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消费在夜间!花样夜文旅,江塔耀羊城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3-09-19 19:29

经济“新夜态”系列报道

金九银十,“消费提振年”进入下半场。蓬勃发展的夜经济,正发展成为融合餐饮、购物、娱乐、文旅的新型混合消费业态。以数为眼,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推出“经济新夜态”系列报道,将从夜食、夜游、夜娱、夜市、夜经济政策等五个方面展开解读,一同来看被点燃的夜间消费新活力。


第二篇聚焦“广式夜文旅”,看各个文旅消费集聚区点亮千年商都。

六成,这是中国银联统计广州夜间消费在城市全天消费整体交易额中的占比。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数据也显示,广州以夜间用户活跃度全国第一、消费力第三的表现位列中国夜经济繁荣度第一梯队,也是抖音异地用户夜间打卡量TOP2城市。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在积极发展服务消费方面,提出着力培育文化消费,推动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经济将成为拉动城市消费新引擎之一。夜幕下俯瞰广州,北京路、广州塔、正佳广场、长隆旅游度假区等一个个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将千年商都点亮。

珠江之夜:

江塔联游开创“水陆空”玩乐新体验

谈及广州的夜间文旅消费,不可不提城市名片之一的广州塔。作为广州景点“顶流”,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数据显示,广州塔是今年抖音用户广州打卡目的地TOP1,且遥遥领先于其他景区。据广州塔公开数据,今年7月1日—8月2日(包括受台风“泰利”影响关闭部分户外项目区域的时段),广州塔日均接待游客约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41倍,需按80%进行日最大接待量限流。广州地铁数据也显示,今年暑运期间(7月1日至8月31日),广州塔站日均客运量达6.8万人次,较6月份增长了58%,客流控制措施甚至一度持续到晚上11点。

图片

广州塔何以吸引众多游客?整合珠江夜游资源、提供“水、陆、空”立体观光体验感受的“江塔联游”是其制胜法宝之一。在“空”中,这座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旅游观光塔所有项目均实施夜间开放。游客最晚可在22:00前入塔,站在视野辽阔的各观景平台上看璀璨珠江夜景,或者在世界最高的横向摩天轮上凝望浪漫星空。

在地面,多元文旅产品在旅游区内集聚。“粤韵广州·名家周末大舞台”成为推动传统与现代艺术结合、推进文化惠民的重要渠道;“潮墟·CPARTY”通过非遗潮玩打造特色文旅地标;“岭南之窗”非遗展览打造岭南文化“走出去”窗口……

在水上,游客可从广州塔财富码头、海心沙东区码头等珠江沿岸码头登上游船,开启珠江夜游之旅,一边沿途欣赏城市璀璨夜景,一边体验独具特色的水上移动文旅项目。2016年起,水上移动粤剧《船说》对外展演,这出传统粤剧“月圆花好”的文化盛宴曾在2017年荣获中国戏曲票房排行榜首,至今已展演超1900场,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2023年3月,“珠水流金”水上移动音乐厅正式揭牌首航,每月一场的主题音乐会依托常年停靠白鹅潭畔的“鹅潭印象号”举办,与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隔江相望,旨在让艺术与市民的消费生活交响共鸣,让粤语金曲在珠江流淌。

中国经济信息社编制的《国际都市游船活力指数报告(2022)》显示,广州都市游船活力指数排名蝉联全球第二,国内第一。广州市港务局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珠江游游客量累计已达94.27万人,同比增长360.06%,全面超越疫情前市场水平,反映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文化之夜:

地标商圈集聚历史遗产精华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于2023年8月31日至9月5日发起的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各项夜间文旅活动中,国潮/非遗等文化体验活动最受欢迎,63.75%的受访者对此深感兴趣;42.5%的受访者热衷于参观博物馆等文化场馆。

图片

如果你也是历史文化爱好者,北京路商圈是你不容错过的打卡地点。2021年,北京路商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相关资料显示,商圈以北京路步行街为中心,涵盖周边0.43平方公里范围。就在这一片区内,集聚了广州底蕴最深厚、历史最完整、精华最集中的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保单位4处(南越国宫署、秦造船厂遗址、西汉水闸、万木草堂),省级文保单位5处(药洲遗址、大佛寺、广东财政厅旧址、千年古道遗址、拱北楼遗址),市级文保单位6处,非遗项目35个,老字号52家,还有9家电影院、12家书店以及南方剧院、岭南金融博物馆、汉服馆等特色文化体验场馆10多处,文化类商户占全部商户比重超四成。

