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0日,美联储最新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决定9月放缓加息步伐,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继续维持在5.25%到5.50%之间。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当天会后的发布会上表示,控制通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美联储将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关注高通胀给美国带来的风险。自2022年3月以来,美联储为了遏制高企的通胀已经11次密集加息,将利率从接近于零提升至5.25%至5.5%,成为22年来的最高水平。
根据美国劳工部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6%,同比上涨3.7%,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8月核心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4.3%,仍远高于美联储设定的2%长期目标。市场预测称,美联储今年年底前将再次加息25个基点以抑制通胀。另外,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对明年的利率水平预测上调了0.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美联储为了将通胀控制在2%的水平,美国或将在更长时间内维持高水平利率。
激进加息、长期维持高利率环境对美国经济造成了巨大风险,业内人士称,尽管美联储上调了对美国经济的预期,但是经济衰退的风险犹存。
顶峰金融咨询公司总裁 莉兹·米勒:我们一直认为,我们处在经济衰退中,这是一场持续不断的衰退,只是它在某种程度上被掩盖了,我们对美国经济衰退的看法没有变。
专家分析:美货币政策效果不理想 抗通胀目标难实现
尽管美联储决定暂停加息,但是本轮加息进程中美联储推行的高利率的货币政策并没有令美国通胀水平快速回到2%的目标值,关于未来美国经济和通胀水平如何发展、美国经济和社会问题是否会进一步影响美国通胀水平,一起来看专家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馥伊:从美国当前的物价水平表现来看,美联储已经进入了抗通胀的后半程,但是后半程走得并不是十分的顺利。在未来一段时期,美国的物价水平要回到2%的调控目标难度还是非常大。
长短期因素将继续推高美物价和生产成本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馥伊:这里既有短期的因素也有长期的因素,从短期因素来看,其一是能源价格走高带来物价上行。当前的一系列罢工事件也推升了美国的制造业综合生产成本。当前全世界瞩目的三大汽车巨头工人罢工事件,为期十周的罢工可能会造成美国损失150万辆汽车的产量,尤其是美国汽车制造业是美国整体制造业门类中最大的一部分,占美国GDP的比例也是不低的,上下的产业链和大量的中小企业特别多,因此他对美国整体供应链产业链的韧性是非常大的冲击,最终也会反映在美国的商品价格上。
美国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反噬自身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馥伊:最后一点,长期因素,近期美国人为地改变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走向,实际上也是违背了市场调配资源的客观规律,最终也使美国市场上的商品和进口商品的成本上升。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任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