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花语”再启航,共建海丝文化遗产保护与跨国申遗协作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3-10-12 19:46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10月9日,“丝路花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活动在广州市文化馆新馆曲艺园正式启动。广州市政府、海丝申遗联盟城市代表和相关部门、机构领导专家约60人出席仪式,共启海丝发祥地——广州与沿线各地文化交流之旅。

图片

2023年10月,“丝路花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之旅”再次启动。

海丝文化之旅2023年10月将走进东南亚三国

据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一年多国,一季多地”的实施模式,今年10月12日,“丝路花语”将赴新加坡、马来西亚马六甲和印度尼西亚井里汶开展宣传和推广活动,搭建与国外海丝城市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活动主要以“一个展览、一份备忘、一场演出”等方式开展对外文化宣传,并配以文化遗产保护座谈、海丝文化推介等活动,将海丝保护和联合申遗引向深入。

据悉,此次“丝路花语”所赴地区均是与中国有着深厚渊源的海丝名城。如印尼井里汶,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时曾在此补给休整一个月,当时所留下的一部分船员为当地带来了中华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也让井里汶成为华人最早聚集的海外城市之一。新加坡是海上丝绸之路必经的停靠点和贸易站之一,元朝时期,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推动下,13世纪末14世纪初新加坡城崛起成为繁荣的国际港口和区域商业中心。马来西亚马六甲不仅是郑和下西洋途经的重镇,也是广东省友好省州。

借“丝路花语”等文化活动搭建对话平台,广州将进一步与海丝沿线各地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交流合作,共商共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合作保护与跨国申遗协作机制。

启动仪式上的精彩节目将走进海丝沿线各地

启动仪式现场,各类文化节目,精彩纷呈。舞蹈《乘风破浪》重现了海上丝绸之路远航的艰辛与震撼;在今年的“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讲解员大赛”中获得“优秀讲解志愿者”称号的李思拓,为大家讲解《从小小乳香看千年海丝》的故事,从考古视角阐述海丝细腻迷人的历史细节;青年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李白、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二级演员张朝夕带来的歌舞表演《千年之约》诉说千年丝绸之路盛况,还原历史上东西方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盛景。

据介绍,这些带着浓浓岭南韵味和海丝元素的节目,也将随着“丝路花语”走进海丝沿线各地。

图片

舞蹈表演《乘风破浪》重现了海上丝绸之路远航的艰辛与震撼。

800x534_6527b4522f4ca.jpg

《从小小乳香看千年海丝》的故事从考古视角阐述海丝细腻迷人的历史细节。

800x534_6527b4522eab4.jpg

青年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李白、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二级演员张朝夕带来的歌舞表演《千年之约》。

广州致力推动更多优秀文化项目“走出去”“引进来”

作为连接古代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国际贸易大通道,两千多年来,海上丝绸之路使得广州成为长盛不衰的东方大港和商贸文化交流中心。2017年4月,国家文物局在广州召开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推动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相关国家实现跨国联合申遗。会议全体代表一致推举广州为海丝申遗牵头城市。

2018年4月,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由广州、南京、宁波共同发起,各海丝申遗城市携手成立了海丝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并签署了海丝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章程。截至目前,已有34个城市加入联盟。一个个港口城市连接成线,共同描绘出历史上黄海-渤海、长江流域、东海-台湾海峡以及南海等区域的海丝活跃图景,展现了人类依托海洋,通过各港口城市建立起全球性商贸、文化、技术、人员交流网络的辉煌历程。

借助海丝申遗城市联盟这一平台,广州与各联盟城市携起手来,与国外海丝城市开展文化交流合作,推动更多优秀文化项目“走出去”“引进来”,努力呈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的宏阔历史图景以及“交得其道、千里同好”的生动故事。

2018年9月,在“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五年之际,广州首度开启“丝路花语”文化之旅,旨在建立清晰的海丝品牌标识,实现海丝文化的国际交流。首次旅程包括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及塞浦路斯。2019年10月,这一文化之旅又走进印度尼西亚泗水、马尼拉等地,进一步夯实了海丝遗产保护和联合申遗工作基础,促进广州与海丝沿线城市形成和平、共享、交流、互利的友好局面。

争取吸纳海外城市加入海丝申遗城市联盟

近年来,广州充分发挥海丝申遗联盟牵头城市作用,实施海丝申遗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建立和完善南海区域合作机制,连续六年举办海丝学术会议,举办海丝主题展览,积极开展与海丝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联合学术研究、人才交流合作,推动广州成为海丝沿线城市文化、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平台。

据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在加快推进海丝申遗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广州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首先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完善联合申遗工作管理机制。吸纳海外城市加入海丝申遗城市联盟,发挥平台作用,增进国内城市协作,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海丝遗产保护利用合作。其次是持续深化海丝遗产研究、保护与展示。以国际视野、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形象高度做好相关博物馆建设;依托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研究中心,加强与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相关主题研究;推进海丝史迹点保护规划编制和报批,加强遗产日常监测和保养维护,开展环境整治。最后是进一步加强海丝文化宣传。建设海丝整体展示阐释体系;举办海丝文物(图片)展;深化公众开放和教育传播,开展海丝全媒体宣传和导游培训;继续举办“丝路花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等主题宣传活动。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朱小雨

编辑:周佩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