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观展指南|营地——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的余裕时刻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3-10-09 19:07

岭南文化,湾区精彩。

——广州——

图片

西出阳关——新疆文物精品展

展期:4月9日-10月29日

地点:广州海事博物馆

新疆是古代陆地丝绸之路的要冲,是今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和中介。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是多民族汇聚、中外商贾云集、文化融通的繁华之地。本次展览由广州海事博物馆携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共同举办,汇聚了自先秦至宋元时期新疆各地区的136件(组)精美文物,向观众呈现西域文化与中原文明交融下千年不辍的繁盛与壮阔。展览划分为“丝路雏形”“丝路华章”“丝路梵音”三个章节,涵盖先秦至宋元时期新疆精美的丝绸毛纺织品、珍贵的多民族语言文字的简牍文书、美轮美奂的雕塑壁画、奢华的金银珠宝、彩陶、青铜等国家宝藏。一件件文物,诉说着丝路上的动人故事。雄浑壮阔的西域场景氛围,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丝绸之路的繁盛景象。

 

图片

“金玉同馨”——当代学人自书诗联展

展期:9月28日-10月15日

地点:广州市文化馆

金玉同馨,寓意着书法、诗词、对联三种中华文化的金玉之尊与芳馨俊雅,本次展览汇集了当代学人80多幅书法艺术作品,涵盖了正、草、隶、篆书法四体,一笔一画诉春秋,一词一句皆成画。本次参展的当代学者分别为:刘斯奋、林雅杰、古桂高、刘斯翰、李小如、刘斯朗、梁基永、李若晴、叶正华、邝以明,十名岭南当代学人倾情创作,以书会友,品鉴艺术,展现当代学人的传统笔墨功夫与时代精神风貌。不同于传统的书法临摹作品展,本展展出的作品均是学人们对身处之世界的深度观照和独特反馈,极具张力与温度,内外相成、音声相和,以书法、诗词、楹联为根魂器皿、载道之术,书法见筋骨,诗联显道魂。

 

图片

营地——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的余裕时刻

展期:9月22日-11月3日

地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2A展厅

“余裕”一词源自东亚现代文学的创作现场,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文学主张之一,他提倡“有余裕的小说”,以轻松闲适、从容不迫的趣味,主动避开现实中关乎命运、生死、胜败的迫切情境,针对的是自然主义文学中缺乏主体性思考的写作方式。同时,夏目漱石的“余裕”观也延伸到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余裕”不只是个体在紧绷状态下对闲情与松弛的简单追求,同时也是主体内在精神空间的显现,指向的是独立人格和自我意志的生长。在此空间下,美术家能远离世间扰攘,独具我见,最终以更清醒的姿态回归现实。本次展览为置身于驳杂浮躁的社会中的人们提供了可供休憩的一角,希望人们在逐影随波中能留心余裕,行步舒徐,扎起一方营地,稍作歇息,重新出发。

 

图片

得闲饮茶——后日常的对话

展期:9月12日-11月1日

地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6号厅及南通道

作为新兴木刻运动时期活跃的艺术团体,现代版画会的意义和价值常被放置于整个左翼文化运动中讨论。除了描绘人间疾苦、人民生活状态的作品,现代版画会的成员们创作了不少女性、静物和风景题材的现代派风格作品,随着国内局势和抗战形势的变化,这类作品被认为只关注艺术形式本身,与现实斗争无关而被贬斥。现代版画会的主要成员李桦曾多次质疑“画裸体女人、苹果香蕉有什么用?”,鼓励艺术家们抱着重大的社会使命参与艺术实践。本次展览展现的是一个包容的早市日常:村长候选人、外来务工者、普通上班族、空心村阿姨和斜杠艺术家围坐畅谈生活与艺术交织的平衡点,重新审视在重复和循环中被消磨淡化的日常的价值。 此刻,阳春白雪和苹果香蕉都是铿锵有力的宣言。展览试图希望重新定义“裸女、苹果和香蕉”在当下生活中的语境,构成某种不同时代语境下思想的对应和差异性观照。

 

