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南,宛如一位集婉约派和豪放派于一身的史学专家,作为诸多文化、文明的肇启之源头,地上、地下尽是宝藏;线上、线下也皆为宝贝。
西狭颂景区的秋景。 新华社发
走进陇南,徜徉于这处文化富集地,会顿觉自己文化积累不够。
从中国地图上看,地处秦巴山区的陇南恰好位于中国地理几何中心,它东接陕西、南通四川,扼陕、甘、川三省要冲,古为“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要地,今有“陇上江南”之美誉。
陇南是亚热带向北温带气候的过渡区,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接地,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交汇处。多元的文化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或自成一体或交融共生。
陇南是文明肇启之地。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陇南繁衍生息。走进陇南,可清晰求索到人类早期文明的脉络:境内有仰韶、马家窑、齐家、寺洼等文化遗迹遗址二十余处。
在陇南市文县铁楼藏族乡石门沟村,当地村民跳起“池哥昼”为全村祈福。新华社发
陇南是人文始祖伏羲的出生地,是中国古代西部民族氐人和羌人活动的核心地区,还是秦人、秦文化和大秦帝国的发祥地。陇南是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留存地,境内有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的秦先祖西垂陵园,有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等古战场遗址,有魏晋南北朝时期仇池国、宕昌国等地方政权遗存,有保存完整的汉代三颂之一的《西狭颂》摩崖石刻,有编于清顺治年间的王羲之家谱,有流传程式完整的乞巧节、“池哥昼”等文化民俗……伏羲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巴蜀文化等令历史“发烧友”应接不暇。
西和县姜席镇姜窑村的两名女子在参加“娱巧”活动。在甘肃省西和县、礼县一带,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到七月初七是传统的“乞巧女儿节”,当地一些村镇的群众通过迎巧、坐巧、娱巧、祭巧、拜巧、卜巧、送巧等7个阶段的活动,请求“巧娘娘”赐予女孩儿灵心巧手和美满生活。新华社发
深入陇南这位“史学专家”,既可唱诵“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也可吟咏苏轼的“但见玉峰横太白,便从鸟道绝峨眉。秋风兴作烟云意,晓日令涵草木姿。”
陇南是甘肃省唯一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地区,气候垂直分布极为明显,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观。陇南没有沙漠,境内高山、丘陵、河谷、盆地交错。温暖的气候、丰富的地貌,使得陇南的山植被葱郁、陇南的水澄澈碧绿,陇南的水色山光兼具北国的雄奇和南方的秀丽。但只有走进陇南,才能切身体会:陇南精妙的生态和诗意人文,是如何由这里的山川之气孕育而生。
文县范坝秋色。陇南市委宣传部供图
行走于色彩斑斓的绝美画卷之中,沉浸其中的豁达和朴野,脚下土地不仅默默地阐述着陇南的前世今生,还蕴藏着无与伦比的“泼天富贵”。被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称之为“宝贝的复杂地带”的陇南,已探明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达34种,矿床矿点445处,拥有亚洲最大类卡林型金矿(文县阳山金矿)、全国最大规模的单体方解石矿床(两当方解石矿)、全国第二大铅锌矿体(西成铅锌矿)、全国第三大锑矿体(西和崖湾锑矿),妥妥的“家里有矿”。
传说中,人文始祖伏羲创制九针,用草药、动物医药袪病御寒。始祖“开天辟地”,已是“药神”体质。
陇南是伏羲的诞生地,亦是中国西北重要的“天然药库”和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全市3500多万亩的森林、草原孕育着各类优质天然野生的中药材资源,现有各类中药材资源249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1960种、药用动物345种、药用矿物39种。常年收购经营的中药材150多种属国家规定的珍稀濒危保护药材超过20种已开发利用的550多种,10种药材获得国家地标认证。其中“文县纹党”“礼县大黄”“宕昌当归”“武都红芪”“西和半夏”“康县天麻”,因其量多质优而名冠全国。
