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殷学术研讨会暨《萧殷全集》新书发布会在河源举行

南方都市报APP • 探粤
原创2023-09-23 12:29

今年是萧殷逝世40周年。9月22日,萧殷学术研讨会暨《萧殷全集》新书发布会在广东省河源市举行,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萧殷的亲属、学生等汇聚一堂,共同见证《萧殷全集》新书发布,并围绕“萧殷文艺思想和中国文学话语与叙事体系构建”进行专题研讨。 

图片

此次研讨会和新书发布会由广东省作家协会、文艺报社和中共河源市委宣传部主办,是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系列活动之一,聚焦萧殷文艺思想和中国文学话语与叙事体系构建,旨在擦亮河源文化名片,进一步提升广东文学影响力。

萧殷原名郑文生,龙川县佗城镇人,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广东现代四大著名作家之一,著有短篇小说《月夜》、文学评论《论生活、艺术和真实》,出版有《萧殷文学评论选》《萧殷自选集》等,曾荣获广东省首届文学评论荣誉奖和第二届鲁迅文学特别奖。

  • 图片

萧殷一生致力于革命、文学工作,同时积极帮助作家王蒙、陈国凯等多人成长,成为一批文学青年的“伯乐”,被后人评价为广东早期文艺评论和理论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是杰出的文艺评论家和文学事业组织者,是青年作家的良师益友。

图片

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陈建功评价称,文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和创新永无止境,萧殷所作出的理论贡献不可磨灭,他严谨地贴近创作实践的思考,以及平实的言说方式,对文学理论建设仍有巨大启发意义。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认为,“除了文学评论深扎根现实,在报刊编辑、文艺教学、文艺活动组织等多方面贡献突出外,萧殷在文学界甘为‘人梯’,支撑很多年轻人走上文坛,是杰出的文学教育家。”

萧殷一生关怀、扶植文学青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成长起来的许多中国作家,都曾得到过萧殷的关爱和指导。“后来人众开新路,都道萧殷是我师。”广东知名作家韦丘曾评价道。作家王蒙称萧殷为第一恩师,在《永远的萧殷》中王蒙写道:“我读了萧殷的书,他循循善诱,结合写作实际,提倡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主张文学创作从生活出发,告诫文学青年不要搞公式化、概念化,字字中肯,句句有用。”

《萧殷全集》由省委宣传部支持,花城出版社、河源市图书馆、萧殷文学馆等单位共同编撰。全集共10卷约400万字,含著作4卷,书信3卷,岁月留痕1卷,影存集萃1卷,年谱1卷,集中展示了萧殷在文艺创作和文艺指导方面取得的成就。

图片

其中,著作4卷包括《文学作品》1册、《文学评论》3册,分别收入萧殷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随笔杂谈和文论探索、作家作品论、文艺时评、创作论、文体论、写作论、文学问答、文学访谈、文学飞鸿、文学序跋;书信3卷分3册,共收录萧殷的来往信函上千通,全面反映萧殷的文学创作思想和活动以及社会交往;岁月留痕1卷,是为文学工作者全集的创新篇,该卷八个专题,集丰富史料而成,图文并茂,再现萧殷的点点足迹遗痕;影存集萃1卷,收录了萧殷所拍摄的照片以及他在各个时期的历史影像,再现了其一生的足迹;年谱1卷,将萧殷一生的活动详实记录,并设置多项附录以方便读者查阅检索。

图片

《萧殷全集》的发布,既是了解和研究萧殷先生思想和生平事业的文献基础,也有益于文艺界赓续光大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其出版不仅是广东文学的重要收获,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成果,对推动“粤派批评”“大湾区文学批评”、构建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等具有重要意义。


采写:南都记者 蔡肇宇

编辑:蔡肇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