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是孔子诞辰日,夜里如果有人在逛北京朝阳区的三里屯太古里商业街,很有可能会当面遇到“穿越”到三里屯的孔壮壮(孔子的网络趣称)和他的两位弟子,师徒三人正在对三里屯游客进行“收徒考试”(开展国学知识的趣味问答),现场非常火爆。
原来,这是朝阳区举办的“卯兔中秋·月满朝阳”中秋节主题文化活动中的网红互动节目“论语暗号——穿越来见孔壮壮”。
2023年“卯兔中秋·月满朝阳”朝阳区中秋节主题文化活动借着今年中秋节(9月29日)、孔子诞辰纪念日(9月28日)和国庆长假相近的契机,将寓意家国团圆的中秋佳节和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孔子及其著作《论语》结合起来,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意味的中秋节。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该中秋节活动得到了众多单位的支持:北京民进、朝阳区委宣传部为指导单位,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和北京市朝阳区委三里屯街道工委为主办单位,协办单位还包括中华书局、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民进出版传媒专委会。
活动的开幕式于孔子诞辰纪念日,即9月28日的下午举行。朝阳区宣传部领导、北京民进领导和北京文旅局领导轮流致辞,表达了对本次活动的美好祝愿。致辞后是精彩纷呈的非遗项目演出,包括昆曲《牡丹亭》、古琴独奏、太极表演等。
本次中秋主题文化活动,内容分两部分。白天在太古里西区广场搭建非遗文化市集,展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双彦的北京兔儿爷相关文创,以及朝阳区30个非遗项目,打造出一个集非遗项目展示、文化交流、娱乐为一体的团圆市集,吸引了不少民众前来围观。晚上是备受瞩目的由中华书局出品的国学互动节目“论语暗号”。活动期间每晚6点半、7点半、8点半,由真人扮演中华书局推出的人物“孔壮壮”(孔子的网络趣称)和两个弟子在三里屯太古里街区现身收徒,自称从春秋战国时期“穿越”而来,在舞台及街区开展国学知识问答挑战,连答三道题的观众可以获得一份盲盒礼物,而未能答对的观众则面临别出心裁的“惩罚”,即与“孔壮壮师徒”合影。
活动现场
《论语》是深受欢迎的国学读物,中华书局也是出版该作品的优秀出版机构,其中《论语译注》发行累计超过300万册,本次出品的“论语暗号”及孔壮壮形象,代表了中华书局在传统文化普及的又一次创新性探索。
“论语暗号”节目有两大特点,一是有趣味性。“孔壮壮”和其中一个弟子分别由一位相声演员和一位评书演员扮演,他们在知识问答比赛中融入了相声和脱口秀的元素,使得整个节目幽默诙谐,妙趣横生。比如当孔壮壮问观众大乔和周瑜是什么关系,观众答夫妻时,会被揶揄“这事小乔知道吗,她姐姐和她丈夫成了夫妻”,引来台下阵阵笑声。这样紧跟时尚又寓教于乐的国学节目形式广受好评和欢迎,吸引了许多观众踊跃参与和打卡,现场笑声不断,热闹非凡。
活动现场
“论语暗号”节目还富有国际性特色。孔壮壮的一名波斯女学生由清华大学俄罗斯籍留学生维多里亚饰演,同时,在参与知识问答的观众中也出现了不少外国友人的面孔。他们表示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觉得节目很有意思,而且也让他们学到了更多的国学知识。
这次活动将优秀的传统元素和现代潮流结合起来,立足于本土的同时,又面向国际,打造了一个贯通古今中外的中秋节,并广受大众欢迎,不仅有助于实现“文化三里屯”的目标,更是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一次有益实践。
编辑: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