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吴凤思 9月18日,重庆首部描绘中国抗战大后方英雄画卷的原创动画电影《火凤重天》在渝举行首映礼,历时五年精心创作,这部饱含渝派美术气质动画电影正式向全国观众亮相。重庆市各界代表200余人出席首映式。
《火凤重天》根据周勇等的影像史著作《<苦干>与战时重庆——影像史学视野下的战时重庆》改编,由重庆史研究会指导,重庆享弘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和重庆出版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临空都市农业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等联合摄制。《火凤重天》将于9月22日拉开重庆国庆季点映序幕,然后10月11日起全国各大影院公映。
重庆本土团队首试“抗战影像”
《火凤重天》讲述了一对青年战地记者在抗日烽火中的生死情缘,真实呈现中国抗战历史。影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以美籍华裔艺术家李凌爱和美国记者斯科特的视角,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空军对重庆进行野蛮轰炸的悲壮历史,展现了在强敌和巨大灾难面前,中国人民顽强苦干、坚忍不拔的精神,揭示了中国不可战胜的秘密。
什么是山城精神?在首映式上,《火凤重天》总策划、重庆市重庆史研究会会长周勇教授首先致辞。他表示,影片用动画的形式记录历史故事,着重刻画了重庆人民在大轰炸中展现出来的“愈挫愈勇”的不屈精神和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城市气质。
周勇是我国重要的抗战影像史学者,他主编的《<苦干>与战时重庆》一书是首部运用影像史学理论和方法对抗战时期重庆历史进行研究的学术著作。该书2020年出版后,即与重庆享弘公司合作改编为动画电影《火凤重天》。
周勇告诉南都记者,《火凤重天》是由重庆本土团队制作的第一部原创大型动画电影。影片的核心创作团队云集了大批重庆本土的优秀动画人才,同时又整合了国内动画行业的精英大家。他们对重庆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理解,为还原若干细节,作了大量精细的考证工作。
山城“历史+景象”被搬上大银幕
影视界对重庆大轰炸电影题材的探索也由来已久,几十年来,重庆电影人一直尝试通过影视艺术描绘和展现这段历史。遗憾的是,地方史影视化之路困难重重。
此外,如何通过本土美学特点,表达当地水土特色、风土人情、民风民俗乃至地域风情及城市形象?这是包括山城重庆在内的诸多城市希望探索的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的思考。
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火凤重天》的创作、制作团队做了很多探索,克服重重困难,精心策划、改编,悉心描绘,确定人物形象设计凸显国风特色的基础调性,再融汇爱情、友情、空战、谍战、悬疑、打斗等元素,最终成功将十八梯、魁星楼、洪崖洞等独具重庆特色的场景搬上大银幕。
周勇说,这部动画电影的破土而出,是重庆历史学界和影视界对故乡历史文化的一次全新打造,是一次难得的历史著作转化为艺术作品、动画电影创新的艰辛尝试,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不仅从题材上填䃼了重庆电影历史的空白,也在动画艺术创作上,为中国动画电影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影片中,人们可以看到,战火中的重庆巍然挺立,仿佛一只涅槃的火凤,警示着后人——历史不能被遗忘,民族精神永放光芒。
影片结束,全场观众起立鼓掌。有观众表示,这是一部具有鲜明的重庆辨识度的动画电影,是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一个重庆文化新标识,也是重庆文化数字化的新进展,是建设重庆文化强市取得的新成果。
编辑: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