在宕昌县哈达铺琦昆现代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工作人员使用叉车搬运中药材。新华社发
陇南“千年药乡”的名号绝非浪得虚名,从古至今,“药通南北”皆有史可查。
西汉时期,礼县的大黄经丝绸之路运往欧洲大陆,欧洲人视大黄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公元505年,宕昌国王梁弥博将当归、红芪作为贡品献给梁武帝;文县纹党自宋代以来一直是当地官员进贡皇宫的“御用药材”。
当今,陇南是“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向南开放的重要节点城市,内外联通的铁路、公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为中药材的流通贸易提供了便利快捷的通道。
陇南以建设“陇港澳中医药产业园”为契机,加快构建以宕昌县哈达铺华昌国际药材物流城为中心,以文县纹党、武都红芪、礼县大黄、西和半夏、康县天麻、成县桔梗6个季节性交易市场为外围的中药材市场化流通体系;全市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到10万吨,年交易量达到20万吨。
宕昌县官鹅沟鹅嫚沟天池。陇南市委宣传部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陇南自古就表现出现代人“既有……又有……”的“斜杠青年”人设,历史上既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又是茶马古道的途经之地。
陆上丝绸之路有北方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的说法。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被称为北方丝绸之路。而南方丝绸之路即“蜀-身毒道”,因穿行于横断山区,又称高山峡谷丝路。陇南历史上先民开发较早的商路有秦蜀道(故道)、陇蜀道(沓中阴平道)、洮岷河湟大道等贸易路,其中秦蜀道、陇蜀道则成功地衔接了南北丝绸之路。
此外,自唐以来,陇南境内的“桑蚕”产业规模已十分可观。康县蚕桑产业可考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资治通鉴》中有记载:“唐时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民国二十五年编《新编康县志》记载:“蚕丝,全县皆有之,故每当清明时期,即孵化为蚕,村庄妇女皆育之,经期四旬,即得丝焉。”
而说起“茶马古道”,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都是西南地区的“茶马互市”。但2009年文化部门在陇南康县望关发现了半截残碑,石碑上刻有“茶马贩通番捷路”字样,是明朝时设立“西北甘、陕、川的茶马古道”重要支线的物证。陇南康县由此成为发现有碑刻佐证的茶马古道途经之地。
该石碑的发现使得中国“茶马古道”的概念也发生改变。“茶马古道”不仅存在于此前为公众所熟知的云南、贵州、四川等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甘肃、陕西和青海一带也存在“以茶马贸易为主要内容的古老商贸通道”。
陇南还是一片炽热的红色革命热土,境内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都曾留下过战斗的足迹,使陇南成为红军长征途径最广泛的地区之一。
游客在红军长征哈达铺纪念馆参观。新华社发
毛主席在宕昌哈达铺提出了“到陕北去”,作出了把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这是红军在长征路上的又一次伟大转折。
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陇南领导的“两当兵变”,是西北地区较早的武装起义,具有重要影响。
每一处革命遗迹都是激励今人缅怀前辈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踔厉奋发新时代的不朽红色坐标。
在当年红军长征途中,陇南是功不可没的“补给站”“加油站”;如今瞻仰哈达铺或是两当的革命旧址,革命先烈的精神是最具能量的“加油包”。
而陇南名动天下的“橄榄油”“核桃油”“花椒油”等,无疑也是当下现代人生活里的“加油站”。
至于陇南遍地的地道好药材,如黄芪、当归、半夏、天麻等等,又何尝不是劳碌奔忙的生活里一剂实用的补给?