图片

隐藏的凝视——林志彬个展

展期:9月23日-11月20日

地点:“三域·汇”艺术空间

本次展览是艺术家林志彬在美院毕业后的首个阶段性回顾展,呈现他在毕业后的8年间的创作,作品隐藏了他从学生到独立艺术家,从个体到为人夫、为人父身份角色的转变。展览将主题定为“隐藏的凝视”。“凝视”有别于观看或看见,它是持续的、沉思的、保持间距的,带着某种超然和疏离的审视与思考,同时却又伴随着视线以外的某种感知被激活,是非常个人化的体验。林志彬早期作品有着鲜明的语言符号,它通过非常规化的肖像进行表达,让人们从他的视角展开了画外的凝视与思考,通过凝视再不慌不忙做着自己内心中的旁白与表达。同时,他在色彩上选择了沉浸而有质感的莫兰迪色系,使作品具备厚重的时间性和质感,通过色彩的精神性为现代人焦躁的情绪提供能依托并安放的归处。

 

图片

篾弦之章

展期:9月24日-10月22日

地点:广州市天河区思成路18号与亨美术馆

竹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也是文人的艺术灵感来源,它有着坚韧、清高、谦逊、节俭等美德,与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相契合。而竹编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以富有创意的艺术形式通过编织、插花、镶嵌等技法,制作出各种实用和美观的器物,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寄托了中国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情感和理想。本次展览以“篾弦之章”为主题,展示了艺术家纪馥君对不同地区、不同风格、不同技法的竹编实践,探索了竹编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以及竹编与社会、环境和人文的关系,并在这种传统媒介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对话和交流之中展望了竹编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希望通过这次展览,呈现出一个多元、丰富、生动的艺术世界,让观众感受到艺术家的魅力,并了解到竹编的文化内涵,以及竹编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深圳——

图片

翰墨雅集——深圳博物馆藏书画展

展期:9月22日-10月22日

地点: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同心馆)

中国书画源远流长,笔墨间尽是书画家精神之呈现。近代学者陈师曾云:“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透物见人,翰墨佳作汇聚,亦为众多书画家之雅集。明代中后期书法、清代名家书画、清代岭南名家书画以及近现代名家书画是深圳博物馆馆藏书画的主要特色。本次展览遴选深圳博物馆馆藏书画展品102件/组,涵盖明代中后期至当代书画名家之作,分为“承上启下 碑帖并举——明清法书之继兴”“流派纷呈 岭南盛起——清代书画之气象”“融合中西 传统革新——20世纪书画新风尚”三个单元展出,借此管窥明清以来书画发展的历史轨迹和艺术面貌,展现四百余年传统书画所经历的演进和革新,也可从艺术层面透见当时的体味世态风情、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

 

图片

东方微笑——麦积山石窟展

展期:7月7日-10月29日

地点:南山博物馆

丝路遗珍、麦积烟雨、十二联架、绝壁崖阁、神秘微笑……麦积山石窟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是受到举世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此次展览汇集了来自麦积山石窟的各类珍贵文物及临摹品131件(组),囊括造像、壁画、文书等多种形式,将流传永恒的麦积奇观呈现于此。本次展览为南山博物馆首次采用双展厅模式,设置“瑰宝新生”和“灵壁妙像”2个展厅,通过7个单元进行展示。其中,第一展厅回顾近代以来麦积山石窟遗珍再现和文物保护历程,第二展厅聚焦麦积山石窟选址营造的时空旅程以及其雕塑、壁画的艺术之美,邀请观众共同回溯麦积山石窟历代兴凿的时空之径,探微艺术杰作中的风姿与造诣。

 

图片

时代含章——2023·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展期:9月29日-11月12日

地点: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

本次展览以“时代含章”为主题,呈现入选作品181件。这些作品热切回应时代和人民的期盼,以壮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和多元的样式,展现了时代的气质,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华审美风范。展览主题取《周易》中“含章可贞,以时发也”之意,含,藏也;章,美也。含章,包含美质。意思是内怀美质,外表挺秀,脱俗不凡。展览旨在以水墨的方式,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萃取中华传统思想的精华,同时呈现科技、建设、奋斗等人文因素,将时代人文、时代气质、时代内涵融于笔墨之间。同时,结合深圳的城市特征与特点,注重开拓科技与水墨的融合关系。

 

图片

图坦卡蒙:千年法老·光影重生——探秘古埃及沉浸展

展期:2023年9月29日-2024年1月28日

地点:深圳万象天地

图坦卡蒙墓葬的发现代表了埃及考古工作的顶峰,他也因此成为最著名的法老之一。本次展览以考古发现为切入点,从宏观到微观,通过展品、情景复原、沉浸式影片和3DMinpping等多种形式的融合,带给观众一场绚丽多彩的古埃及文明秀。展览旨在展现古埃及文化与现代视觉艺术跨越时空的碰撞,并试图将观众的思绪从诸多非常理性的、具象的现实概念中“拔”出来,引发他们对“不朽与重生”天马行空式的联想,从而尝试去探寻相对“生活的”“实用的”“功利的”而言,更深层的精神意趣。

