摄


“老区”与“老城”的志同道合

龙岩通称闽西,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区。地缘相近、血缘相连、商缘相融,让龙岩很早就将广东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方向。2005年龙岩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把龙岩建成闽粤赣边联结沿海、拓展腹地的生态型经济枢纽。

绿色是龙岩的发展底色。龙岩厚植生态本底,不仅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更是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城市、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市,成就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这一全球生态修复典型。

依托突出的资源禀赋,龙岩推动一批特色产业蓬勃发展。除了以“八大干”“八大珍”“八大鲜”等特色现代农业为代表的一产和以古田红色游、永定土楼游、长汀古城游、丹霞温泉游、休闲生态游等品牌文旅产业为主的三产,近些年,龙岩不断做强有色金属、机械装备两大主导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地方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得益于此,龙岩成功创建了国家创新型城市、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国字号”名片。

图片

龙岩上杭古田会议会址。

2018年以后,龙岩提出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招商引资主阵地,重点在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深化对接合作,并逐渐向更深层次推进。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与龙岩的密切交流与日俱增。

尽管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龙岩始终在拥抱新发展,龙岩市政协副主席、市对口合作领导小组专职副组长刘友洪认为,龙岩“老区不老,风华正茂”。这与广州锚定的“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有异曲同工之妙,让两市在未来发展上更显“志同道合”。

《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明确广州与龙岩建立对口合作关系后,2022年12月,广州与龙岩先后发文,正式明确龙岩市7个县(市、区)和龙岩高新区(经开区)与广州市11个区和广州开发区分别建立结对合作关系。

今年1月,广东、福建两省政府共同印发了《广州市与龙岩市对口合作实施方案(2023年-2027年)》,要求深入推进广州和龙岩对口合作工作,并提出23项重点任务和四方面的保障措施。很快,广州、龙岩于2月份签署了《广州市龙岩市对口合作框架协议》及教育、卫生健康、文化旅游3个子协议,明确红色文化教育、文旅康养、基础设施、产业和园区、乡村振兴和生态环境、教育和科技、医疗卫生、国资国企、金融资本、干部人才交流等四个对口合作重点领域。诸如此类的一系列文件出台,为两市对口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积极”的招商团队

2022年初,穗龙对口合作建立前,龙岩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推进龙岩—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努力打造“老区+湾区”合作样板。

今年,龙岩进一步提出与粤港澳大湾区构建“1+8”产业协同发展平台,推行“飞地经济”等合作新模式,主动承接大湾区创新资源、优势产业辐射,努力打造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同时,深化拓展与广州市对口合作,建立完善高层互访、部门交流、区县对接等机制,推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多层次实质性合作。

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根基与命脉。无论是融入大湾区,还是与广州结对,产业合作都是龙岩的“必选项”。而近两年,广州高举“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鲜明旗帜,同样需要龙岩这样有潜力的合作伙伴。

根据“广州企业+龙岩资源”“广州市场+龙岩产品”“广州总部+龙岩基地”“广州研发+龙岩制造”的合作思路,按照“一区五园”发展策略,两市优势互补,共建产业合作平台。龙岩7个县(市、区)和龙岩高新区(经开区)与包括广汽集团、广药集团、广州工控集团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23家广州市属国企建立了对口合作关系。

9月7日至8日,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市长郭永航率广州市党政代表团,赴龙岩开展对口合作。7日,广州、龙岩举行了一场对口合作重点项目签约活动,30个项目总投资额达403亿元。其中产业项目有24个,总投资336.8亿元,龙岩重点发力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也有新突破,7个签约项目总投额118.3亿元。8日,以龙岩高新区(经开区)高陂片区作为开发范围的广龙合作产业园顺利揭牌,园区共计1.8万亩,起步区规划约5000亩。

图片

广龙合作产业园展示区。

图片

广龙合作产业园展厅里展示的产品。

这些成绩都是靠双方“走”出来的。龙岩市苏区振兴中心副主任肖俊介绍,为推动产业项目合作,龙岩整合成立了龙岩市政府驻大湾区办事处,统筹做好对口合作和招商工作,并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工作组。仅今年上半年,龙岩就组织赴广州开展招商活动64批次,对接项目达187个,还积极邀请广州国企到龙岩考察。

在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大健康办副主任王国举的印象里,龙岩的招商团队是他接触过“最积极、最热情的”,“他们经常到广州走访交流,企业在哪,他们就在附近住下,方便去拜访。”

如今的高陂片区成了穗龙产业合作的重要基地,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智造和新材料五大专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将打造与广州产业契合度高的五大产业集群。


