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新十余天,珠海市委书记陈勇重点关注什么?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珠海
原创2023-09-21 13:40

南都讯 9月21日,陈勇履新珠海市委书记已近两周。期间,他调研了哪些地方?部署了哪些工作?背后又透露出珠海未来怎样的发展思路?

南都记者透过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十余天的时间里,陈勇主持召开了3次市委常委会会议和2次省委横琴工委、省政府横琴办联席会议,调研了香洲、高新、金湾3个区,开展了1场专题研究和1场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珠海特区报在18日的一篇报道中评价:这是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马不停蹄开展会议部署、走访调研。

推动珠海从“交通枢纽经济枢纽升级

作为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珠海如何抢抓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广东自由贸易区横琴片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四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向“大而强”“大而优”转型跨越,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9月11日,陈勇主持召开珠海市委常委会会议。在部署下一步工作时,会议提出:“(珠海)要自觉担负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特区使命,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担当作为,以实干实绩努力为‘再造一个新广东’作出珠海贡献”。

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要了解一座城市,规划是一个重要的切入口。

9月12日,珠海市委书记陈勇和珠海市市长黄志豪来到珠海规划展览馆,专题研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市交通体系规划及重点交通项目规划建设工作。

800x531_650bc4c0abde5.png

珠海特区报照片

在通过观看展陈、照片和多媒体展示,详细了解珠海设立经济特区以来历史沿革、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等情况后,陈勇指出:“当前,珠海正加快推动城市从‘小而美’‘小而精’向‘大而强’‘大而优’转型跨越,处在城市能级量级加快提升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发挥空港、海港、港珠澳大桥的综合优势,持续发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建设外联内畅交通体系,推动‘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升级。”

陈勇最近一次主持珠海市委常委会议是9月18日。该次会议强调,“要聚焦群众关心关切重点问题,狠抓工作落实,强化跟踪问效,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锤炼能打硬仗、善于攻坚的干部队伍

珠海是粤港澳大湾区“澳珠极点”的重要一环,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推动珠澳深度合作打开新局面是珠海肩负的重要使命。

公开报道显示,上任十余天,陈勇就三次主持召开了与横琴合作区有关的会议。

第一次会议是9月11日下午,刚刚履新珠海市委书记、省委横琴工委书记的陈勇主持召开了2023年度省委横琴工委、省政府横琴办第十六次联席会议。聚焦如何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会议提出,“要紧贴‘需求’,突出‘管用’,着眼‘长效’,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实战性,锤炼能打硬仗、善于攻坚的干部队伍,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9月15日,陈勇主持召开珠海市委常委会会议和省委横琴工委、省政府横琴办联席会议。会议强调:“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研究解决群众之盼、改革之难、发展之需,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促进发展的实际举措”,“要全力推动制造业当家、‘百千万工程’、绿美珠海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把主题教育成果体现到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上。”

图片

新华社照片

同日,珠海市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召开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陈勇主持会议并强调,“要坚定自觉扛起丰富‘一国两制’新实践、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担,扛起大湾区极点城市和全省发展又一重要引擎的重担,扛起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的重担,扛起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政治责任,努力成为勇挑重担的时代铁军”,“要坚定不移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发力,加快建设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和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持续拓展珠西经济纵深腹地,努力成为争创一流的特区先锋”。

十余天调研珠海3个区

履新不久,陈勇便开始了一线调研,截至20日先后来到香洲区、高新区、金湾区,深入企业、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港口码头。

800x543_650bc4c08a3b3.png

珠海特区报照片

9月12日下午,陈勇一线调研首站来到了香洲区。

为什么第一站去这里?在实地调研后举行的座谈会上,陈勇谈道:“香洲区作为珠海的中心城区,经济总量和人口占全市半壁江山,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香洲区,陈勇深入产业园区、企业一线,边看、边听、边想,指出“香洲区树立国际视野,抢抓发展机遇,以更大格局、更高要求、更积极作为,激发改革创新的活力和潜能,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9月13日,陈勇一线调研的第二站来到了高新区,先后走进清华科技园、珠海金山软件有限公司、珠海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园。高新区是珠海创新成果应用最活跃、高新技术产业最密集的区域,也是珠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战场。调研中,陈勇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珠海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新区要立足全国大局,树立远大理想,进一步提高站位、找准定位、争先进位,持续增强在全国高新区中的创新显示度、发展辨识度,加快成为珠海培育、壮大、应用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一线调研的第三站是金湾区。9月18日,陈勇先后来到金湾区平沙电子电器产业园5.0产业新空间、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珠海英力士化工有限公司、珠海国际货柜码头(高栏)有限公司以及华发国际商务中心。调研期间,他强调,“金湾区是全市工业发展的主阵地、城市功能提升的支撑点,是珠海经济能级量级迈向更高层次的重要动力源”,“要聚焦城市形态高级化,城市活力多元化持续发力,立足金湾区资源禀赋,深化未来城市发展形态研究,适度超前、科学布局优质公共服务,持续提升金湾的区域影响力和投资吸引力。”


《政在珠海·新书记来了》栏目

策划:刘岸然 谢江涛

统筹:胡怀军 杨亮

采写/整合:南都记者杨亮

报道素材来源:南方+、珠海特区报

编辑:杨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政在珠海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