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断头路”,为共建的力量奔一个共享的前程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评论
原创2023-10-09 15:13

“断头”17年的水荫四横路终于全线贯通,大大缩短从广州大道中与先烈东路之间车流的绕行距离,改善了沙河地区高峰时期交通拥堵状况,优化城市交通微循环。而在此背后,是包括沙河街道与天河区住建、规划诸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艰辛努力,是动迁“从被征收户角度出发”,在政策范围内切实维护征收户的切身利益,一对一谈判,全力促成征收协议签订。 

仅有219米的路段贯通,对一座城市而言却也是一言难尽。沙河街水荫四横路位于广州大道与水荫路交界,全长约419米,其中连通广州大道中的东段约200米早已修建完成,而连通水荫路部分却因历史遗留问题多、征拆难度大,导致“断头”多年。 

一截路的常年“断头”,影响到底能有多大?具体到水荫四横路的答案,就是给先烈东路交通造成的现实压力,是沙河交通微循环的常年不畅,是周边将近7000居民的生活不便。早在2007年就开始施工建设的水荫四横路项目,最后就堵在了这220米上,又有城市交通的公共利益为背景,“大刀阔斧的动迁”可能也会是个比较容易的选项。 

但水荫四横路搭进去大量时间成本、人力动员成本以及谈判资源的这一选择,却给了城市更新项目更多的启迪和示范。 

“从被征收户角度出发,从群众利益出发,为他们解决提出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能做到“一户一策”,事无巨细、不厌其烦地磨嘴皮子,“在政策范围内切实维护征收户的切身利益”,这段针对动迁细节的描述说起来简单,真正落到实处,却可能就是基层工作人员很多次登门拜访的碰壁,是街道社区工作者真正具有同理心的各种细致入微,不仅要“一户一策”,还得根据时间的推移、需求的变化做出调整。 

“能理解,毕竟住了那么多年,肯定是有感情的”,对于被征收户的充分理解和尊重,是扎实的基层社区工作最难得、也始终需要秉持的本分与初心。12户的征收工作,却可以有耐心和诚意把时间放长,甚至做一户的工作,一做就是半年。道路不通、民生难题待解,是切实需要呼应的社会公共利益,被征收户的居住情感、利益保障也是不能轻言放弃的少数人权利。充分尊重,坦诚沟通,为被征收户尽最大可能争取利益,也为居住于此的市民尽力谋取交通便捷、环境改善,基层工作的有耐心,也是权力的有边界、有敬畏,这个“和谐拆迁”委实来之不易。 

水荫四横路的全线贯通,沙河交通微循环的顺畅,这最后219米的路走得不容易,也走得有价值。物理意义上打通一截“断头路”说难也不难,但让这个过程尽可能做到避免纠纷、疏通民意,凸显的却也是发展共识的可贵与绣花针功夫的精妙。现代城市治理的思路需要更清晰,脚步要更轻盈,落脚点就在通过法治化的渠道去直面纠纷、解决问题,无论多么困难,紧盯紧咬的也是与征收户的平和谈判,破题之法也是“不停变化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沟通”,而不曾生出什么快刀斩乱麻的念头。 

没有谁就是可以被轻易牺牲掉、被消声的那部分,城市发展和更新的过程应当尽可能充分考虑到每一部分人群的关切所在。“民呼我应·共建美好广州”,重要的是充分尊重和回应城市不同群体的呼声,让共建的力量都能有一个共享的前程。

编辑:张子庆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民呼我应·共建美好广州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