目前,北京路商圈376栋骑楼建筑均按“一栋一策、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修复,建有省财厅灯光秀、新大新户外裸眼3D艺术灯光秀、青宫橱窗剧场等10余处夜间景观,多数主要景点开放至晚上9时,沿街商铺正常营业至晚上10时,电影院、美食街等均营业至凌晨,夜间营业商户占总商户比重达94%。今年上半年,北京路步行街客流总量5531.1万人次,同比增长77.4%,其中年轻人占七成。

除北京路外,城中多个文化地标也为市民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博物馆之夜”活动,助力夜间经济发展。例如广东省博物馆在暑假期间恢复周五夜间开放,延长开放至20时30分,为游客带来独特的夜间参观体验。统计数据显示,暑假期间,超过3.7万名游客选择夜间时段来到广东省博物馆参观展览和参加活动。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同样在7月至8月把每周五、周六的开放时间延长至20时30分,并配套了13场不同主题的夜场活动。其中有如“‘Yue’在帅府Busking”“激情四射 ‘枪战’帅府”等时尚活动,陪伴年轻人度过欢乐夏夜;也有如“筑梦新时代”或“英雄颂”等户外音乐晚会,为中老年艺术团体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

友聚之夜:

9后娱乐厅创新夜蒲业态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发起的问卷调查中,58.75%的受访者表示社交聚会是夜间文旅活动的主要目的。美团数据也显示,今年8月以来,广州休闲玩乐的夜间消费规模占全天的比重超六成。城中各大商业综合体是不少年轻人的首选聚会地点,不过,商业综合体惯常的“早十晚十”经营模式令消费者在工作日期间的消费时间仅有3-4小时,难以尽兴。民调结果也指出,过半受访者更习惯在周五、周六进行夜间文旅活动。

图片

为满足消费者日趋增长的夜间文旅消费需求,今年8月,《广州市关于培育羊城夜市先行区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若干措施》经审议通过,明确支持夜间延时经营,对在凌晨两点后不干扰居民正常生活秩序的酒吧、餐厅、咖啡厅、文旅休闲等经营场所,取消营业时间限制。政策支持下,广州城中各大商业综合体,正发挥各自场内业态特色,着力打造区别于日间的夜游亮点。

作为华南唯一商贸型国家级4A景区,正佳广场早在2020年已饮上“头啖汤”,率先推出广州城内大型综合体的首个夜游特色项目——“正佳夏夜嘉年华”,之后又打造“海洋奇幻夜”“博物馆奇妙夜”等夜间特色主题活动,推进夜游与科普研学、亲子游、甜蜜经济等结合,发挥夜间消费的“黄金时段”效能,吸引大批市民游客。今年暑假,正佳广场还推出“正佳星球动漫狂欢节”,举办夜间集市、动漫cosplay巡游、二次元水上电音节、手办展览等活动,给年轻人带来更多消费新体验。

同时,正佳广场还策划利用场内的文旅设施,将7楼改造成“9后娱乐厅”,为市民游客打造吃喝玩乐购一体化的“微度假”夜蒲地。“9后是晚上9点之后的意思。”正佳集团副董事长兼CEO谢萌表示,“9后娱乐厅”将汇聚雨林馆、天文馆、大剧院、电影院等丰富文旅业态,主要满足年轻人下班后,尤其晚上9点后的一站式夜间休闲娱乐需求,推动夜间消费内容和场景创新。

此外,广州城中多个商业综合体也先后延长经营时间。例如天环广场逢周五六及公众假期会将营业时间调整至22:30结束;凯德广场•云尚也在会周末多营业半个小时;天德广场内餐饮、酒吧等多业态商户延长夜间营业时间超过凌晨两点。

东方宝泰在今年举办了2023华南精酿啤酒节,在此期间特意调整活动结束时间至凌晨;7月开始,又持续不间断在周末期间开展不同主题夜间车尾厢市集,还将13米长的冲浪机放置到户外,延长活动时间至夜间。

在2023年“Young城Yeah市”夜间消费节启动仪式上,《2023年广州夜间经济发展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指出,广州珠江新城商圈、天河路商圈、北京路商圈的异地到访客群占比均接近40%,说明广州典型市级商圈发展较均衡且已成为城市地标,对外地消费者有强吸引力。

欢乐之夜:

马戏盛宴20多年公演上万场

作为华南区域关键交通节点之一,广州坐拥全球前五十大主要机场——白云国际机场,以及全国客运量最大、最繁忙的火车站——广州南站,奠定了对外地客群的强大吸附能力。携程发布的《2023年暑期出游市场报告》显示,广州位列暑期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TOP10。

