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校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打造深外好课堂,推动集团科研发展,提升深外文化品质,按照集团有关要求,近日,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高中部、龙华部开展两校部高三联合教研活动,把脉高三教学,增强研讨互动,促进思维碰撞和情感交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这也是一份节日“大礼”,“双节”前夕,一场教育教学技能、思想、观念与方法的分享盛宴在校园里隆重启动。本次联合教研活动以“厘清基本概念,训练有效思维”为主题。须知,回归“原点”,回归基本概念,是温故知新的有力手段,也是面对海量高中课程时,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对高中知识进行系统性统领与规整的有效方式。
“概念与思维教学是高三一轮复习的两个基点,如何深究和落实是一轮复习之关键,为此,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探讨一轮复习课中概念教学和思维引导的最优方式和途径,实现概念讲解与思维训练的平衡与落实,以及由解题向解决问题的转变和深化。”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各学科资深教师纷纷登台,献上精彩授课
本次联合教研活动中,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高中部、龙华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化学、生物、地理、小语种等科目的资深教师纷纷走上讲台,献上精彩授课。由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兄弟学校教师等组成的观摩团莅临现场,听取课程并总结记录,与深外本校教师共同分享、研讨教育教学技能。17位教师的精彩授课,系统严谨,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为学子的下阶段学习复习提供了科学的指引。
语文老师林晗、马秀兰分别以《高考作文中的“概念”阐释》、《厘清概念,界定论域》为题,厘清了学子们撰写作文时的审题误区;数学老师饶长根、夏阳系统讲述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中的中线与角平分线等基础知识,从基本定理延伸到解题技巧,让学子们对这部分知识有了更严谨有机的认识和理解;英语老师郭川、谢立雄分别从《说明文,段落句子逻辑》、《写作微技能训练》等维度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英语写作技能;历史老师向飞龙、安云翔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讲述了五四运动的因由与轨迹;物理老师周攀、何伟声情并举,图文并茂地描述了机车启动的物理原理,形象深刻地揭秘了力和功的关系;化学老师周瑶、盛晓乐从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概念出发,以实验为导引,帮助学子们准确理解物质性质;地理老师彭静杨、刘茹从深圳本土的气候条件、热门天气事件出发,向同学们介绍降雨、气压带和风带等基础知识;生物老师郭聪、蓝润轩讲述细胞分裂的原理;小语种老师庄丽丹从高考形容词考查难点出发为学子们梳理学习思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学子们答疑解惑,展示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子的学习内驱力,丰富了深外课堂的内涵。
对授课中的难点、痛点、挑战点提出可行性改进方案
完成课程展示后,授课教师与观摩教师们分组分科集结,在市级教研员、相关学科科组长的统筹引领下,进行说课评课。与会成员们各抒己见,针对授课中的难点、痛点、挑战点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具有可行性的提升方案。
在观摩课程、参与研讨和全面总结后,市级教研员代表表示,本次研讨全面展示了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两个校部教师的综合素养水平和授课风采,课堂信息密度高,对高中知识点,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刻有效的梳理。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创新授课手段,提升课堂效率,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展现了深外师生抖擞昂扬的精神面貌,让有口皆碑的“深外好课堂”再次获得瞩目与青睐。
联合教研活动为同频发展、优质均衡发展探索新路径
早前,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书记罗来金曾提出,学校教育应当做出先行示范,深外作为深圳基础教育中的品牌与名片,必须承担先行示范的使命与责任。深外的“先行示范”,最重要的是体现在具有先行示范意义的课堂上。
罗来金认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课堂也是教师智慧表达的主阵地。为此,深圳教育先行示范,必始于示范校的建设,示范校建设,必始于示范课堂的建设。深外必须把握住时代赋予的使命与机遇。“建设深外好课程,打造深外好课堂,全面提高课程和教学的文化品质。罗书记认为:文化的培育,载体是课程。落实文化育人,首先就该积极开发和设计承载深外文化的课程体系。此外,还可以开发一些专门的社团课程和活动课程。要把深外文化精神贯彻到学校所有的课程之中,使深外文化成为任何课程在深外实施的根本价值导向,将深外学子培育为具有深外绿色基因和深外诚意文化的,热爱母校的人。”
本次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高中部、龙华部开展两校部高三联合教研活动,满足了高三学子备考复习,温故知新的现实需要,也是深外持之以恒打造“好课堂”的生动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深外好课堂”的内涵走深走实,同时增进了两个校部的密切情谊,教育思想、经验与智慧互动共享,为持续开展多校部的联合教学、教研活动探索路径,为集团各校部同频发展、优质均衡发展指明方向。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编辑:周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