 

图片

夜莺吟唱——陶显个展

展期:9月8日-10月29日

地点:飞地艺术空间

展览展出陶显的绘画作品及创作手稿。展览中的作品组成了诗——《夜莺吟唱》,这些字句回荡在展厅里,在绘画作品之间“吟唱”,静待观众走进展厅品读。她的作品借鉴了各种真实的花卉和羽毛结构,经过多次选择、拼接和组合,并借助图形软件技术,实现了绘画中的异域气质和灵性渴望。展览主题“夜莺吟唱”选自陶显最新创作的一幅作品“夜莺吟唱之时”。夜莺的羽色并不绚丽,但其鸣唱非常出众,音域极广。其寓意通常有两种:一是悲凉哀怨的情怀,另一种是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及对自由世界的渴望。

 

——佛山——

图片

2023艺术无国界暨巴塞罗那当代艺术展

展期:9月23日-10月30日

地点:佛山罗浮宫家居总部大厦

作为加泰罗尼亚地区的首府、西班牙的艺术之都,巴塞罗那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热情的人民著称于世,这里孕育了高迪、达利、米罗、毕加索这四位伟大建筑师和艺术家,保留着丰富的历史艺术遗址的同时也鼓励最新的艺术潮流,艺术与自然完美地融合在这座城市之中。本次展览汇集众多中国和巴塞罗那艺术家的精选作品,从绘画到雕塑,每一件作品都充满着创造者独特的灵感与情感,让想象力在不同派别的互动中燃烧。这场中西合璧的国际艺术展希望带给观者截然不同而又相得益彰的艺术“海浪”,冲击视觉,唤起想象,甚至产生更多的共鸣与启发。

 

——东莞——

图片

当蓝精灵来到水乡——蓝精灵65周年特展

展期:9月16日-12月31日
地点:百年国漫馆

从童年记忆到永恒经典,蓝精灵们已经65岁了,还依然是风靡全球的偶像!蓝精灵作为一个经典的IP,历经几十年的沉淀,仍然焕发着迷人的魅力。他们不仅是孩子们的快乐源泉,也是成年人们的童年回忆。在那个娱乐资源相对匮乏的年代,蓝精灵用他们的诙谐幽默和生动的故事给无数个孩子的童年增添了色彩。蓝精灵早已超越了时间和年代的界限,成为了我们共同的情感记忆。本次“蓝精灵65周年特展”不仅仅是一次展览,更是一场东莞与世界的文化交流之旅,是一场文化的碰撞,思想的交融,也是跨越年代和时间的传承,从童年记忆到永恒经典,蓝精灵们依然是风靡全球的偶像。

 

图片

观物之生——当代油画邀请展

展期:9月28日-10月31日

地点:莞城美术馆

“观物之生”所强调的是“以心观物,以见物之性”的理念。意味着通过心与理来达到物我的共鸣,从而认识到自然的本性。在艺术家们的思辨和创作中,“生”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绘画主题和哲学命题,是艺术创作和作品表达中“本我、自我、真我”的路径和方向。本次展览呈现当代优秀的艺术家唐寅、白文中、曹跃、肖进、董卓、殷嘉贺六位年轻艺术家合计70余件油画作品,这些作品代表了艺术家们的艺术理想和精神追求,对自然万物和时代景象的观察思考,同时也体现出学院传承下的学风品格和多元创新的当代观照。

 

——香港——

图片

隋建国:新作

展期:9月21日-10月26日

地点:佩斯画廊

在此次展出的最新系列“手迹·石雕”(2023)中,艺术家‍隋建国沿用了此前“手迹”系列的3D扫描数据,将手掌握住泥块的瞬间转化为某种替代性的存在物证。一直以来,围绕着雕塑的讨论从未脱离它的纪念碑性,为有限且无常的个体生命带来恒常不灭的幻想。以此为基础,隋建国开始探索不同特性的材料,以便将具象化的手中之空予以最大限度的呈现,调动观众的身体体验和对时空的感知力。“手迹·石雕”利用了最新的高精度数字雕刻技术,以自动机械手臂作业,在白色、黑色的大理石石材上还原并放大数据细节。‍隋建国有意在抛光的石块侧面留下了材料原本的粗糙肌理,用石的原始质地与触感唤起人类刻载在意识深处的远古记忆。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王雅

编辑:周佩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一周观展指南2023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