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前,已经退休一年的黎小军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纸质包装的“菠萝月饼”。她没想到,这些来自徐闻的果农们还惦记着她,从徐闻赶了500来公里路,要亲手把菠萝月饼送到“菠萝女神”的手上。
黎小军退休前曾是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对外经济与农合促进中心副主任,她与果农结识是因为一串数字——“12221”。2018年,徐闻菠萝滞销。2019年2月,赶在菠萝上市前,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组建了一支由政府、电商平台、媒体等组成的工作组,黎小军担任组长,带领队伍入驻徐闻,最终促成10万吨菠萝销售,也由此拉开了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的帷幕。
黎小军(左五)与菠萝“12221”工作组成员合影。图片来自羊城派。
如今,在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徐闻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今年,徐闻当地延伸菠萝产业链,制作了菠萝月饼,想让世界消费者在中秋传统佳节之际,尝尝来自中国“菠萝的海”的甜蜜滋味。
01/
两封求助信令人揪心
一串财富密码让“滞销果”变成“致富果”
在中国,每三个菠萝,就有一个来自徐闻。在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地处热带的徐闻县,有着广东最充足的日照条件,以盛产菠萝而驰名。每年丰收时节,35万亩菠萝地连成一片金黄,70万吨菠萝散发甜蜜的气息,让徐闻这个一直都很低调的小城凭颜值“出圈”。
但徐闻也曾有“甜蜜”的烦恼。由于地理位置偏于一隅、距离市场较远,徐闻果农接收、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弱,抗风险能力低。此前,徐闻菠萝基本靠经销商线下采购,模式传统。一旦误判行情,就容易出现“果贱伤农”。
2018年,四、五月份的菠萝旺季却并没有带来旺销的好消息。受到瓜果集中上市、市场消费低迷等因素影响,徐闻菠萝陷入了滞销困境。据了解,此次徐闻的菠萝滞销面积达到10万亩,半数以上的菠萝种植户受到了影响。
为此,徐闻县菠萝产量最大的乡镇曲界镇,向邮政企业和广大消费者发出了恳请函和倡议书:“我镇特向贵公司恳请支持提供帮助,为菠萝销售提供平台支撑。”“希望广大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献出你们的爱心,多买曲界菠萝,多卖曲界菠萝。”但是,一直等到6月份,仍有很多果农没有等到买家到来。
图片来自“湛江邮政传媒”微信号。
“果贱伤农”的问题牵动着整个广东农产品市场的心弦,如何推动生产和市场两手抓,破解“滞销果”的难题?
2019年2月,在菠萝上市前,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组建了一支由政府、电商平台、媒体等组成的工作组,由时任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对外经济与农合促进中心副主任黎小军担任组长,带领队伍入驻徐闻。他们从全国邀请了超过300名的专业采购商,并召开了首届菠萝产销对接大会,组建菠萝采购商联盟,促成10万吨菠萝销售,拉开了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的帷幕。
所谓“12221”,即推出“1”个农产品大数据平台,组建销区采购商和培养产区经纪人“2”支队伍,拓展销区和产区“2”大市场,策划采购商走进产区和农产品走进大市场“2”场活动,实现品牌打造、销量提升、市场引导、品种改良、农民致富等“1”揽子目标。
多位徐闻当地果农在受访时表示,“12221”之所以成为致富密码,是因为它帮助果农们培养了主动对接市场的意识,打通了生产与销售之间的链路,健全了联农带农机制。
2021年,广东先后印发《2021广东菠萝“12221”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等,广东开始全省一盘棋共同推进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
省市县的联动、全产业链的打通,正在吸引更多资源进入广东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中来。
2019-2021三年来,徐闻县累计吸纳来自全国超过13个省(市)的大型采购商超过400人。
02/
一封招商信振奋人心
徐闻菠萝变身“超级网红”,走向世界
2022年2月,徐闻县委书记罗红霞、县长梁琼荣首次发布了《致全球菠萝采购商的一封信》。邀请信发出后的24小时内,徐闻县菠萝采购商服务中心就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70多位采购商的电话咨询,一名香港客商在当天就订购了一批徐闻菠萝。
图片来自网络。