“双向投资”下的“返投广州”

促成企业合作并不仅看“热情”,更看“匹配度”。9月7日,广州工控集团、紫金矿业集团两家“世界500强”与闽西兴杭国投公司签下的3.5万吨冷轧高精铜板带项目,就颇具代表性。

“我们在选择合作时,一定是充分挖掘和发挥广州、龙岩的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并从符合市场规律的角度,谋划一些具有持续生命力的合作项目,甚至能实现‘双向投资’。”广州工控集团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敖盼告诉南都记者。

坐落于龙岩市上杭县北部的紫金山是全国重要的产金地之一,因其矿业开发历史悠久,特别是近代紫金山金铜矿的发现和成功开发而闻名。上杭孕育的县属国企紫金矿业是一家大型跨国矿业集团,闽西兴杭国投公司作为上杭县属全资国有公司,是紫金矿业的第一大股东,而广州工控在有色金属产业具有丰富的运营经验,并坐拥大湾区市场,资源互补关系不言而喻。

三方聚焦高端铜板带产品,由广州工控旗下的广铜公司、紫金矿业旗下的福紫铜以及闽西兴杭国投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投资约10亿元建设年产3.5万吨的冷轧高精铜板带项目。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工业产值约25亿元,有效助力上杭县加快建设年产10万吨以上的高端铜板带箔产业基地,打造国内一流的铜精深加工产业集群。

2400x1600_6505abf24e43d.JPG

福紫铜公司产业园区的加工车间里,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

2400x1600_6505abf1c7c00.JPG

加工车间里,薄如纸张的铜带从机器中压出。

敖盼表示,按照项目规划,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5G通讯、半导体及其它高端电子领域,目前国内企业仅能满足40%的市场需求,“这说明,我们的产品在市场拓展上有很大的国产替代空间。”这又可以为广州工控下属多家企业提供铜板带产品配套,稳定产品供应,并降低项目的市场风险。

更受关注的是项目能“返投广州”。敖盼介绍,由广铜公司引入广龙一号基金等优质合作方,在广州市从化区投资建设高端加工配送中心项目,福紫铜将结合下游客户需求,将销往大湾区的产品安排至从化加工配送中心开展分切、配送与销售。该项目达产后,预计可为广州新增不低于30亿元的在地产值。

“我们的产品有约65%都要销往华南市场,广州离市场更近,在那建加工配送中心能更方便接触客户。广州工控也更了解客户需求,有了他们的加持,我们的产品更容易通过重要企业的认证,促成更多合作。”福紫铜副总经理王月明表示,福紫铜也将在技术和业务上全力支持广铜公司做强做大从化高精铜板带产业基地,协助其开发附加值更高的锡青铜系列产品,加快实现产品升级。


打造大湾区的“后花园”

瞄准广州雄厚市场资源的,还有扎根龙岩文旅产业的“沈盛针们”。

广州、龙岩先后获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特色文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让近者悦,又引远者来。福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把文旅经济列为“四大经济”之一,作为全省发展的比较优势所在、未来增长点所在,这让龙岩打造闽粤赣边区域文旅康养消费中心的动力倍增。

早在2004年,龙岩就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力拓展广东、上海两大旅游市场。此次穗龙牵手,促使龙岩铆足了劲将地方优质文旅资源不断推向粤港澳大湾区,努力把文旅合作打造成两地对口合作的成功典范。

2022年8月2日,龙岩启动“百万老广游龙岩”活动,推出了A级景区向广州籍游客免费开放政策。今年以来,龙岩先后推出47家A级旅游景区面向广州市民实行首道门票免费政策、发放150万元消费券、面向粤港澳地区18周岁以下市民和在校大学生暑期免门票等优惠措施,进一步催热龙岩文旅市场。

“开展‘百万老广游龙岩’活动,推出A级旅游景区首道门票免费等政策……这是我们龙岩打造大湾区‘后花园’的一个缩影。”龙岩市市长胡盛曾在媒体专访中表示。

图片

上杭才溪乡的苏维埃政府旧址。

1920x1080_6505adfb618ef.jpg

龙岩市永定区最具代表性的土楼“振成楼”,被誉为“土楼王子”,亦有“东方建筑明珠”的美誉。

4000x2666_6505ae03d3a4b.JPG

永定土楼“振成楼”航拍图。它俗称八卦楼,以富丽堂皇、内部空间设计精致多变而著称。

广州也大力拓展交流渠道,邀请龙岩参与系列文旅活动,如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今年7月在广州、佛山两地举办的“广州对口帮扶地区综合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向广佛两地的文旅企业和市民展示龙岩的文旅特色。目前,广州、龙岩累计已有64家旅行社(商协会)建立合作关系。

