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罗先生神色慌张至邮储银行江门市分行网点,要求理财经理协助通过手机银行进行转账汇款1.5万元,理财经理询问其需要转账到那个账户时,客户回答不清楚,要微信咨询一下对方。理财经理觉得情况异常,再次询问客户是否认识收款人,客户便打开一份由“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电子文件,文件描述借款人罗先生由于个人银行账号填写错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司法部门已将客户贷款金额3万元冻结,需要贷款人完成两个认证才能解冻。一是需要客户提供身份证件信息,二是需要客户提供1.5万元认证费,完成后1.5万元和贷款3万元一并返还给客户。了解情况后,理财经理意识到客户遭遇了电信诈骗,立即把情况报告给网点负责人和上级管理部门,并把客户带到行长办公室作进一步了解。
经深入了解,客户是前期接到一个陌生人电话,询问其是否需要贷款?随后主动添加客户微信,并向其分享了一个链接 syposj.com ,要求其打开并下载页面中招商E贷 APP,客户按提示输入了个人身份信息,并上传了身份证正反面和银行卡正反面,APP 显示发放了一笔3万元贷款给客户,但是贷款资金一直未到账。此时对方以客户输入的银行卡账号有误为由,要求他联系经理(另一个微信)。添加另一个微信后,对方给客户发送了上述电子文件,并警告客户事情很严重,需要尽快凑齐1.5万元认证,不然会把客户信息提交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到时出现贷款逾期就要打官司,以此来胁迫客户汇款。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银行工作人员详细向客户进行分析和劝说,最终客户也意识到自己是遇到了电信诈骗,便不再办理转账汇款。
案例分析 :
当前,不法贷款中介诈骗类案件高发,侵害了社会公众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此案例中犯罪分子针对客户急需贷款资金实施诈骗,利用当事人信息闭塞,难以求证的弱点,通过不法渠道获取当事人信息后,冒充银行业监管部门人员,要求客户向其提供1.5万元认证费实施诈骗。
案例启示 :
提高风险意识,共同打击电信诈骗。不法贷款中介通过设立“空壳公司”,提供虚假材料,假借他人或单位名义等方式,诱导、帮助借款人违规申请贷款,消费者在确认诈骗事件发生时,应沉着应对,积极配合银行工作人员,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以获取警方协助,共同打击电信诈骗犯罪行为。
多作核实验证,及早识破诈骗骗局。对冒充公检法、金融监管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索要个人信息、银行账户、以及要求转账汇款时,可先征询亲属或朋友意见、到相关银行查验,或者拨打110询问查证等。请不要急于转账到陌生账户,更不要相信犯罪分子提供的“安全账户”,公安机关、金融监管部门也根本不会让提交验证费。
编辑:严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