向世界发出邀请,徐闻有自己的底气。2021年,微博话题#每3个中国菠萝就有一个来自徐闻,登上微博热搜榜全国第二位。同一年,徐闻菠萝出口俄罗斯、日本、吉尔吉斯斯坦、阿联酋迪拜等国家和地区约530吨。徐闻菠萝,从“滞销果”变成了中国的“网红果”,又一跃成为真正的“世界果”。
也正是因为前期建立的良好口碑和产销对接体系的不断完善,在县委书记和县长的联名邀请信发出十天后,徐闻的第一笔出口大单也准时发车了。2月23日,重达5吨的徐闻金钻菠萝出口到了新加坡。这也标志着徐闻菠萝以“中国菠萝”的身份,正式进入RCEP成员国。
2022年3月10日,广东“菠萝的海”百名网红千名主播田头直播开锣暨全球采购商大会在徐闻RCEP菠萝国际交易中心正式启动。在3月11日举行的总结大会上,广东省农业农村厅“12221”工作组组长黎小军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惊喜。徐闻果农代表陈如约,将果农们集体商议、自发自创的“菠萝的海女神奖”颁给了她。
徐闻菠萝田头大直播现场。
“‘12221’工作组三年来多次奔波在‘菠萝的海’的路上。徐闻70万吨菠萝,多卖五毛钱与少卖五毛钱,就差14亿元,果农多收14亿元,村里就多了一批楼房、就多了一批小车、就多了欢声笑语幸福生活。”陈如约在颁奖台上动情地说。
03/
一年两封邀请信彰显信心
要让“徐闻探索”成为“百千万工程”的优异样本
2023年一开年,广东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其中,“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作为“再造一个新广东”的关键突破口,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工作的重要抓手。2月12日,再次读到罗红霞和梁琼荣对全球采购商的邀请信时,信中的徐闻,已经从早先的“求助者”“探索者”,摇身一变成为了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的“示范者”。
图片来自徐闻县融媒体中心。
“伴随‘RCEP菠萝国际交易中心’‘中国徐闻农产品中东地区销售平台’的建立,徐闻菠萝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徐闻菠萝卖出了好价格,火出了圈,成为了中国故事的‘宣传果’、连结世界的‘友谊果’。”信中提到,要在徐闻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菠萝产业带,让“徐闻探索”成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更优异的样本。
在徐闻菠萝加速向全球市场迈进的过程中,徐闻小菠萝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逆袭”之路。每年,徐闻3-9两重的小菠萝产量不低于5万吨。但因为个头太小,只能被当作“边角料”贱卖。近年来,徐闻通过发展鲜切小菠萝、开发菠萝预制菜等方法,把“小菠萝”干成了一笔“大生意”。
2021年,徐闻制定了去皮小菠萝的团体标准,对去皮菠萝的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标志、包装、贮存、运输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2022年,《徐闻县促进菠萝加工业发展的十条措施》作为徐闻县委县政府当年的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又率先发布了鲜切菠萝的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出台,指导了徐闻去皮菠萝的健康发展。
如今,曾在2018年发出“求助信”的曲界镇,已经建有菠萝生产企业40家,其中菠萝加工厂12家、菠萝筐生产厂18家、菠萝包装厂1家。菠萝加工厂主要生产菠萝罐头、菠萝果酱、菠萝干、菠萝月饼、凤梨酥等产品。
除了鲜切菠萝,徐闻还通过生产菠萝烤鱼等预制菜,解决小菠萝的销售难题,延长其销售季节。据了解,在预制菜采用的原料中,罗非鱼的塘头均价约4元/斤,徐闻菠萝收购均价约1.5元/斤,而做成3斤的菠萝烤鱼预制菜,售价能够达到60-70元一份,大大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为农民增收开拓了新道路。在2022年举办的第10届亚洲海鲜展上,某品牌的菠萝烤鱼当场即拿下了140吨的订单。
今年8月底,罗红霞和黄来兴再次联手发布邀请信。这一次,他们是喊全球消费者来吃菠萝月饼。信中指出,徐闻为延伸菠萝产业链,实施了菠萝工业化、食品化、节庆化工程。“我们将徐闻‘菠萝的海’自然美与中秋的文化美融合,采用独特的锁鲜技术,创新生产出独具特色的‘菠萝的海’月饼,舌尖满满的纯天然果胶质感,品自然之味,明月清风徐来。”
9月初,徐闻果农赶路500来公里,为去年已经退休的黎小军和菠萝“12221”工作组成员送来了菠萝月饼。黎小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她最开心的就是看到了菠萝月饼,这是徐闻人赋予了“12221”新的内容、更高的价值。
扫码可购买菠萝月饼:
采写:南都记者 王诗琪 实习生 王璇 洪悦莹 孔怡灵 钟耀祖
编辑:王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