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黄海林 惠州拟构建“三屏两带一湾多核”自然保护地发展格局。惠州市林业局日前发布《惠州市自然保护地发展规划(2022-2031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意见和建议,可于10月6日前通过邮件、来电等方式向该局提出(联系方式0752-2881316,邮箱:sdbhd@huizhou.gov.cn)。
据悉,自然保护地是由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
为规划和引领惠州市自然保护地建设,构建完善惠州市自然保护地体系,惠州市林业局组织编制了本次《规划》,规划期限为10年,分为近期(2022-2025年)和中远期(2026-2031年)。
该《规划》总体目标是通过惠州市自然保护地整体布局和建设规划,建立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筑牢以自然保护地为首要地位的生态安全屏障,实现自然保护地体系更完善、管理体系更有效、基础建设更规范、管理能力明显提升、生态服务更加优质、发展保障更为有力,实现严格保护、科学利用、精细管理、高效共享的发展格局,保障大湾区和惠州市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综合惠州市生态区位、自然地理、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等因素,《规划》提出构建“三屏两带一湾多核”的惠州市自然保护地保护发展格局。
“三屏”即莲花山、罗浮山、九连山三座山脉形成的生态核心屏障,为惠州市自然生态基础骨架和生物多样性的核心地带,自然保护地聚集分布区域,也是全市生态价值最高的区域,构筑了全市的生态基石;“两带”即东江和西枝江形成的水网生态带,为惠州市经济社会发达,人为活动较多的区域,自然保护地涵盖了重要的水源涵养林、水源地和著名人文资源区,是全市重要的生态支撑带;“一湾”即南部海洋形成的生态海湾,为惠州市面向新时代发展的生态核心,是构筑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要生态基础。“多核”包括4个生态核,分别为南昆山生态核、罗浮山-象头山-鸡笼山生态核、梁化-古田-西枝江源生态核、大亚湾生态核,是自然保护地的重点保护地带。
《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推进落实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包括自然保护地勘界立碑、总体规划编制、科学考察等任务;健全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包括管理机构设立、集体林地管护模式探索、自然保护地监管数据库等任务;提高自然保护地管理能力,包括人员队伍的职业化能力提升、自然保护地标准化建设等任务;完善自然保护地基础设施,包括自然保护地内办公用房完善、巡护体系、防灾减灾体系、有害生物防控、宣教场馆建设等任务;建设自然保护地科研监测体系,包括自然保护地监测网络建设、红外相机监测网络等任务;加强自然保护地资源保护与修复,包括重点物种保护、生态系统修复、人工林提升改造、生态廊道提升建设等任务;强化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包括自然教育、生产生活区划定、生态产品推广、智慧监测监管信息平台建设等任务;实施绿美保护地提升行动,包括示范保护地建设、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任务。
编辑:黄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