2022年10月至12月,龙岩至广州直达动车和直飞航线相继开通,让两地的时空距离更“近”了,文旅之路也愈发畅通,一批批广东游客来到闽西红土地追忆革命岁月、探秘秀丽山水、感受客家风情,有效激发消费潜力。据初步测算,今年1-8月,龙岩接待广东游客近23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42%;接待广州游客约47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63%,“百万老广游龙岩”目标提前完成。

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自然乘胜追击。以落户于永定区的福建客家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为例,沈盛针告诉南都记者,公司今年主要做了“四件事”:“一是推动人员走出去,人要先出去,才能把好东西推荐出去;二是相应的消费产品要跟上,包括旅游产品、农特产品;三是建立合作机制,比如我们与天河区文广旅局结对,形成了合作机制;四是进行市场渠道布局。”

龙岩永定以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楼建筑群闻名于世,广州天河是全国最大的游戏产业集聚地,双方合作更具特色。沈盛针表示,除了推动旅行社深度对接,双方将重点聚焦数字文旅产业,由天河组织区内游戏动漫企业到永定踩点,深入挖掘合作潜力,“把古老的土楼文化与新兴的数字化产品相结合,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关注,推动非遗文化传承。”


“送进来”与“送出去”

相比战略长远的产业合作规划,有的区域合作已在龙岩群众中有了立竿见影的成效,例如一堂生动有趣的名师送教课、一次推动医疗资源下沉的乡镇义诊、一床“家门口”完成的顽疾手术……

9月7日上午,第三次到访龙岩一中的刘文岩,给高三(18)班带来了关于“多点思维”能力运用与提升的示范课。对于学生廖睿滢而言,40分钟倏忽即逝,却回味无穷,“刘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检索、聚焦、表达’,这六个字提纲挈领,一语中的,不仅在课堂上给予我们启迪,更为今后做题和考试提供指引和方向,为我们高考语文取得高分搭桥。”

在龙岩的几所学校调研后,刘文岩发现,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好、师资匹配度高,教师工作热情敬业,若从教与学两方面研究更适合的教学方法,就能带来质的飞跃。“我们学校对新课程、新教材以及新高考的研究比较到位,通过推动教学理念与方式的革新,应该能给龙岩提供很好的指引。”

这无疑也是上杭县城东小学党委书记、校长张清梅的殷切期望,“我期待通过合作交流,让我们的学生综合素养、学校师资水平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也期待能更好地‘双向受益’。”

图片

上杭县城东小学的学生们在开展户外体育活动。

“教育是最大的‘受益者’,让老区的学生享受到了湾区的教育资源”,龙岩市教育局三级调研员邱贞礼提到,广州、龙岩在教育合作上启动了“十百千”行动,即实施十个教育合作项目、开展百名名师师徒结对、开展千名名优教师送教服务活动。龙岩与广州对口合作的36所学校,将有近7万名教师和学生受益。

当“广州力量”在穗龙之间不断流动,明显受益的还有许多寻医问药的龙岩百姓。

今年“五一”假期刚结束,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治医师吴伟烽就来到结对的龙岩市漳平市医院,开始为期一年的驻点,主要开展脑血管病防治工作。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都非常高,患者要享受更好的医疗资源,往往选择外出到大医院求医。“漳平市医院也做神经介入手术,原来一两年能做20多台,我加入他们后,一个季度就做了70多台”,吴伟烽表示,“希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病人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

两个月后,该院主治医师、骨科博士王健也来到漳平市医院,与吴伟烽一样,带领这里的科室医生完成复杂手术的演示与教学,开展专业知识与技术培训,提升医疗队伍的科研水平。“通过长期合作,当地医生能掌握最新技术,并与患者建立互信关系,将会更深远地造福地方百姓”,王健说。

图片

龙岩市第一医院航拍图。

那条病人需要跨越千山万水的外出求医之路,龙岩市第一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陈开红希望,能由当地更多的年轻医生来走。“我们年轻时考大学,如果能考上中山大学医学院,是非常令人羡慕的”,陈开红期待,与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对后,未来能派送更多的医务人员前去进修,“中山大学与香港靠得近,服务理念也与香港接近,能到那儿学习他们的技术、管理和服务,最终带回龙岩,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摄影:南都记者 蔡肇宇

编辑:莫郅骅,李竹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南都视角 政在观察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