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球、突破、灌篮、三分球,场上小伙子们穿戴整齐、动作流畅。单场得分46,乍一看,以为是错过了哪场国际赛事。
但当万人大合唱、蹦“苗迪”、对山歌,穿着苗族服饰的青年男女载歌载舞的场面出现,很多人才回过神来,这些激烈与热烈并存的场面并不是来自国际大舞台,而是贵州“村BA”现场。
“村BA”今年火了。但火的不只篮球,还有贵州旅游产业。“‘村BA’在吸引巨大客流的同时,促进了体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台江县委书记陈震表示。
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台江县旅游接待421.38万人次,同比增长51.46%;旅游收入56.93亿元,同比增长71.63%。中秋国庆期间,贵州还推出“村BA”“村超”体育精品旅游线路。
“村BA”助力文旅新模式。
台江县旅游的火热有别于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背后是短视频直播新渠道带动的文化出圈,流量从线上到线下,从文化到产业,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业态、新模式。
更大的改变是人才,更多有能力的年轻人回来了。从普通村民到本地网红,从电商从业者到村寨代言人,从“村BA”球员到村干部,在把“村BA”推向全国,把贵州旅游推向全国这件事儿上,掌握短视频技能和数字素养的年轻人纷纷变身“村播”。
“作为乡村振兴的新型人才,村播为乡村振兴带来了人才的‘源头活水’,正在成为带动农产品销售、创新农业品牌营销、推动乡村旅游的重要力量,这背后是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力量。”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张国庆在近日召开的快手追光大会上表示。
新个体、新职业、微经济……在短视频直播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加持下,家门口的就业创业路越来越畅通,赋予了乡村更多发展机会。
科技赋能“新农业”
“产粮大县榆树的补贴下来了!老铁们,各地区可以参考一下。”这句话来自快手主播“水稻一朵er”。几乎每天都会更新内容的“水稻一朵er”,正式职业是东农水稻研究所技术推广部部长。
2017年,她就开始在快手尝试做水稻的培训直播,也就是那一刻,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变化在不经意间改变了很多事情。
“水稻一朵er”回忆,过去她在线下给农民做培训,只能在冬天农闲时节,上课效果也十分有限,一次培训最多只能覆盖线下200人;后来通过直播间,来向她学习技术的农民来自全国各地,最高同时有5000人看直播,最重要的是,她可以从播种到收获全程陪伴直播间的农民。
快手主播“水稻一朵er”。
除了普及农技知识,“水稻一朵er”还在尝试重塑农资供应链,助力农业产业升级。直播中,“水稻一朵ER”发现农民除了缺乏农技知识外,还缺乏购买优质农资产品的渠道。因为农资产业链非常长,从厂家到省、市、县、乡镇代理,再到农资店,农户常常花冤枉钱也买不到好产品。
2021年,快手正式开通农资类目,“水稻一朵er”入局直播带货,借助短视频直播缩短了农资交易链路。在水稻的农业3.0阶段,她通过直播间向经销商引流,农民从直播间下单,在经销商服务站线下提货,可以拿到更优惠的价格和售后服务。经销商可以被孵化成水稻的潜在带货主播,多个主播在快手形成行业矩阵。
让更多的农民能够买到更好的农资,成为“水稻一朵er”未来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快手潮流生活负责人黄咪咪表示,“村播”创作者们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打破了地域、领域对内容的限制,颠覆了过往培训农民技术的传统模式,用数字经济的方式助力农业产业升级。
正在改变乡村产业的主播,不只“水稻一朵er”,还有千千万万正在成长起来的新村播。2022年开始,农业农村部与共青团中央联合快手开展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村青年主播”培育工作,在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培养一批掌握短视频和直播“新农技”、能够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宣传推广乡村发展的“农村青年主播”。
