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热评:抑制地铁投资冲动,大同欺辱事件应如何善后?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评论
原创2023-10-01 16:44
图片


社论

地铁规划密集报批,财政紧张更应抑制投资冲动

图片

在地方财政如此紧张、经济形势尚未企稳、财政部已经明确提出要防止一边化债一边新增的当口,却出现了多地密集报批地铁规划的情况,这实在是需要警惕的一个动向。地铁作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投资年限长、回报率低,是非常重大的政府投资项目,也是过往多地用于凸显政绩、拉动投资数据的一种路径依赖。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在2017年左右风行的地铁上盖的TOD模式,包括周边的住宅、综合商业体概念,都不可能有以往的收益,必须要从当前城市发展的需求、地方财政的负荷程度及未来的盈利情况对地铁规划作重新评估。

(看全文点这里)

短评

大同欺辱事件施暴学生不宜在普通学校继续就读

图片

从更好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角度,有必要吸取这一事件的教训,在今后的实践中,要么对兜底条款进行细化,要么公安机关对照刑法条文按规推进,对行为定性之后,再依据对未成年人的相关规定依法不予处罚,而不能因为施暴者是未成年人就一味宽容。

另外,就这起事件来说,即便是要责令施暴未成年人接受心理辅导、行为矫治,也应该有效果评价机制。如果是送入专门学校,有专门学校的评估,经过评估之后才可以转回普通学校。问题是,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的效果谁来评价?如今的共识是大同极端欺辱事件的性质较重,但适用了一个较轻的处理方案,且又缺少效果评价机制,这很容易导致各利益相关方的不信任。

(看全文点这里)

社论

反制“酒店刺客”,消费者岂止司法程序可走

图片

借助监管执法层面的力量进行消费维权之外,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还完全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充分表达诉求,帮其他消费者“拔草”,把那些漫天要价、半夜毁约的商家,以及漫不经心的平台、推三阻四的客服,随手让更多的人知道。

网友可以合力捧红善待游客的淄博,也可以一起给虐待游客的商家、城市去去火。随手一键多发的自媒体“拔草”,可以反向督促依然在乎地方文旅形象的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和整治。帮他人避坑,也帮事发地的文旅市场清理门户,简直善莫大焉。

(看全文点这里)


(完)

整理/制图:郑若彤(实习)

编辑:晏文龙

编辑:晏文龙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