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增九项建筑入选“第八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3-09-18 20:07

南都讯 记者王玮 发自北京 9月16日,“第八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暨现当代建筑遗产与城市更新研讨会”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举行。本次会议共推介了101个第八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推介项目。其中广东省新增九项,分别包括位于湛江市的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和法军指挥部旧址、深圳科学馆、广州海珠桥、位于佛山市的人民礼堂、深圳博物馆、招商局蛇口工业大厦、广东省农业展览馆旧址、广东美术馆、位于广州市的星海音乐厅。

图片

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的人民礼堂。主办方供图。

图片

星海音乐厅。南都资料图

图片

深圳科学馆。南都资料图

中国文物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黄元介绍,第八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推介项目分布在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包括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有限公司旧办公楼、云南省石屏第一中学、扬州汪氏小苑、天津第一机床厂等。

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金磊透露,第八批推介项目越来越重视尚未得到广泛关注的项目,例如朱启钤旧居(东四八条111号及赵堂子胡同3号)、瑞金宾馆和漳州宾馆历史建筑。与此同时,第八批推介项目也更加涵盖了欠发达地区的项目。云南省玉溪市、山东省枣庄市等地的遗产项目首次出现在了名录中。

“第八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推介项目与新中国建设的历史脉络密不可分,特别是具有时代标志性并推动了20世纪建筑进步的项目占到总推介项目的56%。”金磊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孟建民表示,截至目前,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共计推介出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8批798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其中排名前10名的地区有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湖北、天津、重庆、陕西、浙江、河南。

当天,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在主旨演讲中以御窑遗址、国营瓷厂、南头古城、澳门历史城区等多个案例讲述了20世纪遗产保护的过程和价值。

单霁翔表示,“20世纪的发展是最快的,中国发生了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加速进程。过去我们三十多年走过了英国195年走过的历程。30多年前,北京当时有建国饭店,广州有白天鹅,南京古城有一个金陵饭店,它们当时是鹤立鸡群。但是三十年以后,它已经变成小弟了,周围高楼林立了。再过十年,大家能找到吗?优秀的设计是否能够保留下来?这确实是我们面对的非常重要的课题。”

针对传统技艺是如何影响今天经济社会、科学技术、人们生活,单霁翔举例称,蚕丝有很强的韧性,很多大桥也用蚕丝;再比如,山西早期的木结构建筑是榫卯结构,组成的斗拱、梁架系统,是柔性的减震的,12级地震来都能抗住,千年屹立不倒。今天榫卯结构也应用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土家楼吊脚楼技术也用于今天的建筑,比如冬奥会的延庆赛区没有平地,就用吊脚楼技术搭建。青铜器是用湿蜡法做的,现在飞机发动机等很多精密制造也是从湿蜡法借鉴的。

“古代的非物质遗产在今天的很多领域都是有强劲的生命力,很多建筑领域也应用了很多这样新型的建材,新型物质。”单霁翔说。

 

附“第八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推介项目:

图片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