提到广州旅游,不可不提坐拥长隆野生动物世界、长隆欢乐世界、长隆水上乐园、长隆国际大马戏等多个文旅项目的长隆旅游度假区。“白天看动物,夜间看马戏,晚上入住动物主题酒店”的一站式旅游度假服务,让长隆旅游度假区成为广州乃至广东、全国夜间文旅的一个标杆。公开资料显示,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的夜间经营项目占全天文化娱乐项目数量的87.5%;夜间游览面积为2.32平方公里,占全天游览面积的77.7%。

各项文旅产品中,20多年来公演超过一万场的长隆国际大马戏,用众多经典节目打造“永不落幕的马戏盛宴”,成为广州文旅不可或缺的一张重要夜名片;长隆欢乐世界每年10-11月份定期举办夜间节庆活动,吸引大量年轻客群,成为长隆的王牌经营项目之一;长隆水上乐园自2008年起开启夜场模式,通过星空水派对、水上电音节等不同活动吸引消费者参与夜场活动;2019年,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也投资近亿元进行夜间灯光改造,打造日夜相宜的游览区域,在夜间对游客开放,进一步丰富度假区的夜间体验项目。

如今,每逢重要节假日,长隆旅游度假区主办的主题活动,必定吸引大批市民游客下班后过来捧场。数据显示,长隆集团年接待游客量已突破4000万人次,夜间经济占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总收入约1/3。

未来之夜:

期待室外观影上新夜游线路

展望将来,市民游客对广州的夜间文旅业态还有不少期待。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发起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7.50%的受访者希望广州发展露天影院、汽车影院等室外观影场所;56.25%期待开发更多夜游线路,加强夜间景观建设;41.25%提议举办如夜跑等夜间户外主题活动;也有超三成受访者希望进一步加强人群密集场所通讯保障和保洁等配套建设。

图片

有受访者表示,与西安大唐不夜城、淄博烧烤等高热度文旅项目相比,广州在夜间文旅宣传方面显得相对“低调”,建议进一步强化品牌IP打造,积极“出圈”。也有受访者提议,希望广州提供更集中化的文化活动信息查询渠道,“如果通过一个小程序或者公众号就能查到广州各个文旅集聚区内所有活动信息,会更方便市民游客了解资讯,提升参加活动的意愿。”

在广州夜间文旅经济发展路径方面,不少专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广东文旅融合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伟钊博士表示,在夜娱、夜秀方面,广州已经拥有优异的科技手段,但讲述何种文化内容和如何讲述,仍需要进一步明确思路。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会展与经济管理系主任李军认为,广州需在地标性夜间经济集聚区打造融合新风潮、夜食、夜购、夜游等多业态并举,营造赏、购、学、游、玩、探、品等多维度、沉浸式的夜生活新形态。

正佳集团副董事长兼CEO谢萌则认为,夜间经济不仅仅是经营者单方面发力的事,应该构建夜间经济全要素生态圈,包括各大商圈、商贸载体以及金融服务机构、文旅企业以及品牌经营者,促进夜间经济各要素的流动、融合,实现彼此赋能。他还提议,要持续强化夜间IP主题活动,聚合更多优质城市的夜间创新内容,让夜间消费持续焕发活力。

南都研究员留意到,今年7月印发的《广州市重点商业功能区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中提到,将打造“1+4+X”的夜间经济空间布局体系,包括1条以珠江中心城区段(前航道、后航道和西航道)为轴线的世界级夜游文旅体验带;4个各具特色的都市级夜间地标型夜生活集聚区;并分别在广州老城区内结合旅游文化资源打造商文旅示范项目,现代核心商圈内打造活力时尚的商展示范项目,滨江地段打造功能丰富的高品质滨水商业项目。相关规划的出台,有望进一步丰富广州夜间文旅消费场景,引入更多夜间文旅新业态、新品类、新内容,打造城市夜间经济新名片。

样本概述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于2023年8月31日至9月5日发起本次网络问卷调查,受访者均来自广东省。从年龄段来看,90后占28.32%,95后占42.70%,00后占28.98%。从身份来看,在职人士占51.85%,自由职业者占33.77%,在校学生占11.33%。从月收入来看,5000元或以下占23.09%,5001-8000元占28.10%,8001-10000元占22%,10001元及以上的占24.84%。

图片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策划/统筹:邹莹 张纯

采写:南都研究员 李伟锋

数据采集分析:南都研究员 麦洁莹 实习生 傅纪岚 黎馨徽

设计:张博 林泳希 原毅

数据来源:巨量引擎研究院、广东省旅游规划与营销协会、广州地铁

编辑:李伟锋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中国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研析
经济“新夜态”系列报道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