因此,不管是精神补给,还是物质补给,陇南都是当下我们当之无愧的“加油站”。
有着煌煌数千年历史的陇南,身上会聚了庞大的文化价值,但陇南没有自满,更没有囿于深山,而是因地借力,逐步实现了电商“搭台”、特产“唱戏”的产业,持续推进业态创新、服务升级、融合发展,推动了颇见成效的“电子商务”提档升级,形成了精彩纷呈、耀眼世界的“线上”陇南。
礼县永兴镇龙槐村,网红果农张加成正在果园直播丰收的苹果拓展线上销售。陇南市委宣传部供图
数据显示,目前陇南市有各类网店1.4万家,今年上半年实现电商销售额30.83亿元,在橄榄油、花椒、苹果、核桃、中药材、肉蛋奶、果蔬茶等陇南特色农产品领域,培育产业链条长、行业影响大的“链主”龙头企业和电商服务企业,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陇南,现今走上了康养之路,和美乡村更是令人刮目相看。今年8月,陇南“茶香萦怀”主题的乡村休闲度假线路入选了全国“乡村四时好风光”旅游精品线路,其揭开了乡土中国的陇南诗画生活。
通过这样的旅游线路,可以沉浸式体验陇南乡村的茶韵,从宕昌官鹅沟景区启程,来到两河口“山湾梦谷”民俗村,再到文县碧口古镇(茶山);深入康县阳坝镇(阳坝景区、珍爱茶山),走进康县岸门口镇朱家沟村,走进五福临门民宿,最后抵达康县长坝镇花桥村,看尽陇南洗尽铅华的素雅和从容。
茶农在文县碧口镇马家山村的茶园里采摘春茶。新华社发
这条充满茶香的度假之路或是当下记住“乡愁”的绝佳选择。陇南的文县、康县和武都区气候温润,是我国西北地区罕见的茶叶产区,也是甘肃唯一的茶叶产地,历史上曾是重要的茶叶贸易和流通区域,是“北茶马古道”必经之地。陇南所产茶叶茶芽鲜嫩、条索紧细、色泽绿润、清香爽口、滋味鲜醇、经久耐泡,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佳茗。
陇南位于兰州、西安、成都三角区域的中心位置,是连接西北、西南的重要通道,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陇南正以“加速度”联结四方八面,如正加速施工的“武九高速”。其作为西北地区通往九寨沟的高速便捷通道,对陇南意义重大。全面通车后,武都至九寨沟行车时间将由原来的5小时缩减至1.5小时左右。
此外,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政策机遇叠加辐射惠及陇南,将为陇南持续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如此陇南,如果杜甫重生,应当会重写“同谷七歌”。
陇南市康县阳坝亚热带生态旅游景区。新华社发
链接
“茶香萦怀”主题乡村休闲度假线路
宕昌官鹅沟景区→两河口“山湾梦谷”民俗村→文县碧口古镇(茶山)→康县阳坝镇(阳坝景区、珍爱茶山)→康县岸门口镇朱家沟村(五福临门民宿)→康县长坝镇花桥村(山根梦谷民宿)
最佳旅游时间:3-10月
主要乡村旅游点(项目)介绍
“山湾梦谷” 民俗村:是一个以田园综合、特色民宿等为主的高端观光休闲景区,村内遍地花香,小桥、流水、蓝天、白云,形成了如痴如醉的山水田园画面。
朱家沟村:千年古树郁郁葱葱,一方民宿古朴悠然。位于康县县城以南8公里处的朱家沟村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也是远近闻名的旅游打卡地。村子自然风光优美,通过深挖人文历史资源,科学规划,精细建设,保护性修复了“朱家大院”,建设了麻柳广场、城门楼,打造了酿酒广场、望德台、朱氏家训、状元泉等山水人文景观,已经逐步发展为集民宿、农家乐、特色美食、民俗演艺体验、田园观光、旅游产品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传统农耕文化特色旅游古村落。
游客在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岸门口镇朱家沟村参观。新华社发
珍爱茶山村(康县阳坝镇):康县阳坝处在陇南市东南部,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光照充足,森林覆盖率高,被誉为“甘肃西双版纳”。美丽的珍爱茶山村就位于康县阳坝镇区2公里处。这里的山美,林木葳蕤,花草织锦,竹涛阵阵;这里的水美,清浅地吟唱,汩汩地低语,无忧地嬉戏。这里到处洋溢着自然的气息,泥土的芬芳、山水的韵味、花木的葱茏。在这里可以去茶园体验采摘的乐趣,可以目睹茶叶的生产加工,还可在观光茶园体验民俗和农特产品的加工,体味无处不在的乡愁。
康县阳坝梅园沟。陇南市委宣传部供图
特色美食:
洋芋搅团、康县面茶、陇南豆花面等。
自驾距离:
“山湾梦谷”民俗村距宕昌县城(约50公里,1小时左右)。
朱家沟村距康县县城(约10公里,20分钟左右)。
专题采写:南都记者 肖阳
编辑:陶新蕾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重新发现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