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学杂技,16岁转行魔术,27岁问鼎“魔术界奥斯卡”,15秒穿越长江,4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首创情景魔术晚会,开中国魔术高等教育之先……魔术师李宁的人生,如他的舞台作品一般令人惊奇,似乎总是充满无穷的可能性。
9月18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杂技艺术周期间,南都、N视频记者在中国杂技艺术创作与高等教育发展论坛现场见到了李宁。彼时,他正在观众席间聆听一场演讲。很难想到,这位衣着朴素、气场温和的男子,竟然就是深藏不露的魔术大师。
李宁。
缘起:“杂技磨炼了我的精神意志”
对于魔术,李宁其实是“半路出家”。
他从6岁开始学习杂技,11岁时便作为京沪少年艺术代表团成员赴朝鲜演出,还见到了时任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上世纪80年代末,为了即将进行的北欧商演,李宁和伙伴们又刻苦训练了两年,那段经历至今让他记忆犹新。他告诉南都记者:“当时,我们恨不得公鸡一打鸣就开始训练,大冬天的在北京晨跑,跑完一圈回来,天还是黑的。”不料,访欧计划出现了变动,李宁最终没能成行。在父亲的安排下,他转徙桂林,拜中国传统戏法名家丁洪杰为师,就这样在桂林的游船上,开启了自己的魔术人生。
突如其来的转行,自然会让年少的李宁心有不甘:“那时,我老是在想,我这么多年的杂技都白练了!”时隔多年回看,他才意识到,学习杂技吃过的苦“特别值得”。他对南都记者谈道,那段经历造就了自己吃苦耐劳、永不放弃的精神,杂技演员之间团结协作、互相依托的习惯和责任心,也为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我没见到过任何一个杂技演员,是由于心情不好,或者对搭档有意见,就不去演的。”
李宁说,后来从事魔术创作和表演时,他曾经因为畏难,差点没有坚持下去。但转念一想,还是告诉自己:“我至少得成功以后,再决定我是去是留。”
成名:“成功时要学会把腰塌下来”
要说李宁的魔术代表作,就不得不提《移形换影——三变》,迄今为止,这仍是李宁心目中最得意的原创作品。这个魔术将变脸、变衣、变伞融为一体,于转瞬之间实现同步变换,是后来同类魔术的“鼻祖”。
《移形换影——三变》剧照。
2000年,李宁凭借《移形换影——三变》,先后摘得中国杂技届最高奖项“金菊奖”和深圳欢乐谷国际魔术比赛金奖,登上央视春晚舞台;2001年,又入围了有“魔术界奥斯卡”之称的蒙特卡罗国际魔术比赛,并将总冠军“金魔棒奖”收入囊中,成为亚洲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魔术表演艺术家。那一年,李宁才27岁。
他对南都记者形容,“三金”奖项加身、一举成名后的经历,像是“超车了”似的,“我觉得我还是李宁,但那个时候,别人已经不把我看作李宁了。”成名让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好在李宁谨遵前辈的教诲:“失败或者还没有成功的时候,要把腰立起来;成功的时候,要学会把腰塌下来。”
此后,他更加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并于2011年开办“李宁快乐魔术公益行”活动,将外来务工子弟、家境困难的学生、孤儿等群体请进剧院、免费观看魔术演出。
突破:完成5个魔术的“从0到1”
李宁相信,要想让魔术保持“魔力”,秘诀就在于不断创新。
回望李宁的魔术创作生涯,他先是在《移形换影——三变》中,创造了能同步实现变脸、变衣、变伞的新技术;后又尝试将魔术与情景剧相结合,首创了大型魔术情景剧晚会《魔法传奇》;2012年,在央视直播镜头下,李宁创造性地完成了“15秒穿越长江”的户外大型实景魔术表演,轰动大江南北。
如果说《移形换影——三变》《魔法传奇》和《穿越长江·神奇魔幻夜》分别实现了魔术技术、情景表演和实景形式上的“从0到1”,那么创建面向青少年的儿童魔术教育品牌和开办李宁魔术艺术学院,则是完成了儿童魔术教育和魔术高等教育的“从0到1”。其中,李宁主张的儿童魔术教育,是将其作为培养孩子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力和自信力的素质教育。“魔术师是造梦的。”他认为,魔术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激发梦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
李宁重视魔术创新,也注重保护魔术的“神秘感”。他说,魔术师反复实验、孜孜以求的,就是魔术令人着迷的“猜不透”,但网络上层出不穷的魔术揭秘消解了这种“魔力”,严重影响了魔术的生态。为此,李宁通过南都呼吁:“希望大家能尊重和保护原创魔术,拒绝魔术揭秘。只有观看魔术本身,才能感受到它真正的价值所在。”
培才:从魔术师到魔术学院院长
随着2018年“李宁魔术艺术学院”的正式成立,李宁也从魔术师进阶成了魔术学院院长。
他将自己从事魔术表演的切身体会,注入了魔术师的培养理念中。在他看来,魔术是一门综合艺术,魔术技巧、舞台表演和艺术效果应当是一体的,“魔术技巧和方法只是技术层面,舞台表演要美化技术,而魔术的最终目标是通过魔术表演,为观众营造神奇的观感、创造奇幻的视觉效果、启发无尽的想象空间,这样才可以称为‘魔术表演艺术’。”
李宁魔术艺术学院揭牌。
一位优秀的魔术师,不仅要功夫到家,还应当是优秀的表演者;既要具备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要懂很多声、光、电知识和道具设计原理,因此在培养时不能偏废,也无法一蹴而就。李宁向南都记者介绍,在李宁魔术艺术学院,实行的是魔术表演、道具研发制作和理论研究“三合一”的培养模式,并将“现代学徒制”引入到了实践课程,“我们先给学生打好魔术基础,然后因材施教,促成师徒结对,在专业上精进提升。”
在李宁及其团队的推动下,2021年,“现代魔术设计与表演专业”被正式纳入教育部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李宁魔术艺术学院也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国家认证大学文凭的全日制魔术学历教育学院。同时,与李宁魔术艺术学院合作开办的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现代魔术设计与表演”专业、北京联合大学“表演(杂技魔术剧)”专业,今年均已开启首届招生。
在推动中国魔术高等教育的道路上,新的篇章正在不断被写就。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实习生 李月 南都记者 侯婧婧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岭南文化新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