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北京时间10月9日晚,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揭晓,1946年出生的美国经济学家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 Goldin)独享了这一殊荣。她的获奖理由是“加深了我们对女性劳动力市场成果的理解”,因为她们,成就了她。
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 Goldin)。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委员会
戈尔丁是哈佛大学经济系首位获得终身教职的女性,她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收入不平等、性别经济学、技术变革、教育和移民等。在其学术主页显示,戈尔丁在2023至2024学年仍承担了7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2020年,由于戈尔丁对劳动经济学的贡献,尤其是对女性和性别收入差距的分析,她获得了经济学领域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年度“引文桂冠奖”。
戈尔丁在2021年出版了新书《职业与家庭:女性迈向平等的世纪历程》(Career and Family: Women's Century-Long Journey Toward Equity),表明了她对女性群体一以贯之的关注。戈尔丁在书中指出,如今男女工资差距并非出于女性在工作中受到不平等待遇(即同工不同酬),也非源于女性职位的选择偏差(即使女性的职业分布与男性相同,最多也只会消除三分之一的工资差),而是因为——出于家庭利益考虑后的自主选择,女性缩减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戈尔丁认为,生活中女性总是不断在支付或多或少的“性别成本”,这源于女性被轻视的历史以及人们对女性错误的认识。但戈尔丁的最新研究表明,远程和灵活办公的增长可能成为女性进步的希望。
据诺贝尔奖官网显示,诺贝尔经济学奖自1969年至2022年期间共颁发了54次,有92名获奖者。加上戈尔丁,共有93名获奖者成为享誉全球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值得一提的是,戈尔丁是历史上第三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此前分别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2009年)和研究发展经济学的埃丝特·迪弗洛(2019年)。
南都记者 赵唯佳 发自上海
编辑: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