各行各业的“村播”。
这些新村播,既有在农科院工作多年的专家,也有95后的返乡大学生,他们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经历背景,但都在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科普种植、养殖、花卉、园艺、农机具修理等农技知识。
近期,快手还宣布发起村播“繁星计划”,未来三年将投入100亿流量、5000万现金,培育100万村播、1000名乡村创业者,进一步提升乡村人才密度。
村播重塑“新文旅”
近年来,乡村文旅作为一种融合文化、景观、休闲、农业等于一体的产业形态,凭借差异性和地域特色,持续受到年轻人欢迎,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9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23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透露将大力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培育推动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带头人。
走在最前面的是贵州。坐在手机屏幕前,就能看到千里之外的乡村比赛,通过直播和短视频,乡土文化和乡土风味,进入到千万人心里,群众体育正在乡村掀起一股热潮。
贵州安顺小寨村,快手“村BA”比赛现场,主办方围绕“吃、喝、玩、乐”四大主题打造了“小寨集市”,尽显当地的文化底蕴。赛事奖品包括但不限于猪脚、本地小黄牛、本地猪、小香羊、本地鹅,赛前的群众互动环节,也有很多颇具本土特色的小奖品,展现“村BA”原色的同时,以更丰富的活动和资源进一步带动赛事出圈,并以此为契机实现对人和对地方的赋能。
2022年夏天,贵州台盘“村BA”创下了全网超10亿的“现象级”传播,新媒体平台成为重要推动力。据了解,单是快手一家短视频平台,2020年至今已相继合作推广近百个民间篮球赛事IP,累计吸引了5亿观众在快手收看民间篮球赛事直播。
“村BA”比赛现场。
这得益于乡村短视频和主播人才的快速崛起。据报道,近年来榕江县累计培育出1.2万多个新媒体账号和2200余个本地网络直播营销团队,这些都成为新文旅的“基础设施”。
随着台盘“村BA”的火爆,有村民回到家乡开了餐馆;小寨村也有村民在当地拿起手机,成为“村BA”记录者,走上新文旅的道路。
乡村繁荣“新矩阵”
无论是“村BA”“村超”这类现象级IP,还是以“水稻一朵er”为代表的个人内容创作者,在时间与技术的加持下,窥探到了乡村更多的机会。
黄咪咪发现,快手的三农创作者从传统的农技人到田园生活+,已经逐渐泛化到了更多不同文化领域,涌现出大批的乡村美食家、乡村文娱家、乡村体育人,以及乡村娱乐人。透过快手这样的内容创作平台,可以观察到乡村人才矩阵的日益繁荣。
阿布今年35岁,家乡在四川甘孜州海螺沟。第一份工作是抬滑竿,开过咖啡馆、做过领队和向导。
快手主播“阿布”。
现在,他的新职业是民宿推广师。几年前,他开始在家乡海拔2200米高的山顶修建木屋,开路、搭景、通电、引水,一步步打造出一个乡村旅游的小景区。
在快手上,他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将自己的乡村生活展示出来,一条一条短视频,汇聚成了阿布与大山的回忆,为民宿带来更多游客的同时,也为自己和家乡勾画出了更多可能性。
命运齿轮的转动,眷顾的从来不是单一个体。
塔莎园艺创始人赵成龙、王天云夫妇,就通过数字技术的加持,走上了“乡村园艺师”的道路,将大城市先进的电商运营经验带到乡村,并为新农人创造更多岗位。
最初是赵成龙在快手创建了“塔莎的花园”,分享园艺专业知识。2017年,园艺业务开始商业化,公司的事情忙碌了起来,王天云从阿里巴巴离职,开始和赵成龙一起创业。
“塔莎的花园”快手账号。
目前,公司以花卉种植和销售为主,主要为喜欢种花的花友提供专业的产品内容和服务。塔莎园艺累计帮带创业新农人400多人,并为农民创造就业岗位800多个,实现人均年收入增加2万至3万元。
短视频平台则在主动引领和推动年轻人投身乡村振兴的潮流,进而将自身能力与社会价值创造结合起来,“我们希望孵化和培养更多元的村播群体,构建乡村人才矩阵,包括农技、农业、农商、餐饮、体育、娱乐、文旅等在内众多领域,让村播带动更多有才华有能力的青年建设家乡。”快手科技联合创始人杨远熙表示。
采写:南都记者 汪陈晨
编辑:甄芹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网红城市出圈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