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有座“春阳台”,就在花都塱头古村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新文旅
原创2023-09-25 13:45

近日,南都记者跟随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组织的黄金周节前文旅调研活动走进花都区炭步镇塱头古村,聚焦以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唯品会塱头乡村振兴公益项目。

为什么是花都塱头村?

图片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塱头村系统地保留了岭南特色的古建筑群和“耕读传家”的文化体系,是花都区“乡约古韵”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重要节点。

2015年,塱头村古建筑群被评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塱头村被评为“广州市旅游文化特色村”;

2021年9月,唯品会与广州市花都区政府签订塱头村乡村振兴项目战略合作协议。

塱头乡村振兴项目以古村落文化振兴为切入点,通过公益性投入,探索农村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打造实现共同富裕的可持续模式,项目总投资超过2亿元,被列为2022年度市级“攻城拔寨”项目和花都区乡村振兴重点项目。

古村活化,融合共生

据悉,塱头乡村振兴项目的目标是要将人才和利润都留在乡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模式。

塱头乡村振兴项目的各个业务板块正在稳步推进中,市场运营已全面启动。

作为塱头乡村振兴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春阳台艺文中心在今年4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春阳台设有文博展馆、藏书楼、善本室、阅览室、剧场与艺博活化等多样空间,为村落多元文化活动提供全新场所,被列为广东省“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典型案例。春阳台之外,古村市集与展览自今年7月起开展常态化运营,并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由广州画院主办,广州雕塑院协办,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课题组承办的“晴耕雨读——青苗画家计划师生乡村艺术振兴作品展”也已于8月份开幕。

800x1068_65111902f003b.jpg

800x1067_65111902f3716.jpg

塱头乡村振兴项目的全面开展,为当地村民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吸纳了不少本地“带娃一族”就业,村民可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既可照顾家人,又通过劳动创造收入,提高家庭生活条件;也吸引了诸多年轻人返村就业或创业。

为什么是“春阳台”?

800x1066_651117ec7fe2a.png

800x600_651117ebf28a6.jpg

“春阳台”是岭南大儒陈献章(1428-1500)书舍的名字,它与镌刻在塱头经纬阁门楼上的“太阳永照”四字,似乎构成了一种穿越时空的对话关系,共同呈现出丰沛的生命力。春阳台立于荷塘,宛如高台,与许慎《说文解字》中所描述的“台,观,四方而高者”不谋而合。岭南丰沛,“春阳发草木,美好一同时”,“春阳台”由此得名。

春阳台是塱头乡村振兴项目新建的标志性艺术文化中心。这座由张永和/非常建筑设计的新建筑,位于塱头村村口,总建筑面积8602平方米,与这座珠三角大规模保护尺度完好的国家级历史村落呼应融合,是塱头村乡村活化的重要公共文化活动空间。

到“春阳台”观赏什么?

春阳台内设多种功能的文化活动空间,融合了文博展馆、藏书楼、善本室、阅览室、剧场、艺博活化、亲子活动等多样空间,为古村的多元文化活动提供了全新场所。

藏书楼是春阳台的文化高地,设计师用人字形大阶梯将整个空间划分为上下两层。首层大厅陈列全套文渊阁《四库全书》及一册四库真本,后者为文澜阁遗物,弥足珍贵。两层书楼及错落其间的回廊,开架陈列着近三万册图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特色,经史子集皆备,古今版本俱有,西方经典也没有缺席。崇宁万寿大藏经本、宋版书页、中世纪羊皮纸手抄本、欧洲“摇篮本”、海山仙馆丛帖及名家字画点缀于木色纹理的壁间与墙角,这是一个书山有径书香氤氲的世界。藏书楼附设公共阅览室与深夜阅览室,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生活、旅行、乡建、亲子等专题图书分架陈列其中。公共阅览室以“半日静坐、半日读书”为主题,在这个静谧的环境,你可以随手取阅一本书,或读或思;深夜阅览室全天开放,乡村午夜青灯之下,捧读一册推理小说,你也许能听见自己的心跳。藏书楼辟有善本室,用于古籍珍本的收藏与研读。这是一个明式风格的文人空间,室内的琳琅缥缃与落地长窗外的荷塘野意,构成春阳台里雅幽清越的一帘风景。

图片

春阳台剧场坐落于村落榕树之侧,这座充满韵味的双向观演剧场功能丰富。现代文艺表演、悠扬的粤剧与富有塱头民俗特色的演出都将在此呈现。您在此欣赏各类精彩演出之余,还可漫步至荷塘环绕的双向看台,尽享休憩的美好时光。

“与道大适——中国读书人的安身与立命”是春阳台的开幕特展,也是常设展览这是一个精心策划并用力打磨的艺术性文化观念展,它以65件珍贵文物为角色,分“字”“礼”“士”“道”“正”“变”六个展厅,再加两个复原空间、一个多媒体厅,为观众讲述读书人的文化中国故事。展览从有耕读传统的塱头古村出发,由读书切入,将目光聚焦于中国传统社会的读书人——士,关心他们如何活着、活得好、活出意义,也关注他们所读之书——从有形的万卷经典,到天地间万里行路上的世道人心。“岭南第一大儒”陈献章、“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一代名臣曾国藩、两朝帝师翁同龢、出身花都炭步的骆秉章、“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东南实业领袖张謇,还有康梁墨迹等。

图片

“临界与差序”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王志磊老师担任策展人,邀请了张永和/非常建筑、博风建筑、个别建筑、赵星&孙蕙、罗宇杰、王宝珍、郭廖辉、李诗琪共9组参展建筑师,以《独木能支·挂顶》《洞见·欢乐谷》等系列展具为载体,通过分布式差异化营造带来了空间关系的改变,也预示了社会关系的再生产。

“辶反田野”展览:策展人张梓华介绍:展览透过“反”与“返”的重叠交错形成不同田野的对比和反差,遂而构筑一个充满矛盾与纠葛的田野异托邦,它既贴地又离地,它试图呼唤人们超越闭室,打开个体感知,去创造一个更为普遍的视野和稳定的自我感。

塱头·墨光宝盒

图片

塱头·墨光宝盒时光机,观众可步入“心画中国”沉浸式光影艺术展,一探书法三千年的历史轨迹和艺术之美。“心画中国”沉浸式光影艺术展以光影艺术为媒探索传统艺术的创新再造,以文明视角为基融合艺术史脉络与岭南在地文化意识,力求生动深刻的叙事效果和温柔敦厚的中国美学,为观众献上独一无二的光影艺术盛宴。其中有超20分钟巅峰沉浸式艺术体验、360度沉浸式光影艺术空间、集32位历代书家、70+件著名书画作品创新再现。比如“羲之观鹅”场景再造,观众可品味“书圣从鹅悟笔法”的故事;另有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楷书四大家各有千秋的“中国”字;《兰亭序》形态各异的21个“之”字,观众仿佛一同置身于当年那场曲水流觞的雅集种。

攻略

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春阳台&墨光宝盒,9月29日至10月8日连续开放,10月9日(周一)闭馆。

烧禾楼:9月29日 20:00,塱西黄氏祖祠前;

中秋免费听粤剧,9月29日-30日 15:00-17:00,春阳台·剧场;

国庆免费观影,10月1日-3日 15:00-17:00,春阳台·剧场;

春阳台手工坊,9月29日-10月6日 14:00-15:30,春阳台·艺博活化室;

对话梁永安(复旦大学人文学者、人类生活的观察者)《快节奏时代,如何慢下来生活与相爱》,10月6日 14:00-15:30,春阳台·剧场。

采写:南都记者 肖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肖阳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十一黄金周